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旗记忆 | 共和国之初的经棚小学

 克什克腾 2020-10-16
原创平台

共和国之初的经棚小学

作者:马守喜

共和国建立之初的1950年9月1日,我和50多位小朋友来到经棚第一完全小学读书。在那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近70年前的小学生活和今天的小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啊!

那时的学校就设在关帝庙内,都是土坯桌凳,冬天没有炉子,那叫一个冷啊,好多同学手脚都冻坏了,得了冻疮。好在那个年代课时不多,早晨9点半上课,下午一点半就放学了,每节课45分钟。课间又蹦又跳,浑身暖和,大家就忘了冷。上课老师按课本讲课,一至四年级只有两册书,一册语文,一册算术,随有课堂练习。

下午的课基本上是课外活动,大家尽情地玩耍,撞拐、打马战、跳绳、滚铁环、打嘎(陀螺)、踢毽子等。冬天是打雪仗、打沙包,女同学跳皮筋。放学时,值日的同学要打扫教室卫生,到了三年级才有了木制桌凳。放学后,作业不多,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吃完晚饭,4点左右,就和同院或同胡同的同龄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般是捉迷藏、跳房子,或者是“少先队员捉特务”。到了冬天,大多是到河套玩冰车,大家玩得热火朝天,非常快乐。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没有收音机和小喇叭,路上没有自行车,更没有摩托车和汽车,无论你怎样乱跑,也不会遇到交通隐患,只是灰头土脸,满心喜悦。一般玩到六七点钟大家都很早回家睡觉了,进入美妙的梦乡。

那时候上学时大多是同院的小朋友一打招呼,各家的都跑出来又说又笑走在土路上去学校。放学时,各年级都要排队回家,每到一个同学家门口离队时,都要给大家敬一个少先队礼,见到父母也要敬礼。星期日或寒暑假平日走在路上,无论你见到学校哪一位老师,都要在距离三米左右时站住,给老师敬礼,等老师从你身边走过你才能走。

那时侯,同学之间都非常团结友爱,铅笔刀、橡皮、墨水都可换着使。谁要是学习不好,老师还派学习好的去辅导作业。同学之间到各家串门,父母们待人都和气。虽说也有打架骂人的时侯,而过后又和好如初,谁也不记恨谁。

那时都是土路,每逢下雨,路面泥泞不堪,尤其是大雨时,形成很多水坑,常常是拔出右脚又陷左脚,有时是淌水而过。每到这时,经常会看到年龄稍大或高年级同学,背着年龄小的同学上学。对于个别有点残疾的同学,大家都轮着背。

就是在这泥泞的土路上,先后走出了许多初中生、高中生,有的走进了北大、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有的参军入伍,更多的成了建设家乡的主力和骨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