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节征文18 ‖ 桥头的五七高中-我的“丑娘”母校

 乡土大河南 2020-10-17

        Happy Teacher's Day
第三十六个教师节
有奖征文参赛作品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NO.1838

桥头的五七高中-我的“丑娘”母校



者 | 胡文慧

原创 | 乡土赊旗(ID:gh_06d145e3125e

一九七七年是全国恢复高招的第一年,我是应届生。在这之前,是工农兵推荐上大学,贫协代表推荐上高中。小学五年制,初中和高中都是两年制。
我们中学读了两年半,是因为全国教育系统由春期为上学期调整为秋期为上学期,我们读中二时正处于这个调整过程中。
一九七五夏季,我中学毕业。暑假的时候,全生产队的人们都正在地里翻红薯秧,有人送来通知说让贫协代表建章爷去大队开会,建章爷是个老实巴交的䇷子,他说他翻红薯秧已经翻那么多了,不想往大队里跑腿了。
正好这次会议是关于推荐学生升高中的事,由于他的缺席,我们村里的评选名额被其他村庄精明的贫协代表抢走做人情了。我们村里的三个学生各生各的升学办法。
桥头公社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在姚营大队的林场办起一所高中——取名五七高中。表伯托央大队支书和校长把我介绍进去。
 01 校舍简陋
我背着行李,带着干粮步行八里路来到学校。我的天呢!这哪像学校?前后两排草房,第一排是女生宿舍和老师们的伙屋。后边一排是老师们的住室兼办公室和林场工人住室。还有一排草房东屋,南头分别是甲乙两个教室,中间是学生们的伙屋。北边是男生宿舍。
开学的时候,教室还没有完工,四根柱子撑起一篷草房屋顶,活像是一架牛棚。留下的活儿便成了学生们的劳动任务。
老师带领我们揉麦秸草和泥土混在一起的泥巴团子垛墙。男生担水刨土,光脚板蹅泥,个子小的女生用手揉泥团,个子大的女生搬着泥团运送,个子大又有能力的男生管垛墙。师生们忙忙碌碌,场面轰轰烈烈,气氛高涨。
学校被林场里郁郁葱葱的树林掩映着。林场外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田野里四季都有社员们劳作的身影。
紧挨学校西边不到百米处是一条小泥河,深秋季节,水里的微生物活动不太频繁,河水显得格外清澈。小河与校舍中间夹着一个偌大的操场,矗立在操场两端的一对篮球架便是学校唯一的体育器材。
我们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新鲜感,我们憧憬着美好的校园生活,我们渴望在这里学到新的知识。
02 师资匮乏
柴长松老师担任两班语文课并兼任我们甲班班主任,(后来,柴老师调走了,调来一位年轻的李老师接替);
王运贵老师担任两个班的数学课并兼乙班班主任,吕金陵老师担任两个班的物理、化学课兼教导主任,吴全坡老师是校长.
那时间学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学校开设的还有农机课、兽医课,在姚营村请来有兽医技能的吴成旗老师、有机械技能的吴振舟老师分别教兽医和农机,杨长山老师教体育,还有个陈继兰老师管伙食,还有一位吃闲饭的高老师,高老师是一位年长的公办教师,听说他教学累坏了脑子,在这里没有担课,等待退休,我们叫他高夫子。
搬指头算算也就这么几位老师、几十个学生(开学时每个班级八十多个学生,中途有的辍学,有的转学,毕业时两个班级也不足百号人)和三排半成品草房组成一所高中学校。
师资的匮乏,学校没有开设英语、音乐课。我说的师资匮乏指的是教师队伍小人员不足,可不是说老师的资质不够,他们都是棒棒哒,王运贵老师是老牌子大学生,他读大学时曾听过新中国第一代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讲课,吕金陵老师也是大学学历,高中优秀理化教师,听说后来他调到县二高任教。
还有二十几岁最年轻的李金龙老师是文革前的老高中生,军人出身,他的举止里透着军人的干练。他抓班有方,他能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他站在讲台上严肃认真,让人敬畏,他走出教室融入同学们当中和我们打成一片,是我们的大哥哥,是我们的好朋友,他给我们讲部队里的故事,至今我还记得他讲的“一个不会骑摩托的人看到别人的摩托停在路边,他开足油门骑着就走,可怎么也找不到刹车机关了,跑了几百十里路,最后想办法拐到刚犁过的、松软的土地里才把摩托憋灭”的故事。”
他写得一手好字,有几次课间他在黑板上教我某某字的草体写法,某某字的草体写法,至今我还记得几个。
老师组织我们列队站在操场上,让有音乐天赋的女生李延雨同学教我们唱她在中学里曾经学到的歌:“批林批孔波涛滚滚,工农兵是斗争的主力军……”、“举红旗向前走,毛主席率领我们反潮流……”为我们单调的校园生活润色。
 03 将军帽   照相机
那时间过单休日,周六下午回家,当然还要留下值日生护校。周日下午返乡。我们返校时,肩膀上扛着像芽芽葫芦形状的面袋子,一头是白面,一头是粗粮杂面,中间用绳子扎起。
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徒步朝学校赶来。每斤粮食要掏二分钱加工费,大约需要五毛钱加工费的粮食够一周吃,就这也有好多家庭因付不起加工费而让孩子辍学。
三两粗粮饭票可买一个窝窝头,一两粗粮饭票可买一碗包谷糁汤,二两白面饭票可买一碗面条。因为窝窝头形状像将军的帽子,所以把窝窝头起个绰号叫”将军帽”。用照相机形容包谷糁汤稀得可以照见人影。

