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说WSET4级只是一个开始,服务好客户值得修行一生。

 酌蒲萄公社 2020-10-17

文/大晨子

编辑/风一样的三石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你永远不知道一个人的身体里能爆发多大的能量。这是我了解他之后的心境。采访之前,我们互相加了微信,从他的微信头像,我看到了一个认真踏实的青年小伙,但我不曾知道在他身体里藏着怎样的能量。

 受访者自述

  • 高原Nick,不久前刚开始自己创业,在墨尔本成立了一个葡萄酒教育和贸易出口公司。

  • 从事葡萄酒行业10年+。做过侍酒师,做过cellar hand,也卖过酒,曾在Brighton的Dan Murphys门店工作了5年半。

  • 作为门店的Fine Wine Manager (精品葡萄酒经理),把一年的精品酒零售业绩做到5000万澳币。(小编目瞪口呆的仰视Nick)。主要负责大客户销售和普通销售人员的培训,精品葡萄酒的采购,以及参与总部Wine Panel(葡萄酒品鉴打分),写品酒笔记。

  • 早期WSET 4级得主,同时还是Wine Judge (葡萄酒评委)。目前是专职讲师,以葡萄酒教育为主。

大晨子讲师是指在WSET授课吗?做葡萄酒教育的时候,对象是以华人为主还是老外?客户群体是怎样的?

高原:对,教授WSET 1、2、3级品酒师课程为主。偶尔也会讲其他产区课Master Class (大师班葡萄酒讲解课程)。我的WSET的资质可以同时教西人和华人,但目前教授的还是以华人为主。我刚考过的时候整个澳洲大概只有2个华人WSET 4级,所以华人讲师非常稀缺,华人的的课程供不应求。我们的Master Class,主要以店里的常客西人为主,比如每年奔富的大师班。我们每两个月就会做一次,邀请20-30个顾客。他们会问很多问题,你会发现西人对葡萄酒的理解和华人相比不太一样。

大晨子你是在2015年过的WSET 4级,那么你在这之前就已经入葡萄酒这一行了吗?

高原:留学的时候,机缘巧合,我在Bottle Shop (酒水零售店)工作,还在餐厅做过侍酒师。真正接触到这个行业是在进入Dan Murphys以后,那个时候算是对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最畅销的奔富品牌,和其他各大品牌。开始做Fine Wine Manager的时候,我发现知识不是很够用了,然后又比较爱面子,就偷偷去读了WSET 3级。学了几个星期感觉还挺容易的,就同时读了WSET 4级。2年之内,一边工作一边上课,挤着时间读书。我记得当时要抽出一个全天,三个半天来自己学习。我很庆幸遇到一位通情达理的老大,他非常支持我学习。只要公司有品酒的机会,他都会把我派过去。那两年我参加的公司品酒会、写品酒笔记应该有超过3万个。

大晨子误打误撞进入这个行业,到现在坚持了10多年,那您一定非常喜欢葡萄酒这个行业?

高原:喜欢品酒是一个方面,我很享受葡萄酒带来的这种分享的精神一群有激情有情怀的葡萄酒爱好者坐在一起品鉴葡萄酒,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另外一方面是,当你慢慢研究、了解葡萄酒的时候,你想知道的就越多。算是入了一个坑吧。

大晨子那一定是个好坑!

高原:是不是好坑我还不知道,但是已经不太能出来了。(高原爽朗的笑声)

大晨子我也上过WSET,我觉得和大学里酿酒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WSET涉及全世界范围的葡萄酒。

高原:对。WSET是以消费者和从业者这样一个角度去理解葡萄酒。学过WSET就知道原来澳洲葡萄酒在世界上是占的这样一个地位,跟其他国家地区的葡萄酒有一个比较。我也接触过一些科班生,就像你说的,他们对澳大利亚葡萄酒非常了解,对澳洲以外的国家葡萄酒还需要了解更多一些。毕竟澳洲葡萄酒在新世界里面也算是比较新的。

大晨子能分享你对澳大利亚葡萄酒的认知吗?(区别于其他国家,它应该是怎么样的?)

高原:澳大利亚葡萄酒风格是比较多变的。这里有非常甜美饱满、水果炸弹的巴罗萨西拉,又有优雅含蓄、勃艮第风格的雅拉谷黑皮诺,还有西澳复杂成熟的霞多丽,再到猎人谷清淡高酸的赛美容。很少有新世界的国家能有这么多风格的葡萄酒同时生产出来。在覆盖的精度上来说,澳大利亚也是覆盖面最辽阔的一个国家。

大晨子和旧世界国家相比,你怎么看出澳洲酒的区别?

