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06不是青旅

 宗城964wpd0ok4 2020-10-16

706的宠儿卡门

编者按

 

这篇文章发布于《中国青年杂志》,部分内容过去曾经零零星星提过,这篇文章将这些信息串起来。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706是不是青旅?以及它是乌托邦吗?没读过的朋友可以读一读,读过的,嘿。

(一)中国第一家青年空间

706青年空间本不在华清嘉园15栋20层,它曾经的门牌号是706。创始人之一的邬方荣曾是一名安分读书的大学生,如果不走上这一条探索之路,而是按部就班地毕业就业,他很可能会过上收入颇丰但循规蹈矩的生活。邬方荣不喜欢一眼望得到尽头的路,他喜欢未知的状态,又有感于五道口缺乏一个真正便于校外青年交流和创新的场所,于是,中国第一家青年空间悄悄诞生。

“706不是青旅。”邬方荣不只一次强调。他不想做一个仅供青年人便宜居住的空间,这里是他的试验田,他想知道,如果鼓励青年们生活在一起、制定规则和活动,是否能探索出有意义又不落入前人窠臼的生活方式?直到现在,706仍在坚持这种尝试,这里有生活实验室、电影放映活动、各国青年的经验分享、读书互助小组、苏格拉底式谈话,它们都在706野蛮生长。

如今,706这家复式结构空间总面积约600平方米,涵盖有住宿区、办公区、小剧场、图书馆和咖啡厅等。图书馆的二层阁楼还有专门为“706大家庭”成员提供的独立书房。邬方荣是一个重视文化体验的人,他希望706的读书氛围真正持续下去,而不只是噱头。在咖啡馆活动区的墙上,则贴着纷纷繁繁的便利贴和706的老照片,真的会有青年在此留下联系方式。从前这里是勾搭墙,方便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二)探索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是706的重点项目,我曾有幸于去年五一假期参加。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分为破冰行动、戏剧工坊、理想国公民大会、一千零一夜等环节,将原本互不相识的十几位青年人聚集在青年空间共度两天。

筹备者不仅要准备好活动包、制定规则,也要防备各种突发状况。“如何让大家热起来”、“如何压缩时间”、“如何防备戏剧工坊出现的偶然状况”、“床位的分配问题”等...两天过后,筹备者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寻求改进的可能。

在第一天早上,我们需要进行“破冰环节”,因为这些从天南地北、不同行业而来的参与者,人生地不熟,需要一个契机打开他们的话匣子。包括后来的戏剧工坊,每组的朋友都要在短时间内创作一出短剧并表演给大家,也是为了激起大家的表现欲和加深彼此的磨合。

戏剧工坊的产出逗乐了我们。十六个参与者被分为四小组,每小组出一幕5到10分钟的短剧,策划人提前准备了十六张纸条,每张纸条都写有一个人物,参与者要模仿抽到纸条标记的人物,同时,组长必须在四十分钟内与小组内部其他成员沟通好短剧的框架、人设、情节等...比如:第一组的四人分别抽到:泰迪、TFboys、林黛玉、“倒着走的人”,他们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泰迪以吃屎为营养补给,所以编制了一个“在神奇厕所排泄能排忧解难”的谎言,以求更多忧愁者前来排泄,TFboys、林黛玉、“倒着走的人”,各有各的烦恼,故而前来排泄,但不巧的是,今天排泄口只能使用一次,一场闹剧由此引发......

“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是“生活实验室”的简略版,“四十八小时生活实验室”的开展,既是为了推广706的理念,也是为了丰富生活实验室的经验。在这里,存在一个住户自己发起的自治委员会,必要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代表可以和706方面协商,目的是为了改善青年空间的居住体验,并解决一些突发状况。

当你进入生活实验室,你可以自主发起活动,706是鼓励你实践的。以我为例,有了清明节的两次读书会经验后,我决定以读书会为基础,发起“706文学之夜”,每次活动设计一个与文学有关、有交锋点的话题,参与人席地而坐,进行探讨。

我们的第一次文学之夜主题是先锋文学的困境,但内容不局限于先锋文学,先锋文学只是一个引子,我们可以聊很多,包括五四运动与文学革命、包括女权主义,包括小粉红。我们谈论了先锋文学走向困境的原因;先锋文学的影响;这个时代文学是否边缘化等问题。我们认为那个时代的文学运动,在思想上并未真正撬动那块公众脑子里的铁板。一种反权威、反崇高的趋势,似乎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像一条疯狗般不加思辨地践踏美德、践踏传统。

(三)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一过

真理是被试出来的,生活是被过出来的,生活实验室需要的不是挥舞空头支票的嘴炮党,而是扎扎实实的行动家。青年人要改变甚至颠覆上一代,没有行动力不可行,在706发起活动的人大多热爱思考、坚持怀疑,并且有一定的行动力。比如发起“苏格拉底式谈话”的赵春皓;负责“一千零一夜读书会”的邢北辰;倡议706“诗歌活动”的园长等。

以“苏格拉底式谈话”为例。苏格拉底式谈话基于对谈的形式,希望激荡参与者的观念。它所遵循的范本有:

1.说出你的疑问;

2.注意他人的观点;

3.抑制独白(一言堂);

4.不要引用文献;

5.追求共识。

它有一期“会饮篇”就很有意思。那一期的话题是“什么是爱”,由于当时众人“扮相新奇”,我记录了那一期的场面:

