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老师时间·小说◇ 追梦 (第十七回) 求创新谱写三重奏 登省台竞赛夺冠军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第十七回 求创新谱写三重奏  登省台竞赛夺冠军

奶奶去世不久,方盛参加中招考试,心乱如麻。一来因为奶奶对他十分疼爱,乍一阴阳两隔,心里空落落的,没有着落,又像是奶奶还在身边,但又不知道她在哪里。二来还因为,奶奶临终前要他答应同爱琴的婚事。在此之前,他一直是真真把她当做亲妹妹来看待的,并不曾想着娶她做自己的媳妇。奶奶要自己表态,当时为了安慰奶奶,说自己“愿意”,其实并没有想好。

  况且,即使自己愿意,还不知道爱琴愿意不愿意,朱伯伯一直是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的看待。现在骤然是自己想娶人家闺女,如果朱伯伯或者伯母根本没这个意思,那个是要翻脸的,弄不好这个家庭就要乱套。这种事问也没法问,就憋在心里,所以中招没考好,还差10几分不到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而爱琴考得比他好,可以进重点高中。人们都说,进了重点高中,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这就是说,人家离大学的大门比自己要近一些,在这种情况下,爱琴能不能看上自己,则更不好说了。不过,自己要想进重点高中,花上几千块钱,也可以上,但是他却早把目标瞄准了职高,因为他听说,职高来了一位新老师教音乐,是北方音乐学院毕业来支教的。他一定懂得想考音乐学院需要具备什么知识水平,教学会来得更切近些。
 报志愿的时候,爱琴问他:“哥,你准备填报哪个高中?”
“还用问么?当然是职高了。你呢?你可是够重点高中分数呢。”
“你报哪个学校,我也报哪个学校。”爱琴斩钉截铁地说。
“好,好,听说职高今年新来的音乐老师叫穆大顺,是北方音乐学院学民乐的,北方音乐学院可是全国的一类大学,一定有很高的水平。”
“你听谁说的?”朱爱琴对这一消息有些怀疑,又问一句,“北方音乐学院的毕业生能分到咱这小县城来?”
“楚震老师亲口说的呢,说他是亲自要求下来支教的。”方盛说得有根有据的,不由朱爱琴不信。其实他也很想让爱琴跟他一起去读职高,又怕朱伯伯因爱琴中招考过了重点高中分数线而让她放弃原来学音乐的愿望。这三年以来,他与爱琴差不多是天天在一起,他早已把她看做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自从奶奶临终给他说,要他娶爱琴做媳妇那话以后,他见她有几分的不好意思。他总觉得,人们的眼睛都在看着他,他想亲近她,又怕别人背后议论他;在公众场合想回避一下,又怕爱琴说他冷淡她。现在,爱琴愿意和他一样去读职高,俩人肯定又能天天在一起,对方盛来说真是求之不得了。
爱琴实际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女孩,她爸妈对方盛疼爱有加的意图,她心知肚明。她知道他们有意把她托付给方盛,而她自己表面上傻乎乎的“哥呀”“哥呀”地喊着,实际上她早把方盛看做自己未来的丈夫,她伪装得有时连她爸妈也看不透,他们总觉得她没心没肺,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心里做事的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
由于俩人心灵相通,再加上相同的爱好,家人之间的相同背景,所以才出现了报考志愿的趋同性。
新学年开始,方盛和朱爱琴一起进入了三龙职高音乐班。初中同班的蒋猛和楚小震入读三龙一高,二胖则因一分儿之差,被二高录取。

