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 忆童年

 克什克腾 2020-10-16

公众号名称前为赞赏帐户

原创平台

忆 童 年

文∕于国栋

母亲老了,陪着母亲散散步、说说话是讨母亲欢欣的事。母亲指着路边及墙根下的落叶,颇感失意的说:“这树叶儿还是绿的呢!你们小时候啊,都抢着搂,冬天喂羊,羊可爱吃了。污掉的烧灶火也爱着。现在没人要了!”母亲的话一下把我带回到了童年。

小的时候是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枯枝落叶都是廉价的燃料。那时人很勤劳,老秋季节,妇女、孩子们都带着搂耙,背着花篓,在林间、路边等地愉快的争着抢着搂落叶。

冬天的时候,听着夜风的嘶吼,母亲会在蒙蒙亮的时候就把我们轰起来,理由是风刮掉了干树枝,趁早去拾,很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之意。母亲开始烧火、喂猪、喂鸡。父亲则拿起粪叉,顺着墙根、小巷捡动物的粪便,整个冬天粪堆都在动态增长。

那个时候人们真的很勤劳,虽然街道、院落都是土的,但的确很干净,打扫过的印痕清晰可见,扫帚都是自制的,是用榆毛毛捆绑而成,用石头等重物压平,几天后按上木把即成。

农家肥真是好东西,用它种出的菜也真是有菜味儿。夏日里,每每干出点小成绩,母亲便会很慷慨的奖励一根黄瓜或一个西红柿。用清水一冲,甩掉水珠,大口大口的吃,十分的过瘾。

那个时候,农家的灶膛很大。冬日的晚上,母亲都会扒上一盆火放在屋子中央,用火铲子压实,温度低时,用火箸把火拨旺,瞬间温度便有所提升。我们也会用这火烧几颗山杏核或玉米粒来解馋。偶尔烧几个土豆做大餐,母亲便会干预说这样吃太费,父亲则抽着旱烟笑而不语。

那时候,家里也喂猪,只是很少喂胖,出的肉自然也不多。炒菜时放的肉也就不多,吃饭时,父亲会把很少的肉夹在我碗里,奶奶便会面有愠色:“别把孩子惯坏了!”父亲笑笑,“孩子体格弱,吃肉补补!”

那个年代对穿的要求及其的低,穿带补丁的衣服是司空见惯的事。拆换衣服考验着家庭妇女的智慧,母亲会巧妙的使用衣料的正反面,因而我们的衣服看上去相对比较新。如果这招不起作用了,母亲还会用煮青、煮蓝等颜料对布面进行煮染。如果这招都不灵验了,母亲就很无奈的把这当面的换做衣服的里子,里子也不能用了,就用它打隔片,纳成千层底给我们做鞋用。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做到了物尽其用了。

时间拉长了记忆,不灭的是童真,那份快乐永远定格在属于她的那个年代。

【作者简介】于国栋,笔名:云中叟,芝瑞百岔川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凭,国家公务员,现供职于克什克腾旗芝瑞镇人民政府。热爱文学,勤于笔耕,有数万字的的作品在《赤峰日报》《文苑》《人民网》等报刊杂志及媒体网站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