分享

靳东勾引61岁“少女”?我开眼了...

 hogshy 2020-10-16



喜欢的偶像给自己发消息,甚至向自己表白,应该是所有追星女孩的终极幻想吧?

谁都知道,在现实中上演这一幕的概率几乎为零,然而却有人对此深信不疑。

最近江西都市频道报道了一则奇怪的新闻,说一名60多岁的黄月女士,最近疯狂追星,追求对象正是“靳东”。

为了追星,她茶饭不思,从100斤瘦到90斤,一天天啥也不干,只知道在某平台上疯狂刷视频。


为了追星,她已经和丈夫分床睡,


甚至离家出走,不远千里只为了见“靳东”一面。


只要家人开始劝她,告诉她这是个骗局,她就疯狂摔东西,甚至有发狂的迹象...


用她丈夫的话来说,她追星已经“走火入魔”,全家都快要“家破人亡”。


但是在黄月女士看来,“靳东”和她就是真爱。用她的话来说,“靳东”已经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向她示爱,“靳东”还要拿钱给她买房,要和她生活。


至于现在的家人,她可以说走就走,可以什么都不管。她和“靳东”的感情,全国人都知道。


事情上了热搜后,靳东本人都被惊动了,工作室迅速发出声明,澄清从未在任何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对冒用靳东身份的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看完这个新闻的来龙去脉后,我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对大妈和家人的遭遇感到同情,一方面震惊于网络骗子拙劣的招数,竟然有这么大的“威力”。

这并不是孤例,还有一位大妈,在刷小视频的过程中迷恋上了一个“男明星”,看到“男星”说,第二天会抵达首都机场参加活动,便连夜买票到了北京,结果扑了个空,最后民警联系到她的女儿,才把她送回家。


表面上看看,这又是一个和当年杨丽娟追刘德华一样,追星追到走火入魔的故事。

但细究下来,你会发现迷恋“靳东”的这名老阿姨,和脑残追星族并不一样。

与其说她是个“脑残追星族”,不如说她才是受害者。


昨日上午,靳东工作室发表声明澄清,靳东并未在任何视频平台开设账号,抖音平台上的“靳东们”都是假冒的,并已起诉假冒者。
 
现在抖音上已经搜不到假“靳东”的账号了,但在这次被爆出来之前,包装成“靳东”的账号有两千多个。

为什么选择靳东呢?因为他在中老年阿姨中的魅力实在是太大了。

在dy清理之前,假靳东没有1000也有800,套路都一个样,用靳东的剧照搭配上南腔北调的口音。


紧接着,他们会频繁地发布一些技术十分粗劣的视频,千篇一律的素材、机械的配音、抠图痕迹明显的画风,比起那些高科技AI换脸,假靳东骗局可以说,粗糙到令人发指。

△ 视频来源于姜茶茶

稍微熟悉网络冲浪的人,都能轻易识破这些假靳东的骗局。


但这并不意味着,能识破骗局人就有资格站在道德和智商的制高点嘲讽黄阿姨。

因为大部分农村阿姨缺乏识别能力,因此会毫不怀疑地相信,这就是“靳东”本人,是和她们心灵相通的“弟弟”。

而且,有些阿姨不能理解互联网的模式,不知道抖音上的视频是公开的,会误以为“靳东”的所有视频都是单独发给自己的,只有自己才看得到。

假靳东们操着各地方言,让好姐姐们给他们点赞关注,像黄女士这样的上当的,还会被要求留下联系方式,因为假靳东想要和她“当面沟通”。


像黄阿姨这样上当受骗的老阿姨很多,阿姨们会在假靳东的账号下面留言,回答假靳东们对她们的喊话。


看着留言里的错别字和她们真挚的情感,我实在没办法把她们当成笑话,只觉得可悲。

“姐姐”们却很容易被满足,只要得到了回复就很开心,没有得到回复也会用“明星都很忙”来安慰自己。

在骗子“点红心和加号”的话术引导下,中老年阿姨们贡献了无数个点击,为骗子的账号积累了一大波死忠粉。

有了流量,接下来可以干嘛呢?当然是——变现。

变现最普遍的途径,是直播卖货。

问题来了,直播需要出镜,骗子是冒牌货,岂不是很容易露馅?