职高的音乐教室,方盛并不陌生,三年前,他因为在这里听老师讲课,耽误了给兔子剜草,到地里剜些麦苗,被爷爷痛打了一顿,至今记忆犹新。新学期第一节音乐课,他再次来到这个教室,成了这里一名名正言顺的学生,他感到很舒心。
方盛环顾四周,但见:讲台的一端放着一台钢琴,讲堂桌上,放着一个古筝;前后墙各张贴了三张画像,前墙上依次是聂耳、莫扎特和贝多芬;后墙上,依次是冼星海、肖邦和柴可夫斯基。方盛只听说过聂耳,知道他是国歌的作者;另外,在小学时读过一篇课文,叫《月光曲》,是贝多芬的故事。据此他推想,其他几人也应该是音乐家,但不了解他们。他想:教室里这样布置,一定是新老师穆大顺的主意。
这个穆大顺老师,不仅模样潇洒大方,充满青春的活力,一表人才,而且口齿伶俐,一说话带有鼓动性。第一堂课,他就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穆大顺上的第一节课,便显示他的与众不同。首先是他的仪表,在三龙可以说是独一无二:那小姑娘似的马尾辫儿,一尺来长,在身后随着头的晃动而左右摆动。而那张白皙的脸上,却布满着稀疏的黑毛,如果不是那黑眼珠,你会把他误认作是斯诺登。
他大步流星登上讲台,先做自我介绍,在黑板上写上了“穆大顺”三个字,然后说,本学期的音乐课由他来教。接着话锋一转,说:“大家想学音乐,你们可知道,‘音乐’是什么?有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他用眼扫视一下在座的学生。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回答问题。他微微一笑,说:“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音者,声音也;乐者,令人快乐之意。合起来说,音乐就是令人感到愉快的声音。我们学习音乐,就是要研究如何创造出更多的让人们愉快的好声音。”接下来,他又指着墙上的画像问:“同学们认识这些人么?”有同学说:“那个是聂耳,他是国歌的作者。”还有学生说:“我知道冼星海,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穆大顺露出欣喜地笑容,又有一个学生说:“我知道贝多芬,因为在小学时读过一篇课文,叫《月光曲》,就是讲的他的故事。”
“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这另外的三位,一位是莫扎特,一位是肖邦,另一位是柴可夫斯基。”穆老师用赞许的目光看了一下大家,接着他如数家珍般地滔滔不绝地说起了这几位音乐家的生平和他们的成就。他说:“人们至今怀念他们,纪念他们,因为他们的作品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黄河大合唱》曾经鼓舞着千百万中华儿女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殊死的拼搏,成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的精神力量的组成部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将警醒全国人民勇往直前。许许多多优秀的音乐作品,都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将来也能创造出优秀的音乐作品来。”
穆大顺的一席话,使学生们深受鼓舞。不仅那些原来有音乐基础的学生,勾画着自己创作蓝图;而且很多只会哼两句流行歌曲,因为文化课很差,躲到音乐班混日子应付家长的学生,也感到跟着穆老师学音乐,说不定还真能搞出点名堂来,因此也摩拳擦掌,信心满满。
然而对于方盛来说,他对穆老师的崇拜,不仅因为他的嘴皮子功夫,例如能说出中国古代十大名曲,十大名伶等等,他更佩服他的手上功夫。穆大顺在课堂上弹奏了一支名曲——《高山流水》,很多学生只看到穆老师的两只手在古筝上跳动,让人眼花缭乱,感到兴奋不已,而方盛则更加着重听音质音色,更加从演奏技巧上去欣赏。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就是方盛与一般学生的不同。这一点只有朱爱琴可以与之媲美,但有一点他与朱爱琴又有所不同:那就是他很想知道,音乐是让人听的,“高山”是让人看的,从穆老师的弹奏中,他听不出哪些乐句是表现“高山”,哪些乐句是表现“流水”的。他所听到的只是音的长短快慢的不同。而钟子期却能从俞伯牙的弹奏中,听出“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他很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因为他也想创作一只什么曲子,而要创作曲子,就应该知道的更多音乐知识,知道怎么写才能表现自己的思想,才能得到听众的认可。
在此后的学习中,他曾向穆大顺老师表示过这一愿望。穆老师告诉他:想创作乐曲的愿望是很好的,但必须学习音乐理论,掌握大量的音乐知识。必须欣赏大量的音乐作品,从中吸收有益的营养,否则是断然写不出什么东西的。
从交谈中,穆大顺知道了方盛是一个唢呐爱好者,知道了他的家庭背景,有机会认识了武运和朱德家夫妇,知道了方盛千里寻母和用笛声唤醒失忆三年多的母亲,为此获得了全省“少年孝星”的称号。知道了他曾经卧薪尝胆刻苦学习,也知道了他曾捐弃前嫌,原谅了对他造成伤害的学生。随着穆大顺对方盛越来越深入的了解,他感到这个孩子不仅是“孺子可教”,而且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在他身上潜藏着许多难能可贵的东西。
