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女俩71天骑行4139公里,奶爸用爱陪伴女儿,央视都为他点赞

 妖精妈妈育儿经 2020-10-16

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的陪伴是不可或缺的。作为孩子的父母,无论什么理由缺席孩子的教育都是不称职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知道陪伴教育的重要性是育儿的第一步,如何理解和学习陪伴才是更加紧迫的任务。

广东一位90后奶爸带着4岁的女儿从东莞出发,历经71天,骑行4139公里,最终到达了旅游胜地拉萨。

女儿很快就要四岁了,她想给女儿一份特殊的礼物——带着女儿骑行去西藏。4月2日,他们从东莞出发,途径了广西和云南,历经71天的骑行,终于在6月12日到达了拉萨。

这位爸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女儿上了一堂课,告诉她一个道理:人生就像这段旅程,通往目标的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磨难,只要你坚持下去,总会有到达的一天。由此可见,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由于对陪伴教育理解的不同,家长们常常深陷两大误区,不能自拔。有些父母更加重视孩子的物质生活,认为孩子吃得好,用得好就够了,常常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来努力赚钱。还有一些父母深知陪伴的重要性,孩子一出生,一些妈妈就要辞职,准备给孩子全方位的照顾。

在陪伴孩子这件事上,由于理解不深刻,父母常常会走入下面一些误区

1、只有陪,没有伴

2、陪伴就是替孩子做好一切

有些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天天担心孩子会受伤、受委屈、走弯路,不停地的提醒孩子这个不行,那个不可以,包办孩子所有的事情。父母的这种做法无视了孩子的真实需求,不断剥夺孩子尝试的机会。一天下来,父母身心俱疲,孩子也很厌烦,这样的陪伴充其量只是多了一个保姆,不是真正意义的陪伴。

3、要什么买什么,就是陪伴

很多父母由于工作繁忙不能陪伴孩子,内心感到愧疚。一旦有计划和孩子在一起,不管孩子要什么,都会买给孩子,认为这样就是陪伴了。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只能让自己得到安慰,依然无法填补孩子空虚的内心。

4、只有教,没有陪

有些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停的讲自己如何辛苦、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希望以此激励孩子。父母这种做法只会增加孩子的负罪感和内疚,这是最招孩子讨厌的陪伴。

5、陪伴是妈妈的事

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呢?

1、专属陪伴时间

由于种种原因,父母陪伴孩子的时间和地点可能不固定,可以是在家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是远程的视频,每天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来陪孩子,而且这个时间只属于你和孩子。

2、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认识和探索世界的方式也不一样。父母应该了解孩子所处年龄的特点,允许孩子展现自己符合年龄的特点,只有这样父母才能接受并赞赏爱护自己,给孩子提供更大的成长空间。

除了吃穿住行这些生理需求外,孩子可能更需要安全感和归属感。父母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心里真正的需求。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应该多一些鼓励和肯定。当孩子表现不好的时候,要少一些打击和嘲笑,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4、鼓励和支持

当孩子面临困难和挫折时,父母应该出现在孩子身边,告诉孩子我们理解他,我们爱他,我们支持他,给孩子相应的指导,帮助孩子渡过难关。当孩子苦难时,我们和他一起跑,但不会抱起他。当孩子面临选择时,我们帮他分析后果,让他自己决定,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长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