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种测试技术选择指南

 东北十三少 2020-10-16

测试技术的选择过程从选择测试因素开始(测试因素参考前文《面对15种影响软件质量的测试因素,开发人员都能做些什么?》)。一旦选择了测试因素,测试人员就知道将使用何种测试技术。

测试技术分为结构测试和功能测试两大类。

1. 结构测试

结构测试包括压力测试、执行测试、恢复测试、操作测试、一致性测试、安全测试等6种。

  • 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测试出现超过预计容量的情况下软件系统能否正确运转。压力测试的领域包括输入的事务、内部表格、磁盘交间、输出、通信以及计算机容量等等。

选择指南当不能确定软件系统在不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能够处理的工作容量时,应进行压力测试。

  • 执行测试

执行测试是测试软件系统是否达到了生产状态所需要的熟练水平。执行测试能够验证软件响应时间和转回时间以及设计的性能。

选择指南执行测试应该在开发过程的早期使用。当意识到软件的更改可能影响到系统结构时,就应该进行执行测试。

  • 恢复测试

恢复是指在软件的整体功能失去之后重新启动恢复操作的能力。这一过程常常包括:恢复到已知软件系统是功能完整的那一点,然后重新处理事务直到出现故障的那一点。影响恢复操作所需时间的因素有:重启点的数量、运行在计算机中的软件程序的容量、实行恢复操作的人员培训及其技术以及可使用的工具。

选择指南一旦软件运行的连续性对于用户来说是至关重要时,那么就应该进行恢复测试。

  • 操作测试

操作测试是用来验证在进入生产之前操作规程和人员能否正确执行该软件。

选择指南操作测试应该在软件进入生产环境之前就开始进行。

  • 一致性测试

一致性测试主要验证的是软件的开发与软件标准、规程以及方针的一致性。

选择指南在任一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阶段都应该进行一致性测试,在需求阶段,一致性测试尤为重要。

  • 安全测试

安全测试就是用来评估软件安全性需求和设计的充分性。

选择指南如果由软件保护的信息和/或资产对于组织来说极有价值时,就应该使用安全测试。

2. 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包括需求测试、回归测试、错误处理测试、手动支持测试、系统间测试、控制测试、并行测试等7种测试技术。

  • 需求测试

需求测试必须验证软件系统能否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正确运行。

选择指南需求测试应该在需求阶段就开始,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一直持续。

  •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对修复前面测试发现的缺陷并且软件完成更新后进行的测试,进行回归测试是为了确保在对系统的另一部分做了修改之后这些部分仍能正确运转。

选择指南当新的修改很可能会影响到应用系统没有修改的部分时,就应该使用回归测试。

  • 错误处理测试

错误处理测试用于测试软件正确处理不正确事务的能力。

选择指南对于包含错误处理程序的软件来说,错误测试的进行应该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

  • 手动支持测试

手动支持测试是用于测试软件系统的手动操作部分。

选择指南手动支持测试应该贯穿于开发生命周期的始终。

  • 系统间测试

系统间测试是用来确保软件程序间的相互联系是否能够正常运转的测试。

选择指南一旦应用系统间的参数发生变化,就应该进行系统间测试。

  • 控制测试

控制包括数据的验证、文件的完整性、审计跟踪、备份和恢复、文档记录以及与完整性有关的系统其他方面。控制测试是设计用来确保软件的控制机制能够起作用。

选择指南控制测试应该是系统测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控制测试与其他系统测试同时进行。

  • 并行测试

并行测试是用来测试新的软件处理结果是否与之前的软件或之前版本的软件所得到的处理结果的一致性。

选择指南当软件的新旧两个版本相似,并且不能确定新软件处理的正确性时,应该进行并行测试。

测试技术的选择会影响测试目标的实现。希望以上的测试技术选择指南能够帮到你!

以上知识来自《软件测试的有效方法》。

这正是:

测试技术千千万,只为目标能实现

理解技术的内涵,选择起来不困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