穆大顺决心倾尽自己所学,努力培养好这个学生。他不仅让方盛知道一般的音乐知识,而且让他攻读音乐的基础理论,教他创作技巧,从总体上提高他的音乐素养。不仅让他听中国的古琴名曲,唢呐名曲,而且让他听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柴可夫斯基、格林卡的作品,常常是边听边分析。而方盛因为对音乐有较高的悟性,一经点拨便能说出许多的独到见解,这更让穆大顺喜欢他。因此这位音乐老师在给他的留在省电视台搞音乐创编的同班的女朋友顾新艳的短信里说:“艳儿,在三龙职高,我发现了一位很了不起的学生,今年还不到16岁。我敢断言:在不久的将来,他的成就将会被世人瞩目。我希望咱们一起帮助这匹千里马,让他早日他脱颖而出。”
顾新艳立即回复说:“顺子:莫扎特4岁学琴,6岁登台演出,在世仅36年,写了100多支曲子;贝多芬4岁学习钢琴,12岁成为宫廷首席小提琴师,26岁全聋,却写出了传世名作《第九交响曲》;柴可夫斯基10岁开始学习钢琴,成为俄罗斯著名的音乐大师,他的《第六交响曲》被世人所称颂。人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你那学生如果能成为一个音乐人才,也是一大幸事,我们能为他做的,充其量不过是充当他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砖罢了,何敢以伯乐自居?若有用到我的地方,自当效命。你的艳儿”
穆大顺收到顾新艳的短信以后,苦笑了一下,自知失言,便又回了一个短信:“幸蒙赐教,不胜感激,你的顺子,吻。”
顾新艳收到短信,脸上掠过一丝甜蜜的笑意。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穆大顺除了上课,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辅导方盛。他告诉方盛:创作音乐和写文章都是为了表达思想,写文章要表达思想用词汇,写乐曲表达思想用乐汇。初学写乐曲,不妨先列个提纲,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先用文字写在纸上,然后再考虑用什么音乐语言去表达它。然而连方盛自己也弄不清要表达什么思想,只不过有一些创作冲动罢了。
到了阴历年的年底,村里在外打工的人,陆陆续续从南方赶回来,每个人都是满载而归,喜气洋洋。独有二胖的父母,显得很憔悴,方盛向好友二胖打听原因,才知道二胖他爸在外地当泥工,一年的工资3万多元钱被包工头卷跑赌博输了,包工头下落不明。辛辛苦苦干一年,一个子儿也没拿回来。
第二年3月,二胖他爸再次外出打工,不料从七楼的手脚架上跌落下来,当场毙命。噩耗传来,二胖的奶奶,立即昏死过去,后虽经唤醒,老人从此卧床不起。二胖他爸出殡那天,二胖哭喊一声:“爸呀——”全村在场的人心都碎了,无不流泪。
这天晚上,方盛几乎一夜没有合眼。他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一个打工者的命运”。他想把它以唢呐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列了一个提纲:1、带着亲人的嘱托告别故乡;2、艰辛的他乡生活;3、对亲人的思念;4、探亲;5、讨薪的艰难;6、殒命。
第二天,他拿着提纲找到穆大顺,说明自己的想法。穆大顺告诉方盛,器乐演奏的曲子,不像歌剧或戏剧,可以通过人的演唱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只能表达一种情绪或情绪的变化。接着,他又给方盛分析了《高山流水》、《月光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幻想序曲》、《百鸟朝凤》、《怀乡曲》等十几只曲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其表现手法。他告诉方盛“选择农民工作为表现对象是很好的,因为这是当代中国一个极其庞大的建设大军。但是,你的这个提纲所要表现的内容太具体不适合用器乐表现,而只适合用文学作品来表现。“
方盛不愧是一个对音乐悟性极高的人,受到穆老师的启发,他茅塞顿开,立即把他的曲子定名为《农民工之歌》,内容调整为:在亲人的嘱托中出发——在对亲人的思念中拼搏——带着劳动成果探望亲人。整体思路表现农民工的奋进与希望。他的这一调整,深受穆老师的赞赏。方盛回到家里,把自己想写唢呐曲的打算告诉了父亲和朱伯伯。岂料朱伯伯意见是让他写成唢呐二重奏,这样不仅形式新颖,也给爱琴一个机会。他爸武运受到启发,更进一步提出,干脆把萨克斯也加进去,写成三重奏,因为萨克斯最适合表达老人们的感情,用萨克斯与唢呐联奏,更适合表现外出务工人与亲人的对话。方盛觉得他们二人言之成理,就采纳了。
日子如看书一样,一页一页的翻了过去。一个月后,一支用简谱写成的三重奏乐谱摆上了穆大顺的案头。穆大顺十分欣赏他的得意门生的这一作品,他把曲子改写成五线谱,又为三重奏写了钢琴伴奏曲。接下来,他让方盛、朱爱琴和武运练习各自的演奏乐曲,自己也抽空练习钢琴伴奏曲。合成以后,他把乐曲与曲谱通过电脑发给了女朋友顾新艳,征求她的意见。
顾新艳收到穆大顺发来的乐谱和录音以后,反复地听了三遍,越听越有滋味,越听越有兴致。