高原:旧世界葡萄酒的发展是自然的选择,就是指在一个地方长期历史性的种植葡萄。而新世界葡萄酒产区是先做调研土壤气候,再去种植适合的葡萄。澳洲是个整体缺水的国家,所以葡萄酒最大的挑战是水源。从纬度上来看,如果在澳洲不把产区选在特别冷的地区,成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难酿造出非常高品质的葡萄酒。所以在产区选择的时候,我刚说的以上产区都是有一些冷的影响。当然每个产区都有不同的自然因素让产区变的冷一些,起码要夜晚冷,温差大。

大晨子在中国,国人还是非常追捧法国酒的,你怎么看待澳洲酒在未来中国市场前景?

高原:以后澳洲酒在中国市场肯定会越来越好,但也会有一些挑战。从国家形象出发,是非常加分的。就像澳洲酒局,近几年花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澳大利亚葡萄酒进行了整体的宣传,同时还推出了一些明星酒庄。在这点上,别的新世界国家是完全比不了的。跟新世界葡萄酒相比,澳洲有很大优势。但跟旧世界法国的统治地位来说,澳大利亚想要在短时期(3-5年内)超越法国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澳大利亚可以全方位的学习法国葡萄酒的种植酿造,品牌打造,以及市场渠道链的运作。澳洲葡萄酒非常好,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国人一个劲的去做入门的OEM贴牌酒,因为澳洲的最低工资标准已经是世界最高了,不可能和低端廉价酒竞争市场。我个人觉得,未来中端以上销售(100-500人民币区间)的葡萄酒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同等价位的澳洲酒和欧洲酒相比的话,澳洲酒比欧洲酒好。但是欧洲酒历史悠久,整个法制系统就像我们说AOC或者特级田一级庄都非常成熟了。所以说在澳洲这一块,如果巴罗萨能做出来一个类似于1855的东西,对于市场来说肯定是件好事儿。但是怎么做,谁来做,还有能否达成共识,这是非常复杂的。澳洲的葡萄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不代表我们不会到那一步。我估计时机成熟之后,专心去做高品质葡萄酒,像一些精品酒庄比如Rockford,是值得被大家公认成我所谓的一级庄或者特级田。但是这些事情需要的是一些真正为这个行业做事的人。因为真正耐心去做事的人会很少。就像澳洲的政坛,是一个挺矛盾的事情。

大晨子怎么说?

高原:有能力的人不会去从政,也不会去影响别人。这些政客就好像搞政治一样。这可能是一个国家的特征吧。

大晨子您现在自己创业了,有什么感想?

高原:自己创业之后才发现,当老板挺不容易的,什么都得干,什么都得管。再次感慨一下,澳洲的人工实在是太贵了

大晨子现在处于创业不久这个阶段,对于葡萄酒这个行业,有什么愿景?

高原:我希望做这个行业的人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希望从业者都能学习些葡萄酒知识,也希望大家不仅仅是注重包装,能够多注重品质,把口碑做好,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葡萄酒、慢慢喜欢葡萄酒。

大晨子创业前是否有低谷期,那段时间的个人状态怎么样?

高原:比较失落的时候是刚在Dan Murphys做精品葡萄酒经理,我当时已经有WSET 4级的证书,所以职位很容易就拿到了。但是经常有一些顾客,看到我华人的脸,就会质疑你懂不懂葡萄酒,还有人甚至问我喝没喝过葡萄酒。问的人不仅是西人,更多的是华人。当时我就想我总不能一见人就把我的四级证书亮出来吧。后来通过耐心的沟通,让大家了解到我有充分的葡萄酒知识、品鉴能力和对葡萄酒的理解,慢慢地培养了一大批忠诚的客户。现在回想起来,我也不喜欢那种先被人质疑,然后再慢慢证明自己的一个过程。但这也不能怪他们,消费者整体都是带有有色眼镜的,我还是希望慢慢把他们这种有色眼镜给摘掉。我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华人酿酒师能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酒瓶上,能有一些拿得出手的葡萄酒去证明华人在葡萄酒行业也是很厉害的。

 

大晨子我觉得你特别厉害,能在短时间内通过WSET 4级,肯定是味蕾特别强大。

高原:也不容易,自己的苦自己知道。当时有个MW提拔过我,嗅觉来说的话,可能稍微比正常人强那么一丢丢。总的来说,是99%的努力加1%的天赋

大晨子你对现在个人的状态满意吗?

高原:及格吧。本来计划今年要读葡萄酒大师,但是创业后一大堆事得自己操心,总是害怕学习会耽误工作,但实际工作上也没有做到十全十美。希望明年早点开始攻读葡萄酒大师

大晨子除了要好好经营自己的事业以及攻读葡萄酒大师,之后有什么打算吗?

