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使用精益理论来优化软件开发过程

 东北十三少 2020-10-16

控制在制品的数量是精益理论的核心。使用精益理论,管理好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队列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下面以评审队列为例说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应用精益理论。

同行评审是软件工程最佳实践之一,同时也是实施GJB5000A的一个重要的实践要求。一个实施GJB5000A的软件项目,常常会因为评审资源紧张,使得一些评审成为等待队列,导致项目进度受到影响。基于精益理论,我们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来优化评审队列,减少评审等待的数量:

  • 控制评审内容的规模

控制任务包的规模,是精益理论中减少等待队列缩短响应时间的有效方法之一。

对于评审队列来说,我们根据评审任务的目的,对评审的内容做出精准的要求,让评审的关注点集中到核心内容上,那些不必要的内容能不讲就不要讲。比如,如果要进行设计评审,就该让评审内容聚集在部件设计、接口设计、详细设计上,不要去考虑系统概述、模板和格式这些东西(这些是在评审之前就该解决的)。如果再进一步缩小设计评审内容的话,那么在评审之前就要确定哪些是关键部件设计、新的设计或者设计师不太有把握的设计,评审时把精力主要集中在这些内容上。

另外,对于一些复杂的评审,我们可以把一个评审拆分成多个评审,让每次评审的任务包都很小,虽然增加了队列数,但由于每次评审时间很短,可能也会更容易减少等待队列数。比如,将设计评审的部件设计、接口设计和详细设计拆分成2次、3次评审。

  • 有效管理使用评审资源

平衡并设置恰当的资源规模是减少等待队列,缩短响应时间的另一个有效方法。

对于评审队列来说,很多评审不能按计划进行,大部分原因是评审资源紧张,邀请的评审专家不能按时参加导致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办法。一是建立评审专家池。按照专业领域建立的评审专家池,可以让评审组织者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二是采用灵活的评审形式。很多同行评审不一定非得是会议形式的评审,可以是一对一评审、可以是线上评审。现在的实施GJB5000A的评审实践中采用的先预审找问题再正式评审解决分歧、评审过程中让不同的评审专家使用不同的评审检查单关注各自擅长的领域问题等,都是很好地使用评审资源的方式。

总之,抓住了平衡资源和控制任务包规模这两个关键点,就可以做好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队列优化,从而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这正是:

精益控制在制品,管理队列好理论

平衡使用资源好,控制规模见成效

参考书目:知行合一:实现价值驱动的敏捷和精益开发,作者:丛斌,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