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散原创】陶玉鑫作品 | 情倾梵净猴

 梅雨墨香 2020-10-17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在云烟氤氲、细雨蒙蒙中,我搭上开往太平风情小镇太合酒店的网约车,依依不舍地惜别这魂牵梦萦数十载、今日方登临的梵净山。

去年4月27日下午,我跟随百余名文学家来到被称为“鱼米之乡、黔东粮仓”的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太合酒店,参加为期两天半的“第九届中国西部散文家下基层、凝共识、转文风暨走进江口采风活动”。来到江口,如果不去登临梵净山,那肯定是一种无法偿还的遗憾;所以,经过次日上午紧张的学术论坛培训,以及下午在梵净山脚下的云舍湿地、亚木沟景区和寨沙侗寨的采风走访,虽然尚未领略到梵净山景区的真正魅力,却已经使我对这片梵天净土恋恋不忘、钟情有加了。

4月29日上午8时许,我们这支百余人的庞大队伍,从太合酒店乘车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浩浩荡荡来到梵净山景区大门前。虽然天气阴沉、迷雾匝地,但这里依然是熙熙攘攘、游人如织。经过活动组委会服务人员多方奔走、努力协调,我们终于领到了公园门票、上下山观光车票及索道票。于是,在景区解说员引领下,大家陆续乘坐观光车、索道缆车到达万宝岩,再向蘑菇石、万卷书、太子石、承恩寺、金顶天桥、拜佛台、九皇洞、翻天印等景观攀爬而上。由于游客众多,解说员不够,我只好紧跟着省散文学会理事、江口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胜平先生,请他给我做“免费导游”。

谁都知道,梵净山是贵州最独特的一个地理标志,是黔东灵山,是生态王国,是风景胜地,是一方净土,是一个返璞归真、怡养身心、令人遐思神往的人间仙景和天然氧吧,是让人忘却尘世烦恼的魅力之处。它位于铜仁西北部,处于印江、松桃、江口三县交汇处,海拔2493米,为武陵山脉主峰,峰峦巍峨雄奇,主峰高耸入云。置身于其中,俨然画中行,恍若仙山游。

梵净山是贵州名山,也是国家五A级旅游景点,其中生长有珙桐、冷杉、长苞铁杉、红豆杉、水青树等700多种树木,药用植物800多种,苔藓植物250多种,全是珍稀植物;动物有金丝猴、猕猴、云豹、娃娃鱼等几十种国家珍惜一级保护动物。听随行的刘胜平与副秘书长吴秀发、王文学等先生介绍,我不禁为梵净山感到惊奇,它包容如此繁多的珍稀生物,简直就是一个天然宝库。

跟随众多游客,我们边往上爬边观赏景致,边聆听刘胜平先生的解说。一路上,只见各种不知名的鸟雀在树丛中欢蹦跳跃,耳听它们自由求偶鸣唱,领略森林古木的幽雅气息,体会佛教名山的博大精髓,净化凡尘俗世遗留的心灵污垢。像那枝叶婆娑、青翠欲滴的“迎客松”,站在登山道路两旁,随风舞动的柔枝好似向我们招手,欢迎我们上山朝圣;而那挺拔矗立的冷杉,则是不可多得的活化石,记载了梵净山沧桑巨变的数万年历史。

正在遐想之际,突然一阵“吱—吱—吱”叫声透过树丛传来,四下循声望去,只见一个黑影“嗖”的跳上树枝;我迅速上前细看,原来是一只松鼠蹲在枝头上,回头望望我,便“咻”地迅疾消失在路旁灌木丛中;走着走着,我们又看见一只、再一只……梵净山里有许多国家珍惜动物,有乖巧的黔金丝猴、灵活的山羚羊、神秘的黑棕熊、狡诈的老山猫……

在这些小生灵中,最令人难忘的当属黔金丝猴了。当时我们正拾级而上,在陡峭蜿蜒的攀爬中,年近花甲的我很快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正想停歇一下缓口气,突然看到一只猴儿蹲立在路旁岩石上,眨着薄薄的红眼皮,静静注视着我们这些登山者。见到游人靠近,猴儿不但不怕,反倒似乎想要人施舍东西给它。见此情景,一个奇怪念头忽然涌上心头:这哪是人看猴啊?分明是猴在悠然自得地看人呢!善良的人们可能没想到这些,反倒带着水果、糕点来登山,见到猴儿就掏出东西来喂它,猴儿也不客气,接过来就往嘴里塞;特别是两手扒香蕉的那个麻利劲,简直比人还灵巧。