  她听到第一乐段,在舒缓的节奏中先是三件乐器合奏,接下来是萨克斯独奏,在低音域反复奏同一个乐句,好像母亲在反复叮嘱外出打工的儿女:“出门在外,注意安全。出门在外,注意安全。”

   从第一乐段过渡到第二乐段,是一阵快节奏的钢琴的铿铿锵锵的声音,好像火车前进的有规律的音响,这音响由强到弱,好似打工者离开家乡渐行渐远。二乐段节奏比较快,里边夹杂着好像劳动号子的声音,有时用两只唢呐轮奏上世纪40年代末的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某些乐句,使人仿佛听到那“发动了机器轰隆隆响!举起了铁锤响叮当!造成了犁鋤好生产!造成了枪炮送前方!……”激昂歌声,看到了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更让人感到农民工这支工人阶级的生力军,是新时期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第三乐段用大段的唢呐与萨克斯轮奏,表现农民工思念亲人,与亲人在电话中交谈的情景。第四乐段,用欢快的节奏表现农民工与家人团聚的欢乐,里边不时出现《春节序曲》的变奏的乐句,给人一种农民工回家过春节的暗示。

 整个乐曲反映了当代农民工的真实生活。她认为这个三重奏很了不起:一是写农民工的音乐是个创新,以前未曾见过;二是唢呐与萨克斯组合成三重奏,史无前例,也是创新;三是这样的作品竟然出自一位职高学生之手,而这位学生又是草根出身,更是出人意料。她可以想象得到,这支曲子里凝聚了她的男朋友穆大顺的心血,从内心敬佩他,这也再次证明自己没有看走眼。她又把这支曲子通过电脑发回北方音乐学院给他们的老师袁伟教授。袁教授和省音协主席肖明原来是同班同学,他又把这支曲子推荐给肖明。袁教授认为,这里是唢呐的故乡,全省有几百个唢呐班,一定是人才济济,因此他建议在全省搞一次唢呐比赛,让他们有一次表演的机会,通过公平竞争,选拔一批优秀曲目。
肖明根据老同学的意见,草拟了一个方案,报请省有关领导批准,组织一次全省范围的唢呐选拔赛。为了客观、公平、公正,肖明在选择评委时,注意聘请了不少不同流派的音乐权威。

三龙县姚家唢呐班在这次比赛中,从县、市到省,一路过关斩将,摘取了这次全省比赛桂冠。获得了创作与表演的两个第一名。
省电视台称赞方盛是“德艺双馨的美少年”。穆大顺也因此而获得“伯乐奖”。但是,穆大顺心里知道,如果没有顾新艳的努力,这一切是不可能的。

 敬请期待:
第十八回  两兄妹终圆大学梦  姚家班再谋新发展

作者简介童迅,谐音于铜勋,梁铜勋笔名。1935年11月生于泌阳县朱集街。一生经历坎坷却不向命运低头。业余爱好写作,时有短文见诸报刊。直到耄耋,笔耕不辍。内容多反映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文笔朴实,不事雕琢。用百姓口语,讲百姓故事,是他文章的特色。

