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散文 | 大青山巅

 克什克腾 2020-10-16

【作者简介】柴树果,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供职于新闻部门,爱好散文写作,曾有多篇作品被报刊采用并获奖,其中《路魂壮歌》在全国诗歌散文联赛中获一等奖。

作者供图

大青山巅

山因石名, 景因奇胜。

与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浑善达克沙地接壤的大青山,在克什克腾旗独特、丰富、多样的地质奇观中脱颖而出。海拔1574米的主峰独树一帜,成为人们视觉中的高度;纵横20公里连绵起伏美不胜收,荟萃了塞北名山大川的风光;大小数百个冰臼规模空前,堪称是远古大自然的绝唱。大青山的美,美在浑然天成,美在姿容妙曼,美在风韵瑰奇。就像哈桑的歌词所倾吐的那样:“天下最美的风景就是站在大青山巅”。

360图片

“大青山,山连山,峰峦漫无边,峰峰显秀色,石石景相连。”激情的告白,悠美的歌谣,牵引着我们一次又一次登临景色旖旎雄奇壮观的大青山。

我曾三度登上大青山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庆祝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旗电视台组织拍摄克什克腾旅游风光片《大青山揽胜》。摄制组一行在当地向导的引领下,攀岩夺隘,穿林越涧,摄取许多鲜为人知的景观,初次向世人展示了妩媚多姿的大青山。后两次是因工作采访,随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教授考察大青山冰臼。那时,我已经涉猎文学写作,偶有作品见诸报刊,可是在考察大青山地质奇观的那些日子里,我竟没有想到要写点什么,心思全凝聚在新闻采访录制上。现在相隔二十载,突然萌发了对大青山的创作欲望,沉淀的灵感在一瞬间爆发,很快就有了这篇散文的雏形。

初识大青山,你会惊叹于壁立万仞的巍峨,叹服于大自然神奇的造化。那些峰峦灵性十足,有着国画的轮廓和黛青的色调,气势磅礴,恢弘壮观,具有典型的古冰川地貌特征——既以个体山形雄奇显胜,又以连绵纵横,凹凸有致构成别样风景。这是大青山最初给我的印记。

作者供图

让我对它眷顾并渐入佳境的是随地质学家两次考察大青山冰臼。

那是1998年5月27日,去大青山考察的一行十几个人中,有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韩同林、劳雄,还有赤峰媒体记者和相关部门领导。从经棚乘车出发向东,二十多分钟的车程就来到大青山脚下。几台小车停在一块开阔的丘地上,带上每人发的一份“给养”,便向青山峰巅开拔。从下往上仰视,大青山主峰矗立在平缓隆起的山坳上,好像一座亘卧在平台上巨大的景观雕塑。漫长岁月里,这座塞外大地上丰神俊逸的名山,于峭拔中充满阳刚雄浑的气势,在天地间保持孤傲超然的风骨。抬头仰视,总是给人以神奇的感觉。

360图片

当时,攀援青山无路径可寻。我们从正面的峰谷攀援而上,说是谷并不舒缓。突兀裸露的岩石间,分布着疏落的柞树、栗树、山榆等乔木,或直或弯,或粗或细,或横或卧,无不透露出大山的神秘。攀爬中偶有峭岩横陈,迫使你迂回绕开,稍不留神就会被脚下的石块和枯枝滑绊挫伤。当时,我还携带一台两体摄像机,尽管一路上有旗委宣传部程俊孝部长为我肩着背包机,但是摄像主机一直由我拎着,唯恐途中有什么意外闪失——这无疑给我陡增了攀爬的重负,即使手脚并用低头弯腰大汗淋漓,倒也实在痛快。越往上爬,峰谷越陡峭,怪石嶙峋。偶尔转身俯视,才发觉让人心悸。人像是在崖壁上挂着,摇摇欲坠 ;仰脸往上,空着窄窄的半片天,一只鹰隼在头顶盘桓,那形态洒脱从容,由不得你会伫足仰望。

