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江东去浪淘尽,手足情深传千年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01

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了仨,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其中尤以苏轼的文化艺术成就最高,是北宋文坛的标志性和领军级人物,再高的评价都不过分。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皆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是中华传统文化之集大成者。他的诗词佳作名篇众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很多作品都是脍炙人口,传颂千年,经久不衰。

这里不去谈苏家三人的文化艺术成就,单讲一讲苏轼和苏辙之间兄弟情深的故事。一言以蔽之:铁哥们,真兄弟!

02

苏轼,字子瞻,苏轼的“轼”,意为马车前面的横木,相当于扶手。苏辙,字子由,苏辙的“辙”,意为车辙,前面有车,后面有辙。兄弟二人的名字,可谓天造地设、名如其人。

其父苏洵在《名二子说》中解释说: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虽然“辙”不易致福,却也难以招灾。这与苏轼奔放张扬、苏辙内敛稳重的性格也颇为相符。

苏轼对弟弟苏辙的感情非常深厚,他在很多诗词作品中均直言不讳地提到想念弟弟,可以说是到了依赖的地步。在苏轼的不朽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两个细节,不知有没有注意到。

一是“大醉”,同诗仙李白一样,热情奔放、率性而为是两人共同特点,可以说是逢喝必醉、逢醉必诗。一个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是官场失意者的通常表现,不过人家有才,而且还是旷世奇才,不像现在的人,只会喝酒不懂作诗。

二是“兼怀子由”,说白了,这首传世名篇就是苏轼在中秋之夜为怀念弟弟苏辙而作。当时的苏轼在密州(今诸城)太守任上,而苏辙时在济南,虽然同在山东,但那时没有高铁、高速相通,加上兄弟二人均公务缠身,已经七年未见面了,苏轼十分想念弟弟,再加上官场失意借酒浇愁,这才有了这一不朽名篇。这首词作于1076年,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

03

苏辙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决非浪得虚名。就连哥哥苏轼,对其才能也相当佩服,说道“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然而哥哥知名度太高,在哥哥的万丈光芒掩盖之下,苏辙很多作品并不为世人所知。

河南渑池,记录下兄弟二人共同的人生足迹,亦记录下一段感人的兄弟情深往事。

苏轼生于1037年,四川眉州人。苏辙生于1039年,兄弟相差两岁。1056年,兄弟二人均不及20岁,一同自四川赴京应试途经渑池,当时中原是全国经济与政治文化中心,京城在开封,时名为汴京。兄弟二人在经过渑池时,寄宿老僧奉闲的僧舍,并在老僧奉闲的僧房墙壁上题诗。

到了1061年,24岁的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判官,渑池是必经之地。弟弟苏辙一路相送,再次经过渑池,想起当年兄弟俩进京赶考时,也曾经过此地,借宿僧舍还在墙上题诗。于是苏辙写下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苏辙在这首诗中深情回忆了兄弟二人曾在渑池僧房壁上题诗的相聚往事,借以表达了他与兄长依依惜别的难舍之情。

苏轼接到弟弟的赠诗后,便依照苏辙诗的原韵写了一首和诗,即《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两首诗歌一唱一和,既写出了兄弟二人曾经的共同经历,又表现了二人真挚的兄弟情谊。成语鸿爪雪泥由此诞生,借以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04

苏轼虽然才气冲天,但却是个标准的性情中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用现在话说就是这人城府不深,难以在官场立足。所以,终苏轼一生,因言获罪举不胜举,不是被贬职,就是在被贬职赴任的路上。

1079年,43岁的苏轼正在湖州知州任上,因口无遮拦批评时政得罪了新党,此时正值王安石领导的变法派得势,朝中一片“倒苏”之声,“乌台诗案”就此爆发。苏轼遭逮捕并押解京师,新党势力欲置苏轼于死地。

由于苏辙当时离京城较近,第一时间知道了哥哥即将被捕的消息。他立刻派人飞马去湖州告诉哥哥,让他有个心理准备。同时连夜写了一封奏章,请求朝廷削去自身官职替兄赎罪,言辞肯切,只求能保住哥哥一条命。

