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子两先后确诊肝癌,厨房2种食物是肝癌的'催化剂',快扔掉

 雨林修养馆 2020-10-17

一位中年男子带着8岁的儿子匆匆进了医院,男孩身上长了很多小红斑,男子本以为是普通疙瘩,买了点药膏给儿子抹抹也没在意。

谁知红斑竟越来越多,而且还在不断长大。男子这才赶紧带着孩子就医。

大夫一看,红斑竟然是蜘蛛痣,赶紧安排他做肝功检查,确诊肝癌,所幸发现及时,还有治愈的机会。

大夫看着面色蜡黄的男子,建议他也做一下检查,竟也确诊肝癌。

为何父子二人会先后患上肝癌呢?

原来,男子姓刘,今年34岁,他的妻子因为嫌弃他穷,早在5年前就离开了。这些年,刘先生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孩子,日子过的清贫。

平时刘先生要上班,没空做饭,只能提前腌渍一些咸菜,方便快捷。为了省钱,他经常买一些便宜的大米,有一些霉味,他就洗一洗接着吃。

医生摇头叹息道:厨房这2种食物是诱发肝癌的'催化剂',快扔掉。

食物1:腌渍咸菜

咸菜虽然便宜,食用方便,对人体的伤害却非常大。

咸菜在腌渍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口感、延长保质期,会加入大量的盐分,滋生亚硝酸盐。

这种物质本身无毒,进入人体后和胺类物质结合,却会形成有强致癌性的亚硝酸铵。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增加肝细胞癌变风险。

食物2:霉变食物

一提到霉变食物,很多人都嗤之以鼻。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很多中老年人盲目节俭。食物长时间放置也舍不得扔,导致黄曲霉毒素滋生,比如发霉的大米。

黄曲霉毒素是伤肝的“一级致癌物”,比砒霜毒性强7倍。来到肝脏范围内,会加速肝细胞变质、纤维化,诱发肝脏癌变。

如果一次性摄入20ug,会直接致人死亡。

除了发霉食物,霉味的大米、过期酸奶、发苦坚果等,都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千万不要为了节俭食用,身体健康更重要。

医生提醒:肝癌登门,身体会出现3种异常,及时就医,能救命

1、身上出现蜘蛛痣

蜘蛛痣是肝病的标志之一。蜘蛛痣经常会出现在头颈部,胸部,手部等,这些地方毛细血管相对密集。

蜘蛛痣一般是像一个红色小点,周围有分散辐射的毛细血管。用力按压的时候红色小点消失,松开手后恢复。一般脂肪肝严重也会出现蜘蛛痣。

2、面色发黄

正常人的面色,通常是红润且有光泽的,如果发现面色变得蜡黄,且长时间得不到恢复,说明肝脏受损严重,可能已经开始'变硬'了。

这多是肝脏病变引起的黄疸,是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升高,使皮肤、巩膜、粘膜发生黄染的现象,尤其是眼睛。

3、肝区域有肿块情况

一般来说肝癌在发生早期会有肝脾肿大的情况,用手触摸或者可以摸到肿块,并且感受到凹凸不平。渐渐的,肿块位置还会有疼痛感产生,所以出现这种问题的病人,一定要提高警惕,应马上到医院去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预防肝癌,注意做好3件事,帮助肝脏排毒

1、饮食清淡

油腻的食物吃多了,会让人产生饱腹感,让人食欲不振,一旦油脂在肝细胞内聚集过多,往往会导致脂肪肝的形成。而且容易让人感觉到累,出现嗜睡的症状,影响工作效率。

清淡的食物往往没有什么刺激性,而且比较容易被消化吸收,这样就能让肝脏有充足的时间来休息、排毒。

而且,中医讲'绿色入肝经。'多吃绿色蔬菜有益于肝气循环、代谢、有助于消除疲劳、舒缓肝郁、防范肝疾、能明目、提升免疫功能。

2、多喝水

多喝水不仅有利身体健康,对于肝脏而已,也是能够促进肝脏代谢。日常生活中养肝的方式很多,喝茶莫过于比较简单的方式。但肝脏已经出现一些不好的表现了,那么,多喝水并不能很好养肝,所以在白开水加些护肝食物,能够呵护小心肝的健康。

比如黄芪泡水护肝是很多人喜欢的,但单一食材不适合长期饮用以及起到效果也是微弱的。

在《千金方》中记载以“黄芪、藏须人参、元芦草根”为主的养肝方:

藏须人参:对于肝组织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能够修复受损的肝组织,促进肝细胞的产生,恢复肝脏功能。还能加强自身免疫体系,激活白细胞和T细胞的活性,控制肝病毒复制,修复受损肝脏。

黄芪:可以促进分泌和产生各种的免疫细胞因子,对于养肝护肝有很好的效果。

元芦草根:性温味甘、微苦。在古代更是作为一种治疗肝脏疾病的官药。现代药理也称它为天然的肝脏“解毒王”,是肝癌和胃癌的“敌人”。对于修复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对于经常熬夜的、常喝酒的或是出现肝损伤的朋友,都可以经常泡着喝,帮助肝脏修复肝细胞,减少对肝脏的损害,预防肝病等等。

3、多欢笑

情绪对人体健康影响极大。

'肝主疏泄',也就是说肝脏喜欢顺达,舒畅,而经常生气,会引起肝气郁结、肝火旺盛,长此以往,诱发肝损伤。

建议,平时多欢笑,注意调整心态,若实在是生气,不要超过3分钟。

小知识:多运动

多运动,有助于毒素排出。还能促进热能消耗,减少脂肪在肝脏内的堆积,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散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养护肝脏的方式,建议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切记:不要过量、过度,避免损伤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