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旗记忆 | 经棚小城故事多

 克什克腾 2020-10-16
原创平台

经棚小城故事多

作者:马守喜

离开家乡经棚已经近40年了,在经棚时我还算是位中青年,时下年过古稀,再回故里,感觉是熟悉而又陌生。熟悉的是这里的青山绿水,浓重而热情的乡音,那一碗香喷喷久违了的莜面鱼子、荞面饸饹、三种面掺在一起蒸的代王和那古香古色的寺庙;陌生的是小城的街路,越来越多的楼房等,让我惊叹,感慨不已。

想当年,这里的居民们大多住在士坯房里。房屋质量差,每到雨季来临,大多数人家都面临着房子漏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各种盆盆罐罐都成了接雨的工具,那个糟心劲就别提了。因此,每年夏季雨季来临之前,抹房成了头等大事。抹房需要借牛车去拉黄土,又要雇人抹,对于小职工来说,实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谁家的牛车都不愿往外借,因忙着跑生意,好不容易借着牛车了,还要到几十里外的黄土沟去拉。有一次我借了两辆牛车,让4名学生帮助我去拉黄土,到了黄土沟一看是悬崖高耸,随时都有塌陷的危险,一看这阵势,我立即决定赶快撤,不拉黄土,要是出了人命那可不是小事。过了几天,听说有人在拉黄土时,悬崖塌落,车毁人亡。在小城生活的居民们,年年为拉车黄土而发愁。如今,家家土房都上了瓦,小城成了宜居的地方。

当年小城狭小,路面满是坑洼。每当雨天雪天,积满泥泞,一步一个泥坑,有时鞋陷在泥中,只好光着脚丫走路。而现在道路笔直平坦,天气再也无法影响小城居民的生活。

犹记当年烧柴缺煤之难,每到秋天搂树叶子就成了人们的劳动之一。前几年回小城,在河畔转悠,时不时就有几片树叶飘落,每逢此时,我就想起大人孩子搂树叶的场景。

我目光凝注那青黄、紫红的落叶,在晚风的轻抚下或静默或翻转着,不喜不悲。始于青葱的春,绚烂于热闹的夏,陨落于丰盈的秋,这也许就是它们洒脱的一生吧!当年让人取暖,今日护泥;从葱郁时枝繁叶茂,到凋谢时心境安详。其实,人生一世,本是一道风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现在的人没有经过那时的苦难,大多被欲望劫持,只有那一个又一个的遥遥目标,忽略了太多的不期而遇......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小城一改白日的容颜,尽情展现夜的活力。漫步在灯影与树影下呢喃的情侣,汇集在广场上锻炼的人群,有的朋友相聚在装修典雅、环境优美的茶座或饭庄,举杯言欢。

如今的小城,即有古城之风,又有现代城镇风韵,城市已不是遥远的传说。那打柴禾、拣牛粪、拉黄土、搂树叶、拾煤渣,排队买那几两油,拿着小面袋挤在粮店柜台前等许许多多故事都成为往事。

小城有关帝庙、清真寺、庆宁寺,“文革”时全破坏了,而今重新修复,让人顿感亲切,构成小城文化身份的象征。经棚小城对文化的追求早已渗透到了普通民众的骨髓,成为了一种文化自觉。

早在五六十年代,文化馆的刘玉荣就组织了文学创作小组,并出版了几本简易的刊物。由诗人马达领军,走出了女作家王兰,青年作家李文宏、张玉良、王樵夫、李学江等。如今又涌现出一批诗人袁漪、高有明、严涛、刘兆观、陈尧、姚炳才、王慧、闫文华、侯锡文、宝尔吉德等。著名作家张长弓更是值得小城人骄傲的一张文化名片。在他们的带动下,小城里还有了许多文学后起之秀。我想,一个地方能给人恒久印象的,除了文化,恐怕很难有其他什么东西有如此强大的时空穿透力了。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

《红山晚报》首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