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给患者说,你这鼻炎只因有一团湿热。她说...

 任老师156 2020-10-17
我给患者说,你这鼻炎只因有一团湿热。她说,不是肺开窍于鼻吗?和湿热有什么关系?

我给患者开方:生石膏,麻黄,黄芩,桑白皮,辛夷,炒苍耳子,九节菖蒲,佩兰,生薏苡仁,茯苓皮,羚羊角粉。

她说,之前去医院检查说我这是变应性鼻炎,你能治吗?看我应该吃什么药。

我说,中医里没有变应性鼻炎这么一说。所以你要只告诉我这个病称,是不行的。中医本就是治人不治病,你若只是单纯说个病称,自然没办法准确辨证了。所以你还得具体说说你是什么问题。

她说,我就是总觉得鼻痒、还鼻塞,一直打喷嚏,流清涕就时好时坏,反反复复的发作。

我看患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我说,除此之外身体还有什么不舒服的吗?

她说,那可能就要分两次看了,因为我还觉得我这胃又闷又疼的,而且还总觉得恶心。

我说,大小便正常吗?

她说,小便比较黄,大便一直不成形。

我说,不用你分两次跑,你把这个方子拿回去用,看一下效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她说,你这个方子也是治肺的吗?我看网上说肺开窍于鼻,就是肺的问题才导致的鼻炎。

我说,这句话是对的,但你的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你看如果你面前这盆花死了,你觉得都有什么因素导致的?是不是很多,比如,水少了,或者土不合适等等。

那你自然也一样,一件事情的结果会有无数个过程,那疾病也是有很多病机。

她说,为什么西药都是这个病的就可以吃一类药,中药就不行?

我说,那这就是中西医的区别了,西医讲究的是数据,也被人们称之为科学,只要各种指标正常就无病。而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属于哲学。

西药是以量为单位,所以叫开药;中医不叫开药而叫开方,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药方也就不同,所以是一人一方,不能通用。

这之间的差别很大,但其实不管中医还是西医只要一切为了患者,能帮助患者解决疾病就都是好的。

她说,那我到底是什么问题?

我说,在我看来你这是脾胃大肠湿热导致的鼻炎。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的损伤使水谷精微运化输布失常,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而成湿,湿邪内蕴,日久郁而化热,湿热蕴于中焦,更阻脾胃运化,如此循环往复,脾胃湿热愈重。

脾胃属土,位主中央,鼻在面之中央,故鼻为脾胃之外候,且胃经又起于鼻翼旁之迎香穴,故脾胃与鼻关系密切,脾胃湿热阻于鼻窍,可发为湿热鼻鼽。

正是如此,所以这时候就要以清热化湿,运脾和胃理肠的思路入手用药才有效果。

她说,好,其实我之前看过中医,找了我们市区里的一个医生,他坐诊时还嘴里嚼口香糖,看了看我的检查结果,象征性的把把脉,就给我开了半个月的药,花了不少钱。

我拿回去吃根本没用,之后的药也直接扔了。之后就很难信任医生了,每次就都先去看一下,不行的话就不抓药,也花不了多钱。

我说,那你现在愿意抓药吗?

她说,你这个方子我会拿回去用的。

结果,一个周期后,患者过来,她说,效果还挺好,我这鼻塞流鼻涕明显减少了很多。而且感觉胃不像之前那么疼了,最主要的是大便成形了。我是不是还得继续喝药巩固一下?

我说,是,我给你做些加减调整,你坚持用药,才能有长远效益,彻底根除。那我能问你既然不信中医,当时怎么又愿意用这个方子呢?

她说,不是不信中医,是不信我之前遇到的那些中医。而为什么又愿意用,是因为从我进门你的态度和我遇到的医生就不一样,而且你诊脉的时候也特别认真。

最主要的是愿意给我解释,其实我们也能看出来医生是不是在敷衍我们。但你确实很负责,我想这样的人医术应该不会太差。

我说,这些难道不是应该的吗?医患之间最需要的就是信任和配合,那患者肯定不会平白无故的信任我,那我必须用我的实际行动还有用药效果来让患者放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