大伙上不配菜,学生们都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点咸菜。正是长身体的年龄,每顿一个”将军帽”,配着一碗”照相机”就是我们的一餐,但不太饱,有时间遇劳动课或者体育课,我们就多吃一个”将军帽”,或者两人结合着再买一个”将军帽”,一人一半。个别条件好一点的同学能吃个花卷馍。
 04 林荫深处书声朗
渐渐的,我们爱上了这所貌不惊人的学校。生活艰苦,学习条件差,这些都丝毫不影响不了这群孜孜学子的求知欲望。
早上六点起床,先早操再早读,朗朗书声划破清晨的宁静从林荫深处传出。晚自习到十点。上晚自习前还得先烧气灯,这是黄全来、刘世奎两位同学的活,灯烧亮以后还得往梁头上挂,他们俩有身高优势。他们是班干部,尽职尽责。
白天里的七节课按部就班,讲台上,老师精神抖擞,劲头卯足,讲台下,同学们全神贯注,不敢懈怠。
学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有障碍物,冬天风格外大,凛冽的北风裹着干枯的树枝狼一般狂吼,皑皑白雪把茫茫苍穹与大地混沌成一片,蜿蜒曲折的小泥河被冰雪所覆盖,像一条冻僵了的蟒蛇。
教室里,吕老师正带领我们背化合价口诀“氟氯溴碘银钾钠,三五价氮磷砷……”我们讨论问题热火朝天。恶劣的气候根本羁绊不住我们求知的脚步。
我们的学校,从外观看像是”土八路”,你走进去,俨然一副”正规军”的模式。这里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气氛不比城里学校差。你不信?
我让事实告诉你,第一年恢复高考时,那时的高考可不像现在,那可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我们学校走出了王成生、李成冉、孙冠军等同学,还有和我们一起参加高考的李老师。
即使没有考上学的同学,也通过在那里的文化奠基,在各自岗位发挥着光和热。
课余生活高中阶段的年龄,正是激情似火,青春萌动时期,我们课余生活枯燥,一本破得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小说,我们转着看,当看到夹杂爱情片段的内容时,我们女生会在被窝里窃窃私语。《青春之歌》、《苦菜花》、《卓娅与舒拉的故事》、《在烈火中永生》成了我们的精神食粮,一本手抄《梅花党》我们传着抄写。
林子里,花丛中,泥河畔都都留下我们看书的背影。晚上,如果哪个村庄有露天电影,老师就不让上晚自习了,带领我们去看电影。我们曾跑到柴庄,吴氏营、高庄、确庄看电影,最远的足有八里路。
去时,我们像一群放飞的小鸟,一路叽叽喳喳欢呼雀跃;回来时,我们头顶寒星脚踏清霜,一路谈笑风生,我们议论电影情节。《英雄儿女》里,王成的“向我开炮!”;《决裂》里,教授的“马尾巴的功能。”;《南征北战》里,敌参谋的”不是我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地道战》里,高司令的“高家庄实在高!”等电影台词成了我们生活里的经典段子。有的电影插曲,你记一句,我记一句,大家把它兑凑完整,“峰山巍巍溪水长,山村处处摆战场……”,“穿密林跨险峰,我们是人民的侦察兵……”等歌曲成了我们预备铃声后的歌唱内容。
05 教育上的新生事物
上级领导把我校当做教育战线上的新生事物、当做样板、楷模,教革组里的领导张炳谦一行常来参观考察,他们组织其他学校的师生来观摩教学。
有一次,南阳地委领导莅临我校考察工作。我们学校想尽情招待上级领导,可实在没有好的“大餐”,于是,让我们的校花张娜同学为他们干唱大调曲“工农红军追歼敌人,铁轮滚滚战旗如云……”她自己模仿八角鼓声音与节奏“咚布咚咚!咚布咚咚……咚!……咚!”用嘴巴伴奏。那支大调曲是她从村庄里的下乡知识青年嘴里学来的。这支曲子渲染了大会气氛,也深得上级领导的赏识。后来,我们耳濡目染每人都能哼几句。
四十年后话同窗岁月如梭,织我满头白发。四十几个春秋弹指已过,那群意气风发的少年都被时光老人打磨成满脸沧桑的爷字辈、奶字辈。
现在互联网时代通讯发达了,我们分散在祖国的天南地北的老同学们用一根无形的线串连起来。

同学聚会合影
二零一六年之后,我们分别有过几次小聚。我和闺蜜第一次相见时,我们相互拥抱,蹦呀、打呀、哭呀、笑呀,我们控制不住现了儿时的原形。

我们热血澎湃,新婚初恋时也找不到这一刻的感觉。静下来,我们的思绪穿越时空回到我们的五七学校,再忆我们曾经的青葱岁月,再忆我们曾经五彩斑斓的梦。“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同学制作部分女生相册,第一是当年为地委领导唱大调曲的校花,最后是本文作者。

我的五七学校,经过多少个风雨洗礼,你已淬炼成钢。我们曾经鄙视过你的形象,你却像一位坚韧的丑娘,你不在乎儿女们不懂事时对你的冷漠,你荣辱不惊的品格教会我们做人。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你是我们最神圣的母校,我们永远爱你!我的五七学校,当年我揣着梦想的行囊走进你的怀抱,我在那里学习,在那里成长。
今天,你载着你的校容校貌、校风校纪,载着恩师的谆谆教诲,载着同窗好友的深情厚谊,载着你的一草一木,带着你的一颦一笑住在我的心灵深处。

(全文完)

作者简介

作者:胡文慧 ,社旗县赊店镇人, 原民师下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