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车不死,只是凋零,这是中国的“圆石滩”

 小白选车 2020-10-17

在法国尼斯的时候,路遇一对老夫妻开着一辆老车在蔚蓝海岸兜风。

这应该是一辆当时由宾尼法尼亚公司设计的敞篷版菲亚特124 Sport Spider,那么它的生产年份至少是上世纪60年代,距今也有50年了。

当时我就在想,这可能又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彼此邂逅在最美的年龄,这辆车成了他们婚姻的见证者。几十年后,陪你老去的,除了身边爱你的人,还有这辆见证了双方爱情的经典老车。

我想国内很多人包括我,都不太理解老外们的这种老车情怀,直到我自己也开上一辆经典老车,忽然就明白了一些事情。

这是一辆1972年生产的第一代路虎揽胜,方向盘还是右舵的。它开起来也肯定不会舒适,没有空调,那个时候的车也不讲究隔音,踩个刹车车轱辘都响,喇叭也像是破嗓子吼出来的,每扳动一次方向盘都是对肱二头肌的锻炼,挡位永远不知道在几档,明明挂了前进挡车还能倒着走……

但就是这样一辆车却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那是农村巴士的味道,满车的汽油味、嘶吼的发动机声,还有颤抖的车身,然而这却是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意味着可以坐车了,可以进城了,可以见到父母了……

可能每个人对于过去的回忆是不一样的,但相同的是,一辆老车,能带你找回过去的感觉。特别是当第一代路虎揽胜和最新一代揽胜同堂出现的时候,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的穿越感呢?

令人惊喜的是,中国也在开始关注经典车文化,就像我在朋友圈说的,中国老车文化正在积蓄力量。今年已经是 “中国国际名城经典车拉力赛”第五个赛季了,而捷豹路虎是今年赛事的最大赞助商。

作为英国百年皇室品牌,它们不但带来了1972年的一代路虎揽胜和1960年的捷豹XK150,还有两台代表捷豹路虎最新产品的四代路虎揽胜和捷豹F-PACE同时参赛。

拉力赛的核心不只是速度,而是技术、胆量和协作的综合考量。你不需要时刻把车辆推向极限,但你需要在领航员的帮助下,掌握好每辆车的节奏,稳定的完成300多公里的全路况超长赛道任务。

驾驶技术和维修经验缺一不可。

就像这辆1960年的捷豹XK150,它是捷豹最具创意与灵魂的车型,也代表了捷豹当时的巅峰技术和工艺,最高时速可达到150英里/小时,这在60年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即使放到今天,它的加速能力依然不可小觑,虽然是右舵,而且是4挡手动,但驾驶上难不倒我们。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伺候它并不容易,每跑几百公里就要用扳手拧一拧车底螺栓,用橡胶锤敲一敲车轮毂。甚至为了散热还不能跑的太慢,否则水温就会升高。

为了维护它还专门从英国调过来一名技师全程跟随。虽然用上的工具很多,但每次检修完必定都要一丝不苟的把工具放回工具箱原位。

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强迫症,也可以理解是英国人的绅士品格,但我想更多的还是出于对老伙计的尊重,如果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那么他应该陪了这辆车很多年。

▲前保险杠上的两个圆形铭牌就是XK150在国外经典车俱乐部的认证牌照

其实在赛事现场还能看到很多其它品牌的经典车,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临时入境。

有些车甚至超过了上百年的历史,经典车有一个评选标准那就是零部件必须都是原装,所以说这些车今天还能上路跑起来确实是一个奇迹。

▲1905年生产的斯柯达Octavia(明锐)

▲1938年生产的Mercedes-Benz 320 Cabriolet A

▲1967年生产的MUSTANG

▲1986年生产的丰田AE86

经典车的魅力就在于,你可以怀旧,可以穿越,还可以情怀一把。在《赛车总动员》中很多人看到的是闪电麦坤 的成长之路,然而我看到的是老车的尊严与归宿。

希望未来能给这些经典老车一片天空,它们应该在路上,那才是它们的尊严,而不是沉睡在博物馆,没人会开,没人会修,最终不知在哪一代人手的记忆里孤独无声的死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