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15届一中人的足球记忆

 宗城964wpd0ok4 2020-10-16


我们15届一中人的足球记忆

在后青春的日子,我们又在此重逢。这是15届一中人的足球记忆,也是属于你我的——足球记忆。

傍晚六点半,踢完球,沿着一中旁的马路走下去,我看到了南方食堂,一个老板嗓门很大,被我的朋友戏称为“大哥”的地方。

高中时,我常来这里吃饭。因为这里饭菜的价格比较便宜,又有电视和空调。有电视,就能看球,没有篮球迷抢的时候,足球迷可以放心地换台——CCTV5、广东体育、风云足球...看直播、看录像、看集锦。佩兰执掌的国足的亚洲杯征程,我和几个球友就是在这里看直播的。那届亚洲杯小组赛中国踢得非常出色,有一场比赛孙可替补上阵一锤定音,整个街道瞬间沸腾(别的餐馆小店也有直播),我们这一下子成了欢乐的海洋。那天晚上是我高中唯一一次晚自修迟到。

不过,我们今天没去那里吃,我们去了南桥的一家餐馆——大份烧蚝、超辣的牛肉、黏着夹不开的粉丝、空心菜、日本豆腐和大碗紫菜汤,我们剩下一齐吃饭的七个人很节俭,不过已然管饱。饭后按老规矩,我们轮流分享自己这半年来的感情和足球生活,因为在座的七位都是单身(对外宣称),所以我们的感情生活乏善可陈,没有聊头。至于足球,我们这有因为上了航空学校一年踢不上球的;有球队因为新生的加入成绩上升到倒数第二的;有中规中矩饮恨四分之一决赛的;有准备拉新生当守门员的。韦立所在的院队很有趣,据说他们大学的足球联赛还分为甲组和乙组,院队之间关系好的,在正式比赛还能借调球员,我们不禁开玩笑:将高立鹏租借到对手球队,他的表现一定会让人满意(因为这场15届友谊赛,身为前锋的他挥霍良机)。

当然,高立鹏穿对射门靴的时候,还是颇有威胁的。毕竟是一中德罗巴,能扛得住人,拼得出机会,高中足球联赛那会就进过几个球。说到一中的高中足球联赛,它似乎就是我们这届发起的,发起人杨沃林也理所当然成为第一届一中足球主席,有意思的是,他每次来球场都提着个公文包,派头仿佛办公人员。

我参加了两个赛季足球联赛,前一次第二,后一次冠军。我至今不明白为什么第二赛季我们的球队曾取名“刚果”(后来改了),以及,我加入的第一支球队名叫“城管”,结果第二赛季高一有支球队也叫“城管”,颇为巧合。

一中的足球联赛虽然颇有缺憾,比如裁判难找、没有灯光导致最后时段一片黑暗以及赛程和其它学校活动的冲突等,但它的存在确实为我们的高中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说起来,那段时期也是我运动能力最好的时候了,高三(主要是下学期)以后,踢球少了,到了大学,一周踢一次就算好的情况下,体能和爆发力确实不如往昔。聚会的时候聊起,才知道很多人都存在这种情况。

足球场毕竟还是我们最多共同记忆的地方,放学后我们来这里踢球,这一踢就是三年。我们15届的最开始是学弟,初来乍到,免不了被老油条们“霸场”,以及在球场上被碾压,不过我们毕竟初生牛犊不怕虎,熟悉了球场规矩,踢得多了,也就逐渐硬气(但是我们这届还是被称为球场上最礼貌的一届)。后来,他们毕业了,我们成了学长,又结识了不少热爱踢球的“高一仔”。这块球场热闹的时候,每一个小门前都有人比赛,如今,我们放假才来,绿茵场就颇为冷清了。那些老油条有的已经结婚,有的远在他乡,还有的,偶尔还能在一中的绿茵场,或者湛江其它体育场碰面。猪哥是其中的老熟人,我们每一次踢球似乎都能见到他,据说他收集有一中各届知名球友的联系方式,我们笑称他是一中足球荣誉主席。

猪哥在场上简直是个艺术家,他的防守动作变幻无穷,出其不意。他惯用的伎俩是拦截时“贴地摆尾”,看起来判断的方向是左边,其实还有一条腿挡住右边的球路。猪哥的速度和力量虽然一般,但他写意的马赛回旋常常博得满堂彩。

我们这拨人,一起踢得久了,也会多少了解各自的踢球习惯和特点。比如我的任意球一般都瞄球门左侧,角球一度喜欢旋进球门;老鹰擅长不讲理的暴力抽射;肥华绣花般的小范围突破;东哥和大佬在球场上“跑不死”,个头不大,但速度和耐力惊人;某门将总喜欢带球狂奔,被断了又大步流星跑回球门等,记得当时联赛对抗的时候,我们还会对这些稍加研究。

回想起我和他们的初次相逢,大家互不相识,但足球是我们共同的联系方式。礼貌的一句——“可以一起踢吗?”(加人吗),我们也就渐渐熟络起来,都在一块场子上,夕阳见证了我们的奔跑,累了就躺在绿茵场,看晚霞缓行。偶尔,球不小心踢出看台,掉入后面的小巷,还要费老大功夫翻过去捡。

高中毕业以后,这样一起踢球的机会一年也就两三次了,能不能集齐人都是问题。大家从天南地北回来,又相聚在这块熟悉的场地,不用过多言语,一个足球,互相的拥抱;一场比赛,开心的合照,一切如此自然,我们如此快乐。

我们在蓝天下一起踢球,是足球让我们彼此熟悉。我们在一中的绿茵场停留过,失意、激动、疲倦、兴奋,我们踢着踢着,走过这三年,在后青春的日子,我们又在此重逢。这是15届一中人的足球记忆,也是属于你我的——足球记忆。



周郎顾曲 自留地

诗歌 杂文

小说 球评

影评 生活

一个北漂的记忆与希望

一个青年人隐约的袒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