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事记忆】 垛麦秸垛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有村庄的地方就有麦秸垛,有方有圆,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或屹立村头,或横卧房前,或默立路边,或遍布阡陌,胖胖瘦瘦,憨憨壮壮,让人亲切,给人温暖,麦秸垛曾是一座村庄最具地标性的风景,在炊烟和薄雾的缭绕中,宛如一个个浑圆温软的馒头,喂养着村庄。-题记

改革开放前,我们这里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的。麦收之后队里在场里打麦,每一场的麦秸都堆在场边,等麦子都打完了,选一个好天垛麦秸垛。

那时候队里特别重视麦秸垛,是为了保存队里的七犋牛一年的饲料的,怕垛不好漏雨沤坏了麦秸垛。一个200多口人的生产队,七犋牛是犁地、耙地、耩地、拉车的主力军,没有了牛,生产队就像塌天一样。所以垛麦秸垛得特别操心,集中全队所有的能够上阵的男女劳动力,一大早就先由几个会扎底的干活能手把麦秸打成团在四周垒好,把麦秸垛的棱角缕好,麦秸垛才能够垛得有棱有角,才能够垛很高也不垮塌。全队的人们早早的吃过饭到场里开始垛麦秸垛。妇女们和姑娘们以及力量弱的男劳力的任务是从场的各个地方往麦秸垛那里运麦秸,三五人一个集体共同推一堆麦秸往麦秸垛那里推,大家要一起用力,一堆麦秸才能够一起被推走,谁要是不用力,他那里的麦秸就落后,一堆麦秸就分散开来,就不好推了。身强力壮高高大大的男劳力在麦秸垛边用桑杈往上撂麦秸,这个活是需要力气的,因为麦秸垛垛起来有两三丈高,力气小的根本就撂不上去。有时候麦秸垛垛得高了,撂不上去了,就得想办法让撂麦秸的人站高一些,好把麦秸撂上去。经常做的是拿几个长板凳,分开放在麦秸垛前,男劳动力站在板凳上往上撂。后来是拉来几辆架子车,车板平着固定在麦秸垛边,再把板凳放在架子车上,男劳力站在板凳上往上撂麦秸,这情景像玩把戏一样。一排七八个这样的阵势,那场景蔚为壮观,

垛麦秸垛是最热最累的活,在生产队里人们都害怕垛麦秸垛。每年这个时候,队里总是千方百计的调节生活,让人们出力受累了得吃好喝好。队长提前让生产队种瓜的“瓜把儿”摘几挑子菜瓜,到近午人困马乏的时候挑到场里,让人们稍事休息,吃点瓜,喝放了糖精的井拔凉。休整之后,再一鼓作气的把剩余的麦秸垛完。

这时候人们各个精疲力竭,无精打采的,正好生产队里组织的厨师从早上就开始支上大锅炸油馍(即油条),已经炸好了几百斤油馍,会计在按每户多少人称好。中午放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去领取自己家的一捆油条。这时候大人小孩都合不拢口,欢欢喜喜像过年一样回家吃油条。要知道在那生产队的年月里,人们想吃上油条简直是一种奢望,一种梦想。

一个生产队的麦秸垛一般都有百十米长,7米宽,十米高,堆好的麦秸垛远远看到就像是一段城墙。

麦秸垛剁好后,剩余的就是临“淋麦秸垛”,这是防止麦秸垛在下雨时候漏雨的专用术语,是技术活,需要生产队里有经验的老人亲自动手或现场指导的。人们把垛麦秸垛时搜下来的麦子扬出来,把麦糠运到麦秸垛上从一头堆成中间高两边低屋脊样,用扫帚拍打瓷实整齐有角有楞。为防止大风把麦糠刮跑,再泼上一瓢瓢水,使麦糠粘在一起,此后下大雨、刮大风麦糠都不会散,起到保护麦秸垛的作用,要不然古代没有胶单等防水的东西,这偌大的麦秸垛防水就是个难题。老农们都知道麦糠最隔水,麦秸垛上堆上一层麦糠,活干得好了,到第二年春夏季节麦秸垛从来就不会漏雨。这小事情解决大难题,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麦秸垛的大小也是人们衡量你这个生产队收成好不好的标志,只要看到你这个生产队的麦秸垛高大雄伟,就知道你们队里的收入高,队里的小青年找对象也好找。有的女方父母来相亲,看到生产队的麦秸垛高低大小,就差不多决定了婚姻是否成功。

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虽然是各家各户单干,但是垛麦秸垛的意义大同小异,家家户户都养牛,都需要麦秸喂牛,所以打麦后的麦秸都要垛好。要看到一家一户收成的多少,不看你家屋里的粮食多少,只看你家的麦秸垛大小就知道。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拖拉机碾场逐步代替用牛碾场。2000年之后,由于拖拉机犁地,旋耕机的使用,农民种地祖祖代代依靠耕牛犁地现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各种除草剂的使用,用牛拽耘锄锄地也绝迹了。耕牛在农活上已经没有什么作用,不少家庭渐渐地不再养牛。由于九十年代偷牛现象严重,农民们不敢多养牛。进入21世纪大型联合收割机的逐步普遍使用,麦秸被粉碎秸秆还田,少数想养牛致富的农户也缺少了饲草,农村的麦秸垛渐渐消失。自古至今非常重要的垛麦秸垛的农活已经风光不再,麦秸垛也永远永远的消失了,农村再也看不到那蔚为壮观的麦秸垛了。麦秸垛只留在二十世纪以前一代代农民们的记忆里。


作者:白金海,苗店老魏庄村白庄人,苗店中学优秀教师。写作的《山菊花》在南阳日报发表,还有通讯报道《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农民文化周》等,三十多年潜心研究远古神话,创作神话小说《大禹治水》,已经完成初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