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凡人生,哪有那么多快意的一刀两断

 宗城964wpd0ok4 2020-10-16


影视剧,尤其是武侠片或青春片,如果两个人发觉各自突然不对路,或者有负于对方,所幸摔一摔酒杯,或者大闹一场,然后一刀两断。毕竟,与其让彼此痛苦,不如相忘于江湖,保留一份尚存美好的念想。但是,现实里的感情,无论友情或爱情,似乎都无法那么决绝。在最开始的相见恨晚后,当各自发现彼此的缺点,甚至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处中出现隐隐的不悦,都宁愿选择隐忍,或者像《七月与安生》中的两位女主角一样且闹且和,快意的一刀两断,周遭似乎是很少见的。

是大家都很傻吗?都被平庸的生活压抑惯了吗?可如果真正闹起来,人们又都是一等一的好手,明里闹暗里也闹,小心思一个比一个尖,比起《倚天屠龙记》的赵敏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宁愿且闹且和,甚至默不作声,而不要快意地一刀两断,只是又一种心理上的两害取其轻罢了。

我知道不离开你会有痛苦,但我一旦离开你,我怕自己更痛苦。

这种心理初看让人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倒也有它的合理之处。人与人的关系很难用快乐或痛苦简单概括,很多关系,并非死死留住仅有痛苦,也并非一个人摆脱,就能逍遥自在、快乐人生。这些选择大抵快乐和痛苦伴随,甚至痛苦更多些,只是你发觉那份快乐不容易得到,虽然短暂,却又萦绕心头、辗转反侧。如果离开这层关系,怕是还要承受失去这快乐的痛苦,所以你宁愿保留,因为你隐隐感觉,那快乐和痛苦也许是共生的。

处理关系拖泥带水的人,往往羡慕那些做事干脆的游侠式人物,暗骂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他们一样,徒让生活多了很多需要分心的线团。可羡慕终归只是羡慕了,又有多少人愿意真正放下那些线团,一个人不顾一切仗剑走四方呢?当你犹豫时,你的本性便显露了,你到底不是快意恩仇的人,你只是一个做事喜欢权衡甚至精打细算生怕自己拍脑袋决定反而一肚子后悔的人。

即便只是经营一段关系,你心中的趋利避害机制也在作用着——你主动接触优秀的人,感受着智识交流上的愉悦,享受那种学习崇敬之人的状态;你希望要一个也许事业不如你出彩,但愿意替你分担心理阴霾的朋友,你的倾诉欲就能得到满足,你的不安感可以暂时缓解;你有一个青梅足马,从小玩到大,他也许并不出众,但至少随着时间的沉淀,他懂你,懂你每一个习惯背后的故事。成年后再交这样一个朋友太难,所以你也放不下他;你不愿和一个话不投机、三观不合的人交往,因为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精神成本上来看,这都划不来。而前三者,多多少少都能宽慰你的精神,你和他们相处,也更少感到时间被浪费。

和一个与自己曾经要好的人一刀两断,意味着往后漫长的日子里,你少了一个“需要”和“被需要”的对象,少了一段可以令你稍微揭开面纱温酒闲谈的关系。你的小世界熄灯一角,如果要再找一个,又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成本。可是,即便找到了,谁知道这位新的闯入者久而久之,会不会也重蹈覆辙?不过是一次循环。仿佛都这样,于是部分人选择分分合合,而部分人,干脆缝缝补补,直到真的没有力气缝,我们再散。

现实里,很多关系的破裂,在突然的背后就是关系的一方终于感觉没有力气了。隐隐忍忍、缝缝补补,心觉那渐渐淡薄的快乐已经不能抵消自己对对方某一方面的厌恶。当真的感到分离的痛苦才是较轻微的一方,便选择分离。

但这并不代表隐忍、缝补带来的一定是恶果。很多细水长流的感情,过程中也要触碰沙石,只是这些摩擦不足与外人道尔。双方也时时有一方在特定场合做出让步,有时是你,有时是我,出于自愿,因为对方仍有某个闪闪发光的特质尚且让你愿意让步,因为你心里仍倾向这段关系还可以“凑合”。

不同的人一起相处,距离拉近,缺点就像暴露于放大镜中,看到缺点,其实再正常不过。转念一想,对方也看到你被放大的缺点呢。实在憋着一股气,先想想,你是不是对对方的期待太高了;如果不是,就再想想,对方有没有可能存在忍过你的情况。如果你真的周全到没有的地步,这关系纯粹是对方捣乱添麻烦,你再想一刀两断的事。

当然,还有人说,朋友不求多,但求真心,交友有三两知己足矣。说这话的人,估摸在宽慰自己,要么他是真这么想,要么他心里没底。他其实并不确定他的好友视不视他为知己(尽管他主观上希望如此),他也害怕,万一那三两知己走了怎么办?于是要在一次又一次对外界的话语强调中暗示自己和好友的关系,暗示他对知己的珍惜。他不是真的只想要两三个朋友。

我喜欢孟静说的一句“你爱的不是那个人,你爱的是你付出的爱情。”

很多时候,你还珍惜一个人,除了珍惜他本身之外,你还在珍惜和他一同搭建的记忆小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