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华中寺传奇之十 古寺升天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在社旗县饶良镇与太和镇交界处的华潭河边,有一座古寺叫华中寺。相传,在清朝同治末年,该寺一夜之间不翼而飞,古寺神秘的消失,用科学无法解释,给人们留下了不解之谜和人间玄机。

华中寺是中原古寺,始建于隋朝,盛于唐朝。在风雨沧桑中经历了两干多年,时代变迁,兴衰起伏,至到清朝同治年间,华中寺仍然香火盛旺不衰。殿堂建筑宏伟高大,气势磅礴,来求神拜佛的香客依然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在众多善男信女中,老和尚慧静法师发现有一幼童近来常在寺院门前拜佛玩耍,通过几天观察,慧静法师感觉这个幼童有些异常,他暗中跟踪小幼童的去向,当走近华潭河边时突然消失。

第二天幼童依然来寺院拜佛玩耍,为了跟踪小幼童的去向,慧静法师用细线缠个线蛋(球),一端用缝衣针系好,到了傍晚时分,慧静法师悄悄将缝衣针別在小幼童的衣服后边,小幼童不知不觉中离开寺院,又消失在华潭河岸边。

慧静法师带领几名和尚拿来铁铲,沿着细线寻找到华潭河岸边,细线进入一洞穴中,然后慧静法师指挥大家,沿着细线小心冀冀地向里面挖去,时间不久挖出了一个类似人身的树根,缝衣针还在根部后面插着,证明这就是那位玩童。拿回寺院后,大家反复审断,谁也说不清楚是什么东西。最后慧静法师说:”把它放在锅里蒸蒸看是啥样。今晚我有事出去看个朋友,我不回来之前,你们谁都不要掀锅"。

慧静法师走后,几位和尚开始烧火蒸煮,一会儿功夫,便渗出诱人香味,越蒸香味越浓,甚至在寺院外很远就能闻到香味。一个时辰过后,慧静法师还没有回来,整个寺院都充满了浓郁的芳香。

大家实在忍受不了浓香的诱惑,最后还是二当家的说话了,咱们掀开锅看看,然后再盖上锅盖也没啥妨碍。当掀开锅盖后,香味扑鼻,馋涎欲滴,谁都想尝一口。二当家的说,咱们少吃点给大当家的留点就是啦,说罢,大家你一口我一口,越吃越香,越香越想吃,一会儿功夫,大家竟然忍不住给全部吃完了。

这如何是好,大当家的走前有交待,一会儿回来如何交差。还是二当家的想出一个注意,咱们把剩下的汤水,沿着寺院墙根浇上一圈儿,等大当家的回来就说蒸热后它冲开锅盖逃跑了,顺着寺院墙根转了一周就找不到了,不信让他闻闻还有香味呢。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

刚把蒸锅汤水顺墙根浇完不久,慧静法师就回来了,他到大门口自然地跺了一脚,唰的一声,整个寺院腾空而起,飞向天空。除了慧静法师外,只留下门前的一对石狮和一统还愿碑。第二天华中寺变成一块平地。

华中寺升天后,周边信众又筹资在原处重建了一个新的寺院。

相传,当年来寺院的小幼童是千年人的化身。今日的夏夜,你若夜观天星,仍然可以看到在北斗七星下面有一座轮廓清晰的寺庙,那就是当年升天的华中寺。 

今日的华中寺依然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寺院设计合理,殿堂神位齐全,在传承传统文化和弘扬佛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里人杰地灵,环境优雅,河水碧波荡漾,空气新鲜无染,是修身养性,培福修德的良好去处。

华中寺全体同修诚恳欢迎各界有缘朋友前来观光做客。

作者简介:

向超,社旗县兴隆镇后门里村人,高级农技师、社旗商埠文化研究会会员,原社旗县广播电视台记者、原县民间文学协会会员。曾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多篇。乡土赊旗公众号特邀记者,特约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