我停下脚步准备用手机给猴儿拍照,可惜没带上糕点零食来喂它;它见我手里无食,竟然看都不看我,眼睛总盯着手里拿着食物的游客;于是我就“猴儿”“猴儿”地呼唤,直到它“高兴”了,这才转过身来瞟我,我才有机会留下它的“倩影”。

其实,此次梵净山之行前,我就通过查询资料得知:世界上任何动物园都没有正式展出过的黔金丝猴,它应该是世界上珍贵的活化石之一。无论从生物学还是美学角度来看,它都堪称梵净山的镇山之宝。这些宝贝每年10月到次年4月,全部集中在岩高坪附近几个山谷中过冬;到来年4—9月份,猴群就向四周扩散,从岩高坪出发,大体按逆时针方向,围绕梵净山金顶、白云寺一线循环觅食游玩,一路上疯疯打打、吵吵闹闹,每天移动1—2公里,经龙家坪、天庆寺,绕过九龙池、猴子岩,再回到岩高坪;如此往返循环,一圈又一圈,就像一支永不疲惫的艰苦拉练的军队,每年绕行3—4圈,每圈行程约100公里左右;它们主要以吃槭树芽、树叶、籽粒、野果等为主;每到夏天中午,猴群多半要到树上作短暂休息,或到溪沟里洗澡、翻螃蟹、捉虫子。

这时,胜平先生又向我介绍说:老师,你可能还不知道吧,梵净山猴还有一种不为他人熟知的秉性,那就是每年都会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召开固定会议。我一听猴子居然会开会,马上一愣:主席,猴子开什么会?胜平先生稍停一会给我娓娓道来:我曾听岩高坪监测站护林员李国兵说过,有一年8月一天清晨,在山上观测站小屋中熟睡的他,突然被周围一阵异动声吵醒,赶紧起床往外看去,只见观测站周围树上树下全是金丝猴,惊得他不知所措;为了不惊动猴群,他悄悄躲在室内对猴群进行仔细观察,只见外边全是猴子,老猴在这边喳喳叫,小猴在那边认真听;那边猴儿突突吼,这边猴群就不再闹,好像开会有人在发言、有人在听讲似的;忽然周围猴儿全都“喳喳”叫起来,好像在讨论什么,又好像是起了什么纷争……这样,经过从早上7点到下午4点约莫9个小时的集会,猴们才从岩高坪观测站周边朝四个方向往森林中散去。据说,这七八百只猴子,差不多就是梵净山所有的黔金丝猴了,像是来这里集中“开大会”的;而且,这个大型集会每年固定不变,从不提前,也不拖后,更不会受到人为因素的驱动或干扰。

经过一番艰苦努力,我们爬到了蘑菇石、万卷书景点。这时回身俯视,满眼尽是奇山奇树奇生物。在前面游客停止不动的间隙,我禁不住驻足远眺,只见一座座大山此起彼伏、巍峨雄伟,挺拔的身姿犹如如一个个勇士,时刻守候着梵净山的安宁;再看那些小巧山峦,在整个群山中仿佛一个个幼童,偎依在梵净山母亲的怀中;此时虽然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不过到了晚上或天气不好或游人下山后,梵净山就真正是“猴霸天下”了。

这时我不禁想到:梵净猴虽然有时会搞恶作剧,但总体上说还是性情温顺、对人友善的,只要人不去伤害它,猴们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就算是给它们喂食,你尽可大大方方地给,无论是苹果、香蕉、桃子、葡萄、桔子,还是李子、花生、玉米、糖果、巧克力等,啥都可以,喂完后了只要诚恳地摊开双手表明“没有了”,它们也会自然知足地离开;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猴儿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前来参加固定的大会,相对于我们人类社会中的某些成员,动不动就松松垮垮、拖沓散漫、我行我素,全无一点组织性、纪律性、自觉性、约束性,不知他们与梵净山猴相比,又会有何感想呢?

这次“江口行”采风虽然结束了,可活动中触发的诸多感悟,却一直萦绕在心头,久久难以弥散。我想:美丽绝伦的梵净山,当是黔山贵水举世无双的乐园净土;山上腾挪机灵的梵净猴,则应是惹人魂牵梦萦感悟良多的异宝奇珍吧!


作者简介:陶玉鑫,贵州省六枝特区第一中学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贵州省诗联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市作协会员,六枝特区作家协会秘书长;曾在《中国新农村月刊》《铁道护路联防》《贵州作家报》《贵州纪实文学》《六盘水日报》《六枝文艺》等报刊刊发诗文若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