此后苏辙的另一次机智举动,也为营救苏轼产生了极大作用。

事情是这样的:苏轼被关进牢房,儿子苏迈负责送饭。父子二人约定,平时只送肉和菜,如判死罪则以鱼为信,好让他有个准备。

一天,儿子有事托亲戚为其送饭,亲戚不知他们父子之间的约定,送了一条红烧鱼。这可把苏轼吓惨了,生死之事任谁也无法淡定。生命即将终结,这时他痛哭流涕,想到弟弟从前一直规劝自己要谨言慎行,自己就是不听,今日终于闯下大祸,后悔不已。

临别之际,他也只有把后事托付给弟弟——这个人世间他最信任的人了。给弟弟最后写一首诗作为遗言(文人就是文人啊,干什么都要写诗):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狱卒将诗送给苏辙后,苏辙看罢伏案大哭,但却拒绝收下诗篇。因为他知道,这首诗在自己手里价值不大,他还想让这首诗发挥最大的价值。这首诗篇最终如苏辙所愿,传到了宋神宗手中,看到诗中手足情深的字句,皇帝也是大为感动。而这正是苏辙想要达到的效果。

王安石虽是苏轼在政治上的死对头,但却是一位真君子。这时亲自站出来为苏轼求情,再加上太后也求情,皇帝本来就舍不得杀这么有才的人,这下顺坡下驴,免了苏轼的死罪。

世人都羡慕苏轼的了无牵挂,随心所欲,却不知道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身后一直有个好弟弟在帮着收拾各种烂摊子啊!

苏轼入狱后,一家老小都转到苏辙处。苏辙白天为救助哥哥奔波谋划,回到家还要安抚两家的老老少少二十多口人,是整个家族的主心骨。

苏辙替他承担了太多世俗生活中的琐碎与不堪,所以苏轼才能在精神世界里一骑绝尘,自由翱翔,成就无数旷达乐观、超凡脱俗的传奇佳话。

05

苏轼和苏辙从小一起读书与成长,科场共搏击,仕途同起落。彼此不仅是手足亲情,更是人生路上最为信赖的朋友。

苏轼说:嗟予寡弟兄,四海一子由。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苏辙便说:手足之爱,平生一人。抚我则兄,诲我则师。是啊,弟弟是哥哥的精神支撑,哥哥也同样是弟弟的指路明灯。纵观中华文坛几千年,这样的兄弟佳话实为罕见。

1097年,兄弟二人同时被贬,60岁的苏轼还被贬到儋州(今海南),58岁的苏辙被贬雷州。

一对难兄难弟在贬途中广西藤州相聚,令人唏嘘不已:岁月蹉跎,当年出川时意气风发的两个小伙子如今都已两鬓染霜。更可悲的是,垂暮之年却还双双深陷政治泥潭,“功成身退,对床听雨”的兄弟约定依然遥不可期。

分别前夜,苏轼痔病发作,呻吟不止。苏辙一夜未眠,守在哥哥身边为其诵读诗篇,并劝其戒酒。然而,戒酒对苏轼来说,比杀了他还难。

次日清晨,苏轼登舟渡海远赴海南。望着哥哥的一叶孤帆渐行渐远,终于没入波涛之中,想到兄长垂老投荒,有生之年不知能否再见,苏辙不禁心似刀绞,泪如雨下。

四年之后,即1101年,苏轼自海南北返途中,病逝于常州,享年64岁。没能和弟弟子由见上最后一面,是他临终前的最大遗憾。

次年,苏辙按照兄长遗言将其葬于平顶山郏县的小峨眉山东麓,即现在的“三苏坟”。

苏轼去世以后,苏辙卖掉部分田产,将三个侄子接到身边共同生活。自此闭门不出,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几乎断绝了一切人际往来。

后来他着手整理哥哥在海南的诗篇,偶然看到其和陶渊明《归去来辞》的旧作,禁不住凄然泪下:归去来兮,世无斯人,谁与游?

十年之后,即1112年,73岁的苏辙也追随兄长而去,葬在了哥哥苏轼墓的旁边,生为亲兄弟,死了也要葬在一起!人世间的手足深情也莫过于此!

终于,他们以另一种形式实现了“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约定,兄弟情深,彼此再也不会分开!

 这真是:大江东去浪淘尽,手足情深传千年。

作者简介:刘尚钞,男,46岁,河南省社旗县大冯营乡人。现居北京,在一家科研机构从事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喜欢用文字记录点滴生活,擅长散文随笔、古体诗词。乡土赊旗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