登上山巅,抑制不住我的兴奋,目光比心情更迫切。我再一次放眼凝视,两侧峰林幽谷,峭岩挺秀;正南山峦苍茫缥缈,跌宕起伏,以温和的曲线衬托出高旷的天空。往日奔涌的西拉木伦河,此刻望过去,似一条长带飘逸,小车像甲壳虫般在蚯蚓似的公路上蠕动。

360图片

天公作美。记忆里,这一天应该是入夏以来最明朗的一天。天空湛蓝,高阔辽远,惠风和煦,徐徐送爽。山高我为峰。登上这样的高度,激情盈怀,情满于山,浮想联翩。此时,仿佛登上伟人毛泽东描绘的离天三尺三的山,宛若站在刺破青天锷未残的硬朗峰顶。大青山巅平缓开阔,岩石峥嵘,满眼所见,皆是似曾相识的草甸大野。一株株低矮且蓬松的柞树、桦树等疏林妖娆缠绵,其间点缀着葳蕤的牧草和野花;栖居在灌木丛中的野雉、沙鸡子和许多不知名的鸟儿,遇到人走近时骤然飞起。静景与动景天然契合,妙趣横生,给人一种远离尘嚣浑然忘我之感。我们一行禁不住诱惑,尽情地在峰顶漫步浏览,借着奇美的景致,大家合影留念。

360图片

造物主总把最好的东西留在峰顶。镶嵌在山巅花岗岩石上的冰臼群,是馈赠给每位登临者的礼物。那一个个历经沧桑岁月的石臼,独成一体,轮廓鲜明,组成一道壮美靓丽的风景,在湛蓝的晴空下,向匆匆过客诉说着它们的传奇,讲述亿万斯年冰与火的交融。“九缸十八锅,不在前坡在后坡。”流传在当地百姓的口头禅,语义平实,似古人所撰,形象反映出了石臼的形状和数量。唯一让后人疑惑的是臼体的成因说——“冰臼”还是“岩臼”?“风蚀”还是“冰蚀”?据多次考察大青山岩臼的韩同林、劳雄介绍,这些“锅穴”,初步断定,是古代冰川作用下,(指第四纪冰川)在坚硬的花岗岩山脊和山峰上留下的遗迹——称之为“冰臼”。韩同林还明白如话的讲了冰臼形成的机理:当冰川的冰盖上形成压融水,会寻找裂隙向下倾注——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造成冰盖下岩石面出现坑穴,再经过水流长年不停地旋转、冲刷,便成了冰臼。

360图片

当时,我这个地质学门外汉虽然懵懂,但对冰川作用下形成冰臼一说较为认可。因为在大青山东西北三面均是悬崖,峭壁相连,U形谷、冰窖、刀脊、角峰等冰蚀地貌发育良好——在U形谷中冰碛及冰川砂砾随处可见,古冰川遗迹保存得非常完整和清晰。那么,这个罕见的地质地貌景观,就让人有了诸多的兴趣。细看冰臼,兀卧的花岗岩石面上散嵌着形态各异的臼体,大小不一,深浅不等,大的直径有10米,深4米,最小的只有几厘米,多数呈圆形、椭圆形。一般臼口稍小,中下部较大,底多较平展或呈锅底状微凹,有的少数臼体之间相互沟通,形成“连体冰臼”。再细看这些冰臼,没有人为的雕琢,没有强加,完全是远古自然的“绝唱”。令人惊艳的是,有的浑圆光洁的臼内水渍涟涟,浮游生物在里面游来荡去;还有的臼内填充了砂砾,上面长出花草树木,陡然变成了高山盆景,不由得你会驻足欣赏、拍照。在这些冰臼旁的石缝中,还生长着许多白桦和松树。举目望去,身形蓬松低矮,不图高扬,想必其长在山巅之上,立于陋岩之中,任尔风霜雪寒,只能变换一种方式生存下来;不与山石争峰,不与草木争秀,坚韧与岁月相守,地老天荒。