高原:等生意慢慢稳定了,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希望能静下来学一学葡萄酒大师,然后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有自己喜欢的葡萄园,自己去种,自己去酿。我在心里一直有一个想法:做出我很喜欢的黑皮诺和美乐,黑皮诺就是无限接近勃艮第黑皮诺,梅洛就是无限接近Pomerol 。

大晨子10多年来,做了葡萄酒行业里的很多不同工作,你最喜欢哪一个?
高原:我最喜欢酿酒和侍酒师的工作。我特别喜欢做侍酒师时与顾客讲解葡萄酒口味、酒故事、以及餐酒搭配。这会给顾客带来最好的体验,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并且非常有成就感。再就是榨期酿酒,当时酒厂一共就3人,我们三形成了一个很紧密的团队,什么都得干。酿酒是让我觉得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把大自然的葡萄转变成精美的葡萄酒

大晨子对,我自己也非常喜欢榨季酿酒,能学习到非常多的东西,可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华人不愿意再酿酒,因为的确非常累。

高原:每个行业都有辛苦的地方。还是那句老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葡萄酒这个行业,每一个环节都是息息相关的。我这次回国影响最深刻的是遇到几个刚拿到WSET证书的讲师,当时有讲师私下和我说他没有一次酒庄榨期酿酒的经历,所以在桃红葡萄酒酿造这一块他只能念教材,没有其他更多的经验分享给学生。这样特别不好,感觉有点误人子弟。其实他自己很想有实际酒庄酿酒的经验,但是在中国没有那么容易。可是在澳洲我们却有大把大把的资源,所以在这个行业的小伙伴们一定要好好利用我们周边的酒庄和产区。不一定以后非要去酿酒,但是方方面面都能掌握的人才肯定比光有一个证书的更强大。换言之,一个酿酒师还懂得销售,那简直太厉害了。学习WSET只能说是领你进一扇门,但是进去之后怎么修行还是得靠自己。

大晨子:现在圈里有一个特别普遍的现象,大家觉得酿酒种植体力活特别辛苦,而且看不到前景,你有什么能鼓励到他们的嘛?
高原:我表示完全理解。这个行业的特征:80%资源被大公司垄断。想要做这些大公司的首席酿酒师,有很长的路要走,大概要混个8-10年。加上葡萄酒这个行业是属于农业的,要讲人际关系。而小的家族酒庄是很难承担得起让一个新手来酿酒的后果的。但是这并不代表这条路是完全走不通的,只是说很多人看不到希望后,忘记了要坚持。你的每一份工作都会教会你一些东西,都是一个过程。不是说你就要做酿酒一辈子、酒庄测数据做一辈子。这每一个过程都会影响你的想法。

踏踏实实做每一件事,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爆发。这个行业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越老越吃香。刚开始会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可能是由于这个行业从业年龄非常长,所以导致刚开始会非常难,有能力的人退休都太晚,把重要的岗位都占住了。我身边有几个华人酿酒师,他们熬了5个年头了,翅膀也差不多硬了。相比于澳洲本土工作5年的酿酒师,我们这些华人酿酒师的经验要多得多。他们积累的能力,稍加时日,稍微有点名气,再回国去发展的话,要吃香的多

大晨子告诉我们,你希望在酌蒲萄公社看到什么?

高原:我对于酌蒲萄所做的是非常敬佩的。猴哥正在为这个行业做着正确的事。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属于同一个年代的理想化。猴哥的理想化比我还严重,这点我是很倾佩他的。我也是被撞的遍体凌伤后做一些调整,认识到坚持自己的同时,也要去迎合市场,把影响力做大。酌蒲萄做的事很好,很有意义,如果在宣传上更努力一些,就能让更多人知道你们。把流量和市场影响力做起来,让更多的人,不仅仅是从业者,还有消费者,整个行业,都能听到酌蒲萄发出真实的声音。希望以后影响力越来越大,越办越好,早日找到一个能够多挣钱的方向。

感言

作为一个入行不久的小葡萄来说,这个行业的确有时很辛苦很迷茫,有时看不到希望。但就像高原大哥说的,任何事情,任何工作都会教会你一些东西。耐心一点,积累经验。你的所遇所见,总会有一天爆发。

高原大哥还说,他特别不喜欢顾客看到他的亚洲面孔就质疑他是否懂葡萄酒。我们希望会有越来越多的华人能在葡萄酒种植、酿造、或者贸易上占得一席之地,与西人分庭抗礼。

我们记录下这篇文章,希望能鼓励那些迷茫的小葡萄们,从一个从业十年之久的前辈看这个行业。再次非常感谢高原大哥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酌蒲萄的采访。

作者简介:大晨子,纠结于毕业的本科生,凭借运气流窜澳洲和加拿大,洗了胃的成都人:所以不爱吃辣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