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写《草诀百韵歌》创作谈(附全篇作品)

 金侬 2020-10-17

      我写《草诀百韵歌》(创作谈)

/金侬

我经常在金侬书法沙龙500人的大群里分享我的书作。有一次,我分享了一幅草书,群里有一个朋友就指出:您有一个字把三点水旁写成了言字旁。接着,他就说了一句:有点方为水,空挑却是言。

一般人可能不知道他说的这十个字的出处,但我是知道的。这不就是韩道亨《草诀百韵歌》开头写的吗?我读过这本帖,还曾经临写过一遍,在我刚开始学习草书的时候。

那么,我是不是确实写错了呢?

是不是三点水就必须有“点”,“空挑”就一定是言字旁呢?

未见得!

大家可以翻一翻《草书大字典》,“空挑”的三点水,古人还真写过不少。“草圣”怀素就有许多三点水,都是“空挑”。这就说明,“有点”肯定是三点水,而“空挑”除了是“言”,也可以是三点水。《草诀百韵歌》里写的这句话有些绝对和教条。

看来,把《草诀百韵歌》当成学习草书的教科书,并以此来纠正错误,这本身就可能犯错误。

在我看来,《草诀百韵歌》本身确实有一些问题。

比如,它是用草书体来阐述草书的写法,但一开始韩道亨这一点就没有做好。试看开头的几个字,“草”、“韵”、“为”都是行书而非草书。这样的例子后面还有一些,比如“将”、“道”等。

行和草虽然相离较近,而且本身就有一种字体叫行草,就是将行入草,或者将草入行,介乎行与草之间,但草和行,还是有区分的。特别上述所举的“草”、“韵”、“为”、“将”、“道”等字,明确就是有行与草的分别,韩道亨却将草写成了行,就多少令人感到遗憾。

还有就是明显的存疑。

比如“左阜贝丁反”,其中的“贝”;“矣其头少变”,其中的“矣”、“其”;“休认寡为宽”,其中的“寡”、“宽”;这些字的写法,其规范性,在我看来都存疑。

至于“戚感威相等”,其中的“戚”、“感”、“威”三个字,我以为是明显写错了。大家可以查一查草书大字典,看看这三个字究竟应该怎么来写。

“世老偏多少”,释文写成了“世多偏多少”,这应该是笔误。

《草诀百韵歌》为了把一些相近的草字拉到一起作比较,有时不厌其烦,便有许多重复,产生了许多重复字,韩道亨在处理它们的时候,也没有做“差异化”处理。这也是这本字帖明显的不足。

上述这些原作的缺点、错误和不足,我写的时候,都尽量予以了纠正。

尽管如此,《草诀百韵歌》的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否则我也不会将它重写一遍。

它的价值,首先是书写的草书字,基本规范,可以拿来借鉴和学习。

这一点,我在写的时候颇有感受。对于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字,我是直接“拿来”为我所用,这时,它几乎成了我临习的字帖。

虽然我并没有要求自己去临它,但面对好的值得学习的字,我为什么不去临写呢?当然,如果觉得这本字帖里的字可以通过自己的改进而变得更好,我在此基础上去发挥和改进,为什么不可以呢?

这就是我并不要求自己完全把它当字帖的理由,因为它确实有许多我可以改进的地方。

其次,当然是它所做的一些字与字的比较、归纳,对我们学习草书颇有帮助,有一些句子,如果能背诵出来,确实有助于草书的识别和书写。

比如:长短分知去/羞见羊踏田/六手宜为禀/七红即是袁/熙照眼前看/思惠鱼如画/既防吉作古/更慎达为连……等等,不一而足。

正是基于这一些,当有一天我突然把这一本字帖拿出来又一次放在案台上翻看的时候,我突然想,何不把它写一遍呢?

把它写一遍,无论如何是更把草书的基础打扎实了。更何况,有不少字,我在写草书的时候也很可能犯错误把它们写混淆或者写错的。

此念一出,心动不如行动。正好今年刚完成了一篇《千字文》二十七幅,再来二十四幅《草诀百韵歌》,小巫见大巫,就并不更难。不管怎么说,面前放着韩道亨的字帖在,就好比要当编剧的你,看着案头优秀的小说原作,总要比没有原作,心中更有底一些。

这个金侬版的《草诀百韵歌》跟庚子版《千字文》一样,也是越写到后来,状态越好,可谓渐入佳境。这可能跟越来越放松自如有关,另一个方面,就是自己明显提高了。

我一直坚信,企业赚钱,最骗不过人的,就是有足够的现金流,而一个作家、艺术家、创作者,缺少作品,或者作品很少,他要让自己伟大,除非文化史上的特例,一般来讲都是扯蛋的事!

李杜诗歌万口传,他们之所以伟大,跟他们创作诗歌的“现金流”和“体量”都很多很大,密切相关。而那个写“客路青山外”的王湾,尽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也是千古名句,但他永远也成不了伟大的诗人,就因为他存世的诗太少——“现金流”太少,体量太小。

质永远存在于量中,只要不是粗制滥造地一味求量,百幅中选一精品总比十幅中选一精品要容易得多。

更何况不断地创作,本身就是不断提高的过程,只要创作不受误导,不钻牛角尖,不跟风投机,而是踏踏实实按照美学规律走自己的路,可以期待的“更好”就一定会在前方恭候你的光临。

说实在的,每一年,我都看到那个灿若桃花的“更好”在向我妩媚地招手。    

于是,我永远在路上,向着她,靠近,再靠近!

关于金侬:

本名张扬,书法落款名金侬,常用笔名废墨。

著名书法家,知名影评人、记者,资深媒体人,小说家,编剧。

  中国文联编审,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丝绸之路电影节评委,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会员,中国书法名家联合会理事,中国民盟书画院会员,中国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协书画院会员,清华附中特聘专家级书法教师,文化部老年大学特聘书法教授,原《大众电影》杂志编辑总监。

  更多资讯,可搜寻互动百科金侬词条,百度一下金侬书法,或可关注金侬头条号——金侬自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