360图片

漫步在山巅上,韩同林、劳雄两位年已六旬的地质学家,完全被大青山巅罕见的景观魅力所吸引,兴奋的孩童般手舞足蹈。 两人不时挪动脚步,倘徉在冰臼间,或沉思,或凝神低语,或驰目远方,或埋头于测量计算中,并不断在本子上做记录,试图收集每一处一闪而过的景象。炙热的太阳灼烤着两个瘦小的身躯,汗水湿透了衣衫,他俩却全然不知------此时,这些静止的冰臼,一经注入了地质学家的心血,仿佛便有了灵性、魂魄。在他们眼中无疑是一件件不可多得的大自然艺术珍品。

360图片

每次见到俩位教授,即使不与之交谈,也会被感染,甚至感动。作为知名的地质学家,心里总有一团火,一团不忘初心的火。浑身洋溢着不竭的激情,坚定、乐观、好奇,透着自然、健康、和谐的生命状态。面对当今资本横行,物欲膨胀,精神迷茫的喧嚣世界,俩位资深的科学工作者,没有把自己的奉献当作索取回报的本钱,而是沉醉于地质的精彩与未知,享受思考和发现的快乐。

始于天性,归于责任。1997年至1998年,韩同林、劳雄四次到大青山实地考察,收集到许多第一手材料。回京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访问了我国著名的第四纪冰川学家孙殿卿院士、周慕林教授等;完成了长篇论证文章《泛大冰盖论》《话说内蒙古的冰臼奇观》,分别在《光明日报》《中国环境》刊物上登载。以翔实的资料,论证了“冰臼”是古冰川作用的产物,也是古气候、古环境变迁的历史见证。

回到北京几个月后,韩同林、劳雄寄来了对大青山的考察结论:经过近两年的实际考察论证,像这样分布在山脊山峰的口小肚大的洞穴,我们把它命名为冰臼,它的意义在于证明了约二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发育的时候形成的。大青山冰臼群目前发现的大小冰臼已达400多个,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特征之明显和保存之完好,实属国内外之罕见,堪称“世界奇观”、“天下一绝”。

360图片

那一刻,我知道自己仍然读不懂它,不可参悟。但我清楚一点——科学家缜密的考察和论证,超越了人类迄今已有的文字记载。称之为冰臼,具有它的科学性。冰臼——作为古冰川馈赠给人类的自然遗产,就越发显得弥足珍贵。亦具有科研价值和观赏性。

大青山冰臼被聚焦,被世人铭记。2005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比会上,克什克腾旗顺利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也是迄今世界上第一个以行政区命名的地质公园。大青山跻身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九大核心园区之一。

大青山的美不胫而走,各地观光游览的人慕名而来。

崛起与建设同步。它的东麓,1999级石阶蜿蜒地伸向山巅;中心景区架设了空中索道,游人可乘索道悬空观赏旖旎的风光。沿着景区十几公里的画廊倘徉,亘蜒在游路旁、峰峦间的象形石,与大青山巅形成高低呼应,互相映照的立体景观。鹰石、蛇石、棺石、险石、美女石、青羊圈、连阴寨、海豚观天------这一路的风景,让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浏览中还可小憩美丽乡村——关东车村恬然于大青山脚下,缀田园之馥郁,汲山野之空灵,淳朴隽秀,娴静犹存,衍生出无端的丰裕;余暇品茗把盏,凝望青山,静听禅声,已然是澹美、超然的世外桃源。

360图片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每次登临大青山,我脑海中便会油然想起伟人毛泽东的这首不朽诗文。这或许是时空赋予的情感的折射,抑或是大青山所独有的一种品性,它能让每一个亲临其境的人,从中体悟到各自的感动和启迪。伫立山巅,鸟瞰峰峦环列,聆听天籁之音,久之,就涵养出了一个男人所尊崇的胸怀和伟岸来。

大青山在望着你,迎迓你的到来,劝君莫错过登临。

END

  克什克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