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人尽可夫”的背后,是春秋女子在亲情和爱情中的痛苦抉择

 梧桐树边羽 2020-10-16

“人尽可夫”这个成语,在今天毫无疑问是带了极大贬义的骂人话,是指不守贞节的妇女或过皮肉生涯的妓女。

按照字面理解,其实很简单。可以把每一个人都当作丈夫,这当然是错误的,不道德的观点,是应该被严厉批判的。

这种观点在我们礼仪为重,道德为先的国度,是没有翻身的可能——即使田园女权主义,抑或性解放支持者也拉不下这个脸来为这个词洗白——因为女权主义的实施前提就是一夫,而性解放支持者,即使在西方,实际上对婚约是相当看重的,解放是在婚前,收心是在婚后。

可这个成语的本意并不是这样,甚至毫无贬义。

它的主人公是一位面临两难选择的女子,看似荒唐的故事充满了痛苦和血腥。

《左传·桓公十五年》: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夏,厉公出奔蔡。

祭仲,姬姓祭(zhai)氏名足,字仲。古姓太大,容易混淆,到后来就用氏来区别称呼,而称字则是尊称,所以一般称为“祭仲”。

这个人相当了不得,是春秋时期第一权臣。他深受郑庄公的信任,在郑庄公死后更拥有了废立国君的权利。从政半个多世纪,先后辅佐郑国五位国君。

“郑伯”,郑国老大,即郑王,就是后面“厉公出奔蔡”的郑厉公。他是祭仲拥立的第二位君主,前面是郑昭公,就是很久前写过“齐大非偶”这个成语故事里面的太子忽。太子忽不顾祭仲的劝谏(寻找大国后盾),拒绝了齐国的联姻,结果就导致了支持公子突的宋国绑架了祭仲和公子突,逼迫祭仲支持公子突上位,即郑厉公。

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

郑昭公逃亡,不过祭仲依旧把持朝政,上位的郑厉公非常不满。但是这位公子突显然在朝中并没有什么嫡系力量,他想除掉祭仲,找来找去却找到了祭仲的女婿雍纠,而这位女婿显然忠君之心甚笃,不假思索就决定出卖自己的老丈人。“将享诸郊”,以女婿的身份准备在郊外宴请祭仲,见机动手。

外子毕竟不如亲子,雍纠在二千年前就证明了这一点。

古文极其精炼,陈述事情结果,其中细节、经过、情感斗争一概忽略,留给我们读者自行想象填充。

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雍姬,就是雍纠的老婆。雍纠是祭仲的女婿嘛,所以雍姬是祭仲的亲女儿。这个女子从丈夫口中知道了这个消息——怎么知道的,使用了什么手段,两人感情如何,这里一概省略——就去和母亲聊天,她并没有直接向父亲告发丈夫的阴谋,这说明她心中也是犹豫的,毕竟在女人嫁夫随夫的年代(连称呼都是“雍姬”),违背自己最亲密的人也是违背本心。

但阴谋的对象是自己血脉相连的父亲,这种亲情和爱情的取舍,放在谁身上都是一头雾水,何况还牵连到国君、朝廷、权臣。

雍姬的重点与朝政无关,她只关心自己所爱之人:“父与夫孰亲?”父亲和夫君,谁是更亲密,更加不可舍掉的人呢?

她妈的回答,就是“人尽可夫”这一成语的原始出处:“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我们不知道祭仲的老婆是否从女儿的表情和莫名其妙的提问中看出端倪,也许这是精明女性守护自己老公的回答,但更大的可能是“父亲比丈夫更重要”是当时代普遍流行的道德伦理观念。

而且她说的确实也是事实。

“人尽夫也”,只要是个男人,就可以成为你的丈夫,你是可以选择的,而父母是没得选的,我们血管里留着相同的血脉,他们还守护了我们的成长,教会了我们生活,当然是最亲密的人,也是最值得报答的人。

就好像今天,那些遇人不淑的女子,哪一个最终不是回到父母的怀抱?只有父母才会一直张开双臂接纳你,陪着你继续下一段爱情的旅程,直到自己离开。

所以祭仲老婆的回答其实与精明无关,那是后人故事性的揣测,对父母亲人的看重是每一个有了人生经历的人共同的选择。如果雍姬选择了丈夫,谋杀了父亲,为母亲和家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她的下半生,又如何能开心?

宁负丈夫,不负父母——这是雍姬痛苦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选择。

“人尽夫也”,本意是指配偶的可选择性,因此才和没得选择的父母血亲没得比,“胡可比也?”——这怎么可以相提并论?

其实雍姬未必心中没有方向,只不过母亲的话让她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将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杀雍纠,尸诸周氏之汪。公载以出,曰:“谋及妇人,宜其死也。”

她于是对父亲说:“雍纠天天见您,不在家宴请,却把您请到荒山野岭去,我觉得很可疑啊,您得多小心。”虽然没有明确指证丈夫谋害意图,但祭仲是何许人物,几朝权臣岂是白混的?祭仲立刻杀掉雍纠,并且曝尸于众。郑厉公替他收了尸,感叹说:“这种大事却与妇人商量,真正是自寻死路。”

这次刺杀未成彻底撕破了君臣之间的脸面,没有实力的郑厉公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于是“夏,厉公出奔蔡。”

“人尽夫也”什么时候变成“人尽可夫”,成为妇女德行贬义词,那估计是在千年之后的事情了。

中国历史、文化上对女子德行的禁锢是从中唐逐渐开始,在宋朝理学时期到达高峰,然后成为传统,一直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直到民国。

这其中的衍变和意义的赋予是个长期的从底层到高层再进入通俗流行的过程。相对于理学之后的妇女地位,在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汉魏隋唐时期,妇女的地位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婚恋上,自由性非常高,和男人没什么区别。

唐朝儒学中兴,同时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男性社会地位飞涨,女子成为男性附属品,女性才逐渐在爱情、生活、社会地位、经济权利各方面失去选择。

即便是“人尽可夫”,在民风淳朴时代,在魏晋风流时代,都不算是贬义。

因为那个时候对女性爱情和生活自由这一点,还没有道德枷锁。

男子选择女子,女子同样可以选择男子。

人尽可妻,当然也人尽可夫了。

有人会说,这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不要用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观点去要求历史,人类是进步的,观念是改变的。

即使在今天,你都不能用这种说法去形容“人尽可夫”的女子,又凭什么去指责两千年前的人呢?

按照正常逻辑推理,雍姬在告发了雍纠之后,肯定另许了人家,成为别的“姬”,实现了她母亲“人尽可夫”的预言。

可能对雍纠会有一点遗憾,但她在后来相当长的日子里,是过得安稳自在的——十四年后,祭仲死了,郑厉公回国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