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肺炎效验良方

 循天园 2020-10-17

肺炎是以寒战发热、咳嗽咳痰、气促胸痛,甚则发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

【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等致病微生物的原发或继发感染。另外,其他物理化学和免疫原性损伤也可促发本病。

中医无肺炎病名,但依其症状,古代医家所论之肺热病与此相似。《素问·刺热》云:“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气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针灸甲乙经》曰:“肺气热,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肋膺急,息难,震栗,脉鼓,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千金要方》说:“胸满气喘,痰盛稠黏,皆肺气热也。”今之医家大多认为其与风温肺热病相近,按风温肺热病论治。本病的关键病机是肺热,主要是由于风热温毒犯肺所致。叶桂《外感温热篇》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触犯冬令非时之暖,或春日风热温之邪,或外感风寒,郁久化热,热壅于肺,皆可产生本病。初起多因起居不慎,寒温失调或气候反常,风热温邪外袭,内传入里,肺气失宣;继而肺气郁闭,郁而化热,灼津炼液为痰,痰热壅盛阻肺,肃降无权,肺络受损。痰热久郁,蕴而成毒,热毒炽盛;或邪在肺卫,失治误治,邪热内陷,逆传心包,痰热阻闭包络,神明被扰而见神昏、抽搐等症。热毒炽盛,邪正剧争,高热汗出,津亏液耗,出现正气不支而脱证。

【治疗思路】

本病主要因其多为风热温邪侵袭肺脏所致,故以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为原则。临床应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鱼腥草、鸭跖草、矮地茶、三叶青。

【辨证施治】

寒邪犯肺 本证只有极少数病例出现。证见咳嗽咳痰,痰白清稀,或有喘息,伴见畏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周身酸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紧。治宜解表散寒,温化痰饮。方药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白芍、细辛、杏仁、桂枝、半夏、白芥子、前胡、桔梗、陈皮。

风热犯肺 证见发热畏寒,头痛胸闷,咳嗽气促,口微渴,舌苔微黄,脉浮数。治宜解表清热,宣肺化痰。方药宜银翘散加味:金银花、鱼腥草、连翘、杏仁、芦根、矮地茶、桑叶、牛蒡子、桔梗、柴胡、薄荷、甘草;发热甚口渴者,加生石膏以清热;咽喉疼痛者,加马勃、板蓝根;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者,加柴胡、黄芩、半夏、生姜。

痰热壅肺 证见高热,咳嗽胸痛,咳黄痰或铁锈色痰,口渴烦躁,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而干、苔黄,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泻肺化痰。方药用自拟清肺汤:金银花、鱼腥草、板蓝根、柴胡、全瓜蒌、川贝母、桑白皮、桔梗、石菖蒲、杏仁、法半夏。痰阻气急加葶苈子、枇杷叶,热甚津伤加玄参、生地黄,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芒硝。

热毒内陷 证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鼻煽,时有谵语,甚至昏迷抽搐,唇青,目直视,舌红绛无苔或苔黄黑,脉弦数。治宜清营开窍,凉肝息风。方药用清营汤加减:水牛角、鱼腥草、生地黄、竹叶、麦冬、黄连、连翘、金银花、芦茎、冬瓜子,送服紫雪丹。

正虚欲脱 证见体温骤降,额部冷汗,面色苍白,呼吸浅促,鼻翼煽动,唇青肢冷,甚则神昏惊厥,舌青暗,脉细微欲绝。治宜益气敛阴,回阳救逆。方药宜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汤:人参、炮附子、龙骨、牡蛎。

气阴两伤 证见低热不退,干咳无痰,昼轻夜重,咳甚咯血,动则气短,自汗或盗汗,面色白,舌质淡或嫩红,苔少,脉细数或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阴清热。方药用沙参麦冬汤加减:沙参、麦冬、天花粉、桑叶、石斛、白扁豆、玉竹,痰热未清加桑白皮、杏仁,舌质光剥者加玄参。

【病案举例】

廖某,男,39岁,2002年10月14日初诊。诉咳嗽,颈后痛,流黄涕,大便秘结,目痒,两侧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X线胸片报告:右下肺感染。查体:T36.8℃,P65次/分,R21次/分,呼吸平稳,右下肺可闻及湿啰音。中医诊断:咳嗽(风燥伤肺气);西医诊断:右下肺炎。治法:疏风解表、清肺化痰;方药:清肺汤加减,金银花15克,鱼腥草15克,板蓝根10克,柴胡10克,全瓜蒌10克,川贝母10克,桑白皮10克,桔梗10克,石菖蒲10克,杏仁10克,法半夏10克,桑叶10克,葛根3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鸭跖草30克,三叶青10克。日1剂,水煎,分2次服,5剂。

二诊 仍咳嗽咽痒,黏痰难出,身酸胀,舌红、苔薄黄腻,脉滑。以止嗽散加强清热化痰之力。处方:杏仁10克、桔梗10克、百部12克、白前10克、陈皮10克、川贝母20克、矮地茶10克、鸭跖草30克、甘草6克、金果榄10克、桑白皮15克、炒瓜蒌壳10克、三叶青10克。服药7剂。