梁老师作品导读:

1、【梁老师时间】小说  父行子效

2、【梁老师时间】·小说  陈年旧事

3、【梁老师时间】·小说    钱奴

4、【梁老师时间】小说      比“武”招亲记

5、【梁老师时间】·小说     铁公鸡儿

6、【梁老师时间】·小说   “牛粪”上的玫瑰

7、【梁老师时间】·小说   烟账

8、【梁老师时间】·小说  篱笆

9、【梁老师时间】-小说   “独立营”的故事(1)

10、【梁老师时间】-小说   “独立营”的故事(2)

11、【梁老师时间】-小说   “独立营”的故事(3)

12、【梁老师时间】-小说   “独立营”的故事(4)

13、 梁老师时间·回忆录‖藏精于朴 文如其人-《风雨七十年》序 王学章

14、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一章 恐怖岁月

15、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第二章 戴“紧箍帽”的日子(上)

16、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第二章  戴“紧箍帽”的日子(下)

17、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三章  多味的晚年(上)

18、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三章  多味的晚年(中)

19、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三章  多味的晚年(下)

20、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四章  家有小精灵

21、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二部  家人春秋 第一章  祖父——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庄稼汉(上)

22、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二部  家人春秋 第一章  祖父--一个有商业头脑的庄稼汉(下)

23、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二部  家人春秋 第二章  父亲——一生坎坷的生意人(上)

24、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二部  家人春秋 第二章  父亲——一生坎坷的生意人(下)

25、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二部  家人春秋 第三章  继母的无字之书
26、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三部悠悠往事  第一章逃亡见闻(上)

27、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三部悠悠往事  第一章逃亡见闻(下)

28、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第三部悠悠往事 第二章擦肩死神(上)

29、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第三部悠悠往事 第二章擦肩死神(下)

30、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第三部悠悠往事 第三章初中生活(上)

31、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第三部悠悠往事 第三章初中生活(下)

32、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四部忆海拾珍 第一章我的天安门情结

33、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四部忆海拾珍 第二章许广平来慰问

34、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四部忆海拾珍 第三章文革中小镇那些奇葩事

35、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四部忆海拾珍  第四章远去了,我孩提时代的小镇(上)

36、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 第四部忆海拾珍 第四章远去了,我孩提时代的小镇(中)

梁老师时间·回忆录¦风雨七十年第四部忆海拾珍第四章远去了,我孩提时代的小镇(下)

37、梁老师时间◇小小说·信任

38、梁老师时间◇小小说·酒友
39、中篇小说连载‖  追梦  第一回  穷孩子吹笛显身手  众师生品味测预期

40、中篇小说连载‖ 追梦   第二回    赏天赋师傅爱奇才   迷唢呐爷爷忒伤心

41、中篇小说连载‖梁铜勋     追梦 第三回    教爱徒师傅劝读书   尊师言徒弟展新姿

42.中篇小说连载‖梁铜勋 追梦 第四回 方天成责孙正家风 苗春华点拨梦中人

43.中篇小说连载‖梁铜勋 追梦 第五回 遇风雨友邻相助 致谢意老翁夜访

44.中篇小说连载‖梁铜勋 追梦 第六回 直率女坦陈直率言 邋遢家痛改邋遢风
45、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七回)称兄妹两小无猜 暂别离一日三秋

46、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八回)

47、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九回)抱不平楚震发博文 临网络张云陷楚歌

48、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十回)真尝胆痴子学勾践 巧激将老翁敲重锤

49、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十一回)赏音乐同窗结新谊 施援手恩公再帮忙

50、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十二回)凤凰村师祖说凤凰 栖鸟树徒孙听鸟鸣

51、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十三回)脚步匆匆为寻母 竹笛声声唤醒娘

52、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十四回)释前嫌方盛施道义 感恩德蒋猛悔当初

53、梁老师时间·小说◇追梦(第十五回)姚家班享誉三龙镇 李海菊改嫁小叔公

54、梁老师时间·小说◇  追梦 (第十六回 )  行孝儿事迹传天下 病老太含笑赴泉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