“那天晚上七点,706的咖啡厅有一群怪人游走,他们身着古希腊公民式的服装,手握一杯葡萄酒。十数个人围成一圈,中间的桌上放有两瓶葡萄酒。这就是苏格拉底式对话“会饮篇”的现场,一群穿越到古希腊的人要谈论的是“什么是爱”。”

苏格拉底式对话已经坚持了很多期了,如果你是706的长住客,对这个活动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不办了,就会不习惯。有人问:“这个对话最终无法达成共识,有用吗?”其实苏格拉底式谈话经常没有答案,正是因为它主张每个人各抒己见,思考并提炼出自己的定义,才让探讨的空间更为宽广,思维的火花更加闪烁。苏格拉底式对话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可以求得若干共识,尽管这个过程是一个拉锯战。

(四)青年空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前不久,纽约时报曾经发布了一篇采访706运营团队,关注青年自治的现实困境的文章。里面提到:

“但与此同时,在媒体的描述中,706这个“乌托邦”时刻面临着如何在理想和现实运营两者间取得平衡的困惑。曾经一味依靠创始人自掏腰包来支撑的706,因缺乏资金而在创办了半年多后就又被迫关门,后来通过众筹的方式获得12万左右的资金才得以重启。

他们曾经也因为租房、噪音等问题被邻居举报,引来公安和工商的查问。而早在2013年,北京市出台的关于群租的条例,对租房人数和人均面积做出了严格规定,这也让他们有可能成为城市法规之下的灰色地带。”

同时,这个吸引了诸多青年人寻找新生活的青年空间,有自己在产出、宣传和发展模式等方面的严峻烦恼,比如:706的图书馆在宣传上进展并不顺利,即便在五道口,知道的人也非常有限。而706的资金问题也始终是一个困扰,勉强做到收支平衡,但难以维持高成本的广告宣发或其它方面的尝试。

即便是706实验已久的生活实验室,也不能让706的创始人们放心。生活实验室的运转有规章可循,但很依靠住户的理性和自觉。如果当中的住户被多数住户投诉,或者发生危害到生活实验室良性运转的行为,706也会考虑将其“请出去”。比方说,假如有人在706的天台做出危险行为,706的核心团队就会迅速评估它的风险,并询问其是否为生活实验室的住户,如果是,他很有可能会被请出。

(五)误解:真假706

一个外界对于706的误解是——这里是精英分子的自嗨,或者文艺青年的小圈子。事实上,你在706生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里最缺的恰恰是财富或社会名望可称之为精英的群体,头疼于就业、考研、出国甚至辞职的年轻人才是这家藏匿于宇宙中心的青年空间的主要人群。

同时,将706定义为文艺青年的小圈子也有失偏颇。确实,如果将热爱诗与远方的年轻人定义为文艺青年,706不缺,但除此之外,706还活跃着一群很难仅仅用文艺青年圈定的青年人。举个最直接的例子:706的两位元老程宝忠和邬方荣,与他们有过接触的706朋友们毋宁评价他们为“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也不会称其为典型“文艺青年”,邬方荣甚至自嘲自己很少有时间看书了。另外,在参与一些706青年空间的活动后,我发现,报名人数相对较少的恰恰是诗歌活动,比如诗歌讲座,这和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

如果你要消除对706的误解,你可以在706发起活动、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你会对706这家青年空间,对这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群像有更实际的体会。包括文案的书写、活动参与人员人数的限定、活动的宣传等,都要下功夫。也会从中意识到——706的一些活动无形中是有精神门槛的。这个门槛无关政治立场,无关出身门第,无关物质基础,而更多关乎于你的知识储备和个人素质。这样的顾虑是基于内部活动的经验和反思而来的,有的活动确实需要参与者遵循基本的“规则”,并且对话题有基本的“涉猎”才能顺利进行。

最后一个问题——706是乌托邦吗?

经常有人说706是乌托邦,我也曾一度这样想,但这种结论并不靠谱。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在小说中发明了“乌托邦”这个词,“乌托邦”(Utopie)表示“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东西”,它象征着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那里有田园牧歌的社会,有自由、平等、博爱的实践。

近年来,以706青年空间为代表的青年文化社区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在大陆青年人中口口相传的同时,也被中青报、新华社、博客天下甚至纽约时报等媒体和报社争相报道。706在外界眼中神秘而富有吸引力,甚至有人将其“神话”化,仿佛706要引发一场青年文化的革命。其实,对706的神话和将706视作青旅一样,都不过是雾里看花,是对706的一种误解。706是一个复合式的存在。这里,既有如《欢乐颂》描写的共住社区,也有收藏大量图书的独立图书馆;既有支持每天进行私人放映的小剧场,也有举办思想聚会的咖啡厅。706的模式放之世界倒并非首创,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都有可以让其借鉴的青年社区。706也并非如神话传说般是个虚无的乌托邦,它已经生存了四年,而且在逐步告别创始人入不敷出的阶段,可以说,虽然706未来的道路依然艰巨,但也不需要杞人忧天,706的生存在资金上可以保障。706需要的,是更加可行的商业模式,只要如此,如能更有效地支撑其在青年空间文化领域的探索。

在国内,这是一条缺乏前人指引的路,706注定是先行者,未来它的命运将会如何,只有时间知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