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3:董必武在宁夏

 口述宁夏 2020-10-17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账号【口述宁夏】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1963年10月的一天,“塞上江南”银川秋高气爽,这一天,银川市红花公社北塔大队的2000多农民兴高采烈地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

董必武副主席在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杨静仁等领导的陪同下,轻车简从、兴致勃勃地来到北塔大队视察工作。

时任《宁夏日报》摄影组组长的石观达肩负此次视察工作的采访、拍照任务。

石观达回忆说:1963年10月的一天深夜,《宁夏日报》总编辑张源同志通知我,让我到交际处(宁夏宾馆)找自治区党委秘书长胡永连,有重要采访任务。我知道深更半夜通知我,肯定有特别重要的人物要来宁夏。果不然,是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同志来我区视察。

次日,董老听取了自治区党委的工作汇报。

随后,自治区党委书记杨静仁同志请示董老:‘您来宁夏视察工作,可否公开报道?’董老回答:‘可以。’后来区党委又通知了《宁夏日报》的顾页、宁夏新华分社文字和摄影记者等同志参加报道工作。随后我们陪同董老到了青铜峡水利建设工地、银川北塔大队等地视察。

石观达一路跟随采访、拍照。

董老在宁夏逗留的七八天时间里,每到一处都仔细听取汇报,详细询问情况。董老的音容笑貌和平易近人给石观达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董必武与银川红花公社社员握手

石观达以一个普通记者的身份,精心地选取角度,捕捉精彩瞬间,加上他解放前学过人像摄影的艺术功底,因而拍出了许多难得的照片。

按区党委领导同志的意见,石观达放大一套完整的董老在宁夏视察的照片,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负责送给董老。

在董老离开宁夏银川的前一天,自治区党委办公厅通知石观达:“董老请你去一下。”

当石观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董老下榻的交际处房间时,董老和他的夫人何莲芝、秘书都高兴地站起来与石观达握手。

董老关切地询问石观达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董老说:“听你口音好像是南方人。南方人到宁夏生活习惯不习惯?”“你的同事中外地人多吗?”“你们经常下乡采访吗?”……

几天的接触使石观达对董老备感亲切,没有一点陌生感,他无拘无束地回答了每个问题。

接着董老亲切地说:“你送我的照片我都看了,拍得很好。”董老夫人何莲芝接着说:“董老过去拍的照片已有不少了。这次你拍的照片,有几张他很满意,你能不能给董老多洗几张?”石观达高兴地说:“行,可以!”董老亲手挑出了四五张照片说:“谢谢你了!”

半小时的见面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结束了。

临别时,董老很仔细地问了石观达的名字,还问了曾跟随采访的另一位记者的名字,并让秘书记下来。石观达当晚就把董老要的照片洗好了,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的工作人员在董老行前送到董老手中。

视察结束了,董老几日来与一名普通记者石观达的亲切交往似乎也就此中断了。

没想到,半个月后的一天,宁夏日报社收发室的老何告诉石观达说:“中央办公厅给你寄东西来了!”“中央办公厅怎么会给我寄东西?”石观达惊奇万分,急忙打开一看,见里面装着两本虽然普通却有着不寻常寓意的笔记本。

其中一本的扉页上写着董老给石观达的16字题词:“鉴貌辨色,摄影传神,妙机其微,与物争新。”这16个字的每笔每划都写得十分认真、遒劲有力,很见功夫。

短短16个字,既有对石观达摄影艺术的评价,又有对摄影记者石观达的殷切希望和鼓舞。

小小一件礼物凝聚着老一辈革命家的一片深情!另一本笔记本是董老托石观达转交另一位记者的。

难怪董老曾仔细地问过另一位记者的名字。“董老想得真周到啊!”收到这么厚重的礼物,石观达十分激动。

他说:“董老担任着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职务,工作那么忙,还想着一个普通记者,这让人太感动了!”

石观达说他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董老在临别银川时,送行的车来到了宾馆,董老却忽然独自向后面走去,众人不解地跟了上去。只见董老来到宾馆餐厅,同每位厨师、服务员握手、告别,连声说:“给你们添麻烦了!”“谢谢你们!”厨师、服务员们都深受感动。

看到这情景,石观达后悔没带照相机,未能把这感人的情景拍下来,但这动人的一幕却永远留在了石观达的脑海中。

董必武在银川西塔

董老爱吃银川产的“红方腐乳”,在银川视察期间的每日饮食都由交际处(原宁夏宾馆)餐厅准备。

一日吃早餐,当吃到小碟盛的原银川豆制品厂生产的“红方腐乳”后,对陪同就餐的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杨静仁说:“味真美,好吃!

几日后,董必武视察宁夏结束,临行前特地买了一坛银川产的“红方腐乳”带回北京细细品尝。

从此,董必武副主席年年托人从银川带回一坛“红方腐乳”。董老逝世后,他的家人还时常追忆董老生前最喜欢吃的银川的“红方腐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