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怨恨别人,无法原谅,是一种危险的人格

 昵称65625155 2020-10-16

怨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谁都有过怨恨别人的时刻,但不同的是,有的人能放下,笑谈过往;有的人却始终无法轻易的原谅别人,让自己永远活着久久挥散不去的怨念中。

01海格力斯效应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他在路上走,忽然看见前方有一个很碍眼的袋子,于是他过去踩了一脚。谁知,这个袋子居然变大了一点。海格力斯不信邪,又踩了一脚,结果这个袋子又大了一点。海格力斯发怒了,他说:“我就不信我踩不掉你。”于是就不停地开始踩,这个袋子也越变越大,最后大的挡住了海格力斯的路,他发现自己已经没路走了。

这时候,走过来一位智者,他对海格力斯说:“孩子,这个袋子叫做仇恨袋。你越是心中充满恨意,它就会越膨胀;如果你心里的恨意消失,它也会变小甚至消失。”

在心理学上,这个效应叫做海格力斯效应。对于人类而言,仇恨越占据满我们的心,它就越会不断放大;但当我们忽略掉它时,它就会自动消失。

02恨意如何产生

当一个人想要获得财富、地位,或者是其他想要得到的东西时,有人从中破坏。无论这种破坏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会让他在内心中产生怨恨。

亦或者别人有的东西他没有,也会产生酸酸的嫉妒感,也会产生“恨”。当受到他人的攻击、迫害、欺负时,同样会产生恨意。

人和人的交往中,往往不如想象中那样美好,碰到不一样的人,难免会有发生矛盾、互相敌对的感觉,所以在当今这个社会中,对别人产生恨意太容易了。因为处处充满着不平等、处处存在着矛盾和敌对。

那么应对这种令人感到不适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才是正确的态度呢?以恨制恨?打击报复?

这都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我们越是跟别人拧着干,自己越是费劲,人际关系的冲突处理不好,直接影响的就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无法正常地投入到工作中。当今的社会讲究合作与共生,任何一个人都需要靠与他人的合作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不断的打击报复别人,最终受损的只能是自己。

忽略仇恨,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法则

生命是一种历练,当有一天,我们发现自己能够轻易地忽略掉仇恨的时候,那就是我们修炼成功,又到了一种新境界的时候。

人人都有仇恨心理,想把它化解掉并非易事,但是我们学会忽略仇恨、习惯性的忽略,则是可以培养的习惯,一旦培养成思维定势,仇恨这种东西就不会再攻击我们的内心,我们就可以自如地驾驭各种心理上的不适。

说到底,恨来恨去,伤不了别人,最伤的还是自己。长期活着仇恨心态中的人,身体必然是弱的,因为仇恨消耗掉了他大量的能量,将他的身体一直处在一种负能量中,所以极其容易生病,生病了之后也不容易好起来。心理和身体往往密切关联,你的心里一直充满了恨,身体怎么能积极地起来?

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也要学会忽略掉任何人带给我们的不适之感。

高杰夫是某集团的销售培训经理。二战期间,他失去了工作,后来逃难,到了瑞典,想在瑞典找一份秘书的工作。给很多家公司都发去了自己的简历,但是都没有得到回音。有一家公司给他倒是回信了,但是语言很不客气,信上说:“你的简历里出现了很多错别字,你完全不能够胜任这份秘书的工作。”

高杰夫看到这封信后很生气,于是回了一封信,信上充满了对这家公司的辱骂,以此来泄愤。但是,后来,在他要把这封信发出的最后一刻,他撕了这封信。他对自己说:“这样做又有什么好处呢?”于是,他重新写了一封回信,信中真诚的承认了自己的不足,并且表达了自己对于干好这份工作的意愿。结果最后,他如愿以偿的收到了这家公司的offer。

这就是忽略仇恨对我们而言的积极意义。如果高杰夫回了第一封写的信,除了泄自己一时之愤外,并不会对那家公司造成什么影响。而他自己终究也得不到工作,又有什么用呢?放下自己的怒火,向对方示好,最后得到了工作,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这才是更加现实的意义。

白熊实验

有一个实验,叫做“白熊实验”。试验的人告诉参加实验的人说,让他们不要在脑中想象一头白熊的样子。结果调查发现,这些参与实验的脑中出现的形象全部是白色,或者是一头白色的熊。

这个实验表明,如果让我们刻意的忘记仇恨,就是更加容易让自己想起仇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忽略掉它,不把它当回事,真正的忽略掉这些情绪后,快乐才会找到我们。

当同事对我们言语不敬时,忽略掉它,这样与同事的关系处理就变得十分简单:不管你怎么对我不敬,我都不会真正在意;当陌生人说话做事刺激到我们的敏感点时,不去在意、不去动用情绪,所有的事情都会自动消化掉,带给我们的是生活真正的轻松。

结语:爱自己,就是不让自己生气,不让自己长期处在负面情绪的深渊中,带给我们仇恨的是别人,但是我们自己就不要再继续折磨自己了。忽略掉仇恨,让阳光照进心中,每个人都值得更美好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