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大事马虎不得,请从“吃”开始把好第一道关!

 妖精妈妈育儿经 2020-10-16

随着大批90后甚至部分95后已迈入婚姻的殿堂,生儿育女已成为多数家庭绕不开的必修课。尽管新晋的宝爸宝妈会得到老一辈关于抚育下一代的种种经验和教诲,但是在宝贝的健康饮食方面,由于市面上的多类产品更新迭代,想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却也绝非一桩易事。

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已过去十年有余,但婴幼儿食品安全问题仍旧形势严峻。去年8月份,有多个平台曾报道,部分在中国市场上很常见的婴幼儿食品存在重金属问题。为了孩子健康,对食品配料成分表有所认知和判断,就成为了新晋爸妈的一项任务。

在过去两年,有关婴儿奶粉中的一种物质——卡拉胶是否致癌曾引起激烈关注和讨论。事实上,除了婴儿奶粉,卡拉胶的身影还广泛见诸于多种儿童食品中,如乳制品、果冻、冰激凌、软糖以及很多孩子们爱吃的烤肠等肉制品中。充分了解和正确认识卡拉胶,对孩子爸妈而言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简言之,卡拉胶是一种从天然红藻中提取的高分子多糖,因具有乳化、稳定和增稠三大主要作用,作为添加剂被应用于食品加工业已有近半个世纪之久。然而,听着很天然的"出生"和使用时间已久是否就能成为卡拉胶绝对"安全"的护身符呢?截至目前,国内外对于卡拉胶的争议还未完全平息,为其担忧者不在少数。

早在2011年,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就认为,人体不能消化吸收卡拉胶,"它不能提供营养,只能起到填充作用。"美国有名的注册营养师布鲁克·阿尔佩特也将其列入了安全"黑名单",建议尽量避开添加卡拉胶的产品,直到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得到医学证明。此外,国外还有不少反对将卡拉胶作为食品添加剂:

卡拉胶自身的特性可能构成了外界对其担忧的部分原因。

在高温、酸性的环境下,卡拉胶会发生降解,而降解后的成分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因此有独立科学家提出,需要将降解卡拉胶在食品级卡拉胶中的含量降到5%以下,以保证安全性,并且仍然不建议在婴儿配方奶粉中使用卡拉胶,包括用于特殊医疗目的的婴儿食品。

虽然不被允许在奶粉中使用,但对于宝爸宝妈们而言却还有个坏消息。对于食品级卡拉胶的行业测试结果显示,基本上没有食品级卡拉胶样品的"降解卡拉胶"含量低于5%。

过去几十年,大概有 3855 篇科研论文显示卡拉胶会引起炎症及致癌风险。动物实验不断显示,食品级卡拉胶会引起胃肠道炎症和较高频次的肠道损伤、溃疡,甚至恶性肿瘤。伊利诺伊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副教授Joanne Tobacman就曾直言:"食用含有卡拉胶的产品明显会因此炎症,食品中的卡拉胶用量已经足以引起此类炎症,降解型和非降解型卡拉胶都会产生害处。"另外还有胃肠道不适症的患者表明,不再食用含卡拉胶的食物后症状明显改善。

饮食无小事,尤其是对各项身体机能远未成熟的婴幼儿,宝爸宝妈一定要把好关,仔细查看食品外包装标签上的成分列表,不选择或少选择含有卡拉胶的食物,尽可能降低卡拉胶对宝贝身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从点滴细节中为宝贝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