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2电学基础知识(2)

 连长508 2020-10-17

1. 电的微观解释

古希腊学者留基伯和德漠克利特等提出:物质是由许多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个颗粒所组成的,这种颗粒称'原子', '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

一直到17世纪~18世纪科学家才通过实验,证实了原子的存在。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J.道尔顿在进一步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原子学说。这种原子学说的提出开创了化学的新时代,也解释了很多物理、化学现象。

原子模型

电现象也可以用原子学说解释,世界上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则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其中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荷的中子构成,电子则是带负电荷的,因为原子中质子所带的正电荷和电子所带的负电荷相互抵消,达到平衡,所以原子呈电中性的(电荷为零或者说不带电)。

摩擦起电

在摩擦生电的过程中,毛皮中的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获得电子的橡胶棒,负电荷大于正电荷,表现为带负电;毛皮因为失去电子,正电荷大于负电荷,表现为带正电。电子转移的越多,橡胶棒所带的负电荷越多。

2. 运动的电

就像几滴水无法让磨坊的水车转动一样,通过摩擦获得的电荷太少了,无法让电器设备工作,要让电荷流动起来,需要能稳定产生大量电子流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

1800年意大利教授伏打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电器:伏打电池(伏打电堆),它是一种电池组,由多层银和锌叠合而成,其间隔有浸渍水的物质,这是最早的化学电源,为电学研究提供了稳定的、容量较大的电源,成为电磁学发展的基础,开创了电学发展的新时代。电学从对静电的研究进入到对动电的研究。

伏打电池实物和原理图

后来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伏特】命名电压单位,简称'伏',英文缩写为V。

3. 电学基础概念

1800年3月20日,伏打正式对外宣布:'电荷就像水,在电线中流动,会由电压高的地方向电压低的地方流动,就产生电流。'

电路和水路

水流过的路,我们叫做水路;电流过的路,我们叫电路

水流从高水位流向低水位,形成水流,电流也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形成电流

水流在流动中会受到水管的阻力,电流在导线中流动也会遇到阻力,我们称之为电阻

水流要想保持流动,从A到B的整个水路必须通畅;电路也一样,要想电流能够持续,整个电路必须闭合

AB两个容器因为存在水位差,高水位的水相对于低水位的水存在势能,产生水压

电源的两极也存在位差,高电位的电相对于低电位的电存在势能,产生电压

电压符号为U,单位为'伏特(V)',简称''.

4. 电流的方向和强度

我们知道物质中的电流,实际上是电子在流动,电子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源的正极,但是为了研究方便,电学上规定:电流正电荷定向流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向电源负极。

为了表示电流的大小、强弱,电学中规定:单位时间里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电流符号为 I,单位是安培(A),简称'安'

5. '电流'的速度

当我们打开开关,电灯立刻就亮了,那么电到底能跑多块呢?解释这个问题有点复杂,我们先说铺垫一下。

虽然我们把电流比喻成水流,但是电子和水分子却不完全一样,在我们肉眼能见的物体称之为'宏观物体'。一块铁板在宏观上来说是密不透风的,但是从微观来看:铁原子之间有非常大的空隙,像电子这样的微小粒子非常容易穿过去,所以微观来看铁板就像一个筛子。

因此我们也不能用宏观的水流来看微观的电流,电子有时会表现为粒子性质,有时会表现为电磁波的性质,这种双重性质,我们称之为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电子显微镜下的锂金属

电子的运动速度并不快,但是电流传导的速度并不等于电子(粒子)移动的速度,而是由其电磁波性质决定,光就是一种电磁波,因此电流传导的速度是等于光速的。

如果从粒子特性来解释,就像有一个装满玻璃球的管子里,你从一头塞进去一个玻璃球,从另一头肯定能立刻跑出来一个玻璃球,但是这个玻璃球,并不是你塞进去的哪一个。

我们打开开关,电灯立刻就亮了,并不是发电机产生的电子已经跑到了电灯里了,而是把电的能量传导到电灯上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