他们有办法。直接在首页放一张靳东的照片,然后用机器人直播,提前输入一些带货文案,反复播放。

比如卖护肤品的文案是这样的:

欢迎刚进来的姐姐,女人要对自己好一点,姐姐真正多少岁不重要,看起来多少岁才重要。

姐姐知不知道,下面小黄车的东西是什么?下面小黄车里的东西,是XXXX,下次和弟弟合拍的时候,别忘了涂上弟弟的贵妇膏哦。

然后放上一些三无产品的链接,比如一款护肤品的名称直接就叫“东弟贵妇膏”。


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商品。


阿姨们深信不疑,纷纷下单,还在粉丝滤镜的作用下,给出好评。


除了直播带货之外,有些骗子还会加“粉丝”的微信,让姐姐转钱,采取广撒网的形式,能捞一点是一点。


最不济,也能在吸了足了粉丝之后,把账号转手卖掉。

就这样,骗子利用明星效应把她们当猪杀,引导她们心甘情愿地给钱,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可阿姨们,却在付出了满腔真情后,还要被骗取财物,直到榨干最后一滴血之后再把她们拉黑,而她们的命运就是付出一切之后,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有计划、有团队的庞大黑色产业链,也并不仅仅瞄准了靳东,还可以假冒刘恺威,给“粉丝”们发情书:


还可以假冒苏有朋,委屈巴巴地说没有人加他的微信。


甚至连马云都可以假冒,说自己一直在找那个命中注定的姐姐。


有个网友的妈妈,和“靳东”“马云”“刘恺威”频繁互动。


有个网友的奶奶,迷上了“靳东”,在直播间里买了贵妇膏,怎么都不信那是假的。


还有个网友的妈妈,把首饰全都卖了给骗子转钱,骂子女不帮她贷款。


看似愚蠢的骗局其实是在做用户筛选,那些能看穿骗局的用户骂两句便划走了。

而像黄女士这样上当受骗的,但凡在一个假靳东视频下停留,算法就会给她继续疯狂推荐更多的假靳东视频,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对这些受骗的阿姨们来说,钱财的损失恐怕还是其次,伤害最大的,其实是情感上的欺骗。

因为她们毫无防备,死心塌地地相信网络那边的“明星”,仿佛着了魔一般地迷恋,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信仰。

而当这种信仰崩塌之后,如排山倒海一般的空洞感,是她们难以抵挡得了的,原本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乱,整个人生天翻地覆。

这个骗局最可恶的地方,就在于此。

在江西大妈被骗的相关新闻中,我看到一条微博。

博主引用了一个阿姨在“靳东”视频下方的留言,说这是“今日笑点”。


可我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的,我看到的,只有心酸。

为什么农村阿姨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对象呢?

因为她们是一批情感缺失的妇女群体,闭塞、孤独,精神世界却未能被触及。

科技不停前进,骗局随着技术手段变化不断发展,唯有老人们被留在原地。黄阿姨们上了新闻之后还要被年轻人们嘲笑辱骂,说你们这些为老不尊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说这话之前,你先最好想想你的父母。难道你的父母就不会变老?就不会受骗?你就能保证他们不会和社会脱节?不会落入骗子们的圈套?

谁家还没个老人?

有个评论说的很好:
她们大多身处农村,互联网环境闭塞,不懂新媒体,也缺少身边人对她们的关爱,就算住在同一个屋檐下,也没有情感上的交流,她们大半辈子只是机械性地生活着,劳作着,伺候丈夫与孩子,平稳运转整个家庭就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她们真正的情感需求与空缺,却被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件事情,本质上来说,是极其悲哀的。

在最开始的节目中,黄大姐和心理医生有这样一段对话:

心理医生:你人生中经历过几次爱情?

黄大姐:没有爱情,一次也没有。


黄大姐和老伴结婚多年,生了两个孩子,却一次也没有经历过爱情。

视频里,她丈夫说得最多的话就是:你又不是美女,人家凭啥看上你?

