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来现在听许茹芸,已经说明自己老了

 宗城964wpd0ok4 2020-10-16

编者按

 

许茹芸是老天爷赏饭吃的人,她的音色很抓人心,唱苦情歌,一般歌手驾驭不住,就会呈现出造作感,唱起来黏黏腻腻让你头皮发麻,但许茹芸的声音有一种抽离感,就像看张爱玲写小说,明明写一桩心碎的爱情悲剧,她却能把自己从哀伤中抽出来。虽然有人会觉得她的风格单一,唱法个性化太强气声太多,不过架不住我喜欢听。

“这是谁的歌?”

“许茹芸。”

“你都听这么老的歌了呀?”

“有吗?”

“对啊,二十年前的歌了”

大一开始听许茹芸,倒不是她发布了新专辑,也不是因为朋友的介绍,只是机缘巧合,机器推荐里有她的歌,随便点了一首,从此歌单里多出好多她唱的歌。对她本人不怎么了解,也不必去了解,毕竟喜欢的是歌。

听的第一首是《独角戏》,1996年的一首曲子,其实是一首苦情歌,关于情爱中局内人的孤独与回忆。听罢会想到李商隐的那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以高兴时候不要听。

第一首后就有第二首、第三首,《健忘》、《沙漏》、《庭院深深》、《在水一方》、《日光机场》、《如果云知道》、《看完烟火再回去》......有的是原唱,有的是翻唱,比如翻唱《在水一方》,李健也翻唱过,可以对比一下,李健像写《荷塘月色》的朱自清,他是浮生偷得半日闲,看见佳人在水一方,许茹芸的版本,倒有一种参与感。她的歌曲有一个主题是“忘记”,可“忘记”里其实是忘不掉的回忆。《健忘》里唱道:“抱歉我健忘/轻易就遗忘/你一定说谎/谁跟你很像/我没有彷徨/你的话太疯狂。”你脑补那种情景,一个真的忘却的人会这样说话吗?《给我一分钟不想你》:“想请求上帝/给我一分钟不想你/思念一望无际/你却还飘忽不定......”又有种伴侣间埋怨但其实诉说爱意的感觉。许茹芸还有一首比较小众的歌,就叫《忘》,紧扣这个主题。“失去想念/湿去了眼/慢慢沉殿/关于你的不安/我的绝对/继续感觉/持续失眠/我不想被撕裂/就让她的眼泪/慢慢收回......”

许茹芸是老天爷赏饭吃的人,她的音色很抓人心,唱苦情歌,一般歌手驾驭不住,就会呈现出造作感,唱起来黏黏腻腻让你头皮发麻,但许茹芸的声音有一种抽离感,就像看张爱玲写小说,明明写一桩心碎的爱情悲剧,她却能把自己从哀伤中抽出来。虽然有人会觉得她的风格单一,唱法个性化太强气声太多,不过架不住我喜欢听。

据说她的歌迷管这个叫芸式唱腔,有专门的百度词条,讲“这种的唱腔的唱法是假音和真音的互相结合,空灵缥缈”;又据说当年的歌坛一说“如泣如诉”,听众就知道是形容她和李翊君;许茹芸巅峰时是单张专辑过百万的歌手,还经常被拿来和许美静比(二人同年同月生,上世纪90年代被冠以“上华二许”称号),《蒙面歌王》她又小火了一把,但后来又慢慢沉下来。不过这都不紧要,对于我一个业余听众,我单纯觉得许茹芸的歌适合夜黑黑时躺在床上听,非常适合单曲循环,给予我同样感觉的还有......譬如李宗盛、罗大佑、张学友、王菲、陈奕迅、李健、杨千嬅。

所谓的“芸式唱腔”,令许茹芸获得固定受众的同时也有所限制。如果许茹芸遇见一两位成熟又富有灵性的作词人,也许她可以更上一层楼,毕竟她有的歌曲的词还是流于浅白,需要她靠她的声音去救场,她的好嗓子有时候就能让你宽容歌词的浅白,光听声音就满足。

许茹芸现在想来不流行了,她又不是那种非要去争的人,也品尝过辉煌了,所以现在就比较安稳。遥想许女士当年,《茹此精彩十三首》(也是上华包装的套路,给许美静也来了个《静听精彩13首》)专辑全亚洲卖出550万张,上华唱片5年销量过1300万 ,1996华人歌手全亚洲总销量第三,在95年到千禧年左右听众如云,放到现在定会被大炒特炒,却也敌不过时光流转,风光终有沉静时。这大概也是流行歌手的规律,今天占据头条的歌手,三五年后又会如何呢?如果能够留下一两首曲子,依然能被后辈在夜色中一遍遍聆听,想来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将一个段子,你们听听即可:

“陶晶莹在台湾《娱乐新闻》节目中透露,有一次许茹芸、金城武和陶晶莹等圈中人吃饭,吃到一半时,金城武忽然以爱慕的眼神望着许茹芸说:“你好美啊,我好喜欢你啊!”许茹芸的朋友更对她笑说:“金城武这么喜欢你,你不要再嫌弃自己的脸大了!”不过许茹芸却说:“金城武是开玩笑的,大家不要误会,我不想成为金城武迷的公敌。””

更多文章:

为什么中小学的友谊更让人念念不忘?

悄悄问赵雷,理想美不美

到乡翻似烂柯人

隐藏在聊天背后的同质化危机

高育良:世事洞明的活死人

你为什么那么怕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