三诊 咳嗽大减,痰多色白,晨起明显,目痒,舌红、苔黄腻,脉滑。止嗽散加减:白芥子10克,川贝母25克,法半夏2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炙紫菀15克,百部10克,白前10克,陈皮10克,金果榄10克,甘草6克,刺蒺藜10克,矮地茶10克,三叶青10克。

四诊 自觉病情基本已愈,守原方5剂。

五诊 头痛、咳嗽、流涕诸症消失。复查X线胸片无异常。

张某,男,16岁,2002年11月17日初诊。诉咳嗽,咽痛,痰少,左胸疼痛,身痛、舌淡、苔薄白,脉浮数。查体:T38.8℃,P72次/分,R22次/分,右扁桃体红肿,呼吸平稳,左上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X线胸片报告:左上肺肺纹理增粗。中医诊断:咳嗽(风热犯肺);西医诊断:①左肺炎,②急性扁桃体炎。治法:疏风解表、清热利咽、宣肺止咳。方药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克,鱼腥草15克,连翘10克,杏仁10克,芦根10克,矮地茶10克,桑叶10克,牛蒡子10克,柴胡8克,薄荷6克,玄参20克,川贝母10克,桔梗10克,射干10克,金果榄10克,甘草6克,牛蒡子10克,鸭跖草30克,三叶青10克。日1剂,水煎,分3次服,5剂。

二诊 身痛消失,微咳,咽微痛,左胸仍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数。查体温正常。止嗽散加减:杏仁10克,桔梗10克,炙紫菀10克,炙百部10克,白前10克,金果榄10克,玄参10克,川贝母10克,甘草6克,矮地茶10克。

三诊 患者未诉不适,复查X线胸片双肺清晰、心膈正常。以冬凌草片和川贝止咳糖浆各1瓶善后。

马某,女,48岁,1997年11月23日初诊。诉喘鸣,咳嗽,胸闷,便秘3周,苔黄腻,脉滑数。查体:T36.8℃,P81次/分,R25次/分,口唇无发绀,呼吸急促,双肺可闻及大量干啰音。心率81次/分,心律齐,无杂音。X线胸片报告:双肺肺纹理增粗。心电图无异常。中医诊断:喘证(风热犯肺、腑气不通);西医诊断: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理气通腑,定喘三子加承气汤。处方:炙麻黄5克,白果10克,款冬花10克,法半夏10克,桑白皮15克,苏子10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甘草6克,白芥子、炒莱菔子、葶苈子、川贝母、瓜蒌各15克,生大黄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剂。

二诊 喘咳已减,便已通,胸闷减轻,舌苔薄黄腻,脉滑。以清热化痰为法,定喘三子汤加瓜蒌、川贝母:麻黄4克,白果、款冬花、法半夏、桑白皮各20克,苏子10克,炒瓜蒌壳10克,川贝母10克,葶苈子10克,莱菔子10克,鸭跖草30克,三叶青10克,生甘草6克。

三诊 服上方服7剂后,无胸闷,喘鸣消失,时有咳嗽。上方去炙麻黄、白果、款冬花。续服5剂。

张某,女,55岁,2002年9月22日初诊。诉咳嗽,以晚3~4时甚,痰少痰黄稠,咽痒,气短,手心热1个月,舌紫暗苔白,脉弦。查体:T37.1℃,P75次/分,R20次/分,咽充血,双肺可闻及少量干啰音。心率75次/分,律齐无杂音。X线胸片报告:双肺见有散在性的肺纹理增粗。支原体抗体阳性。中医诊断:咳嗽(痰热郁肺,肺阴亏虚);西医诊断:支原体肺炎。治法:清热化痰、滋阴润肺。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桑白皮10克,地骨皮15克,川贝母10克,金果榄10克,芦根15克,炒瓜蒌壳10克,沙参20克,麦冬10克,玉竹15克,甘草6克,三叶青10克,矮地茶1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6剂。

二诊 咽痒、手心热已消失,咳嗽大减,气短,背胀,腿乏力,苔薄白,脉滑。仍以原方化裁:桑白皮15克,川贝母10克,太子参20克,芦根15克,炒瓜蒌壳10克,沙参30克,麦冬30克,三叶青10克,矮地茶10克,玉竹10克,金果榄10克,甘草6克。

三诊 服上方服7剂后,咳嗽咳白痰,咽喉干痒痛,舌红,苔薄腻,脉浮滑数。处方:杏仁10克,桔梗10克,炙紫菀10克,炙百部10克,白前10克,黄芩10克,金果榄10克,川贝母10克,三叶青10克,玄参15克,甘草6克,矮地茶10克。

四诊 咳嗽止,咽喉干,半夜喉中不适,舌红、苔薄白,脉细数。沙参麦冬汤加加减。沙参30克,麦冬30克,玉竹15克,天花粉20克,三叶青10克,白扁豆10克,甘草6克,玄参20克,连翘15克,金果榄10克。(石海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