在“爱上”假靳东之前,她的生活正面临巨大的压力:自己多年对家庭的贡献得不到老公的认可,老两口还得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资助孙子买房。

她对 “假靳东”的迷恋,只是她压抑了很久的情感得以宣泄的出口。

这也是为什么,黄大姐一直对心理医生说 ,自己想勇敢地活一回。

不止黄大姐是这样。

在骗子劣质特效的假明星账号下面,收到的都是姐姐哥哥们真情实感地聊天。

“姐三点钟就要起来,我们明天见”


“弟弟早上好,姐姐每天五点就去上班,搞两小时卫生就要去菜市场买菜,买完菜要去给上班那些人做饭吃,很忙,把早会错过了”

“弟弟对不起,姐姐六点半上班,晚上十点钟才能到家”


“你什么时候来,我给你做好吃的”



“孩子太调皮了,有时间再聊”


“姐姐有两个孙子太忙了……弟弟吃饭了没有?”


和老伴没有爱情,在家里得不到尊重,一把年纪还要终日奔波,想聊聊天却找不到一个愿意听自己讲话的人。

有时,她们只是想找人说说话。

可这个简单的愿望,却成了他们最容易被骗的软肋。
糊涂的人就这样以为自己真的在跟明星聊天谈恋爱。
而那些稍微清醒一点的人,陷入了自卑带来的折磨。


也许这群人没有什么财产损失,但他们的留言却更让我心疼。

骗子可恶,但只要一天时间,这些假冒账号就会被删地干干净净。

但这群人换个马甲卷土重来,还是会有很多人上当。

不是上当的人太蠢。

只是,这群中老年人的情感匮乏到,就连看到这种PPT式不能更假的视频都能被骗。

只因为里面的人说了几句贴心的话。

让他们上当的,并不是骗子们的假冒视频多么难辨真伪,他们迷恋的也不靳东刘恺威苏有朋,而是这种被信任、被关爱、被理解、被倾听的温暖。

与其骂受骗者脑子不清醒。

不如好好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她们内心有着强烈的自卑,但同时也有着对美好、对温情的渴望。

长久以来,她们都被身边的人忽视着,连她们自己,也忘记了自己其实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正常的需求。

直到一个骗子的出现,才让她们突然意识到这一点,从而不断“沉沦”。

对她们,我说不出任何谴责、嘲笑的话。

窦文涛曾说过一句话:有时候做道德评判的时候,我总觉得有点心虚,你知道吗,因为人的处境真的很不一样。

就像之前那个因为被骗走9900元大学学费,伤心欲绝,最终不幸离世的女孩徐玉玉。

有人笑她傻,怎么这么容易就被骗,还有人说,怎么会因为这么点钱就想不开。

说这话的人根本没有想过,徐玉玉是个从未走出家乡的农村女孩,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藏匿着那么多危险,不知道一通“助学金”电话,就能让全家攒了很久的钱消失于无形,她想不通。

其实最该痛骂的,是骗子,而不是她们。

骗子们利用人性的脆弱,批量炮制“明星”,虚情假意、大肆敛财,而她们只是待宰的“羔羊”,背后是一种深深的悲凉。

但是,我们也应该反思,为什么反倒是骗子最先注意到了这个群体的情感需求,然后投其所好地去满足?到底是谁给了骗子可乘之机?

社会在飞速发展,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不愁吃穿,可很多农村女性的精神生活,却仍然是一片荒漠。

她们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但仍然是一个人在陌生的世界里踽踽独行,就像在茫茫大雾中摸索的人,前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

很多风险,被包裹上了具有迷惑性的糖衣,让她们苦涩已久的人生,有了那么一点点甜头,为了这点甜头,她们甚至愿意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真心。

很荒诞是吗?

但更多的是悲哀。

她们的要求那么少,无非就是关注、尊重、赞美,爱,哪怕只言片语也可以,可现实回馈给她们的,永远是冰冷的沉默。

了解了她们的处境,又怎么忍心再苛责?

解救她们的办法,不仅是把骗子一网打尽,而是切实地照顾到她们的情感需求,给她们一点关心和呵护。

要知道,那个满面风霜、沉默寡言的女人,不管到了多大年纪,依然有一颗跳动着的少女心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