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收起义部队很多人手拿梭镖,上井冈山时为何能一次送礼1百条枪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20-10-18

在大革命鼎盛时期,湖南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重要区域,全75县共成立了县农会57个、乡农会6967个,农会会员也发展到136万余人。然而,1927年5月21日,驻守长沙的国民党第35军33团团长许克祥悍然发动“马日事变”,解散党部机关,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秋收起义部队以梭镖为主要武器

为了反抗敌人的白色恐怖,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特派员回到湖南,担任了前敌委员会书记,并于9月11日组织农民武装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并树起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的旗帜。当时参加起义的5000余部队中,除了原武汉政府警卫团之外,都是湘赣边的工农武装,枪械匮乏,不得不以梭镖为主要武器,对全副武装的敌人发动反攻。

在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起义军短短3天内就损失过半,在随后的撤退途中又有近千人伤亡和逃散,连总指挥卢德铭也不幸牺牲。好在筹划起义之初,毛泽东就考虑过起义万一失败后的情况,谋划了“上山”这一条路,并选中了向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

600余部掌握着700多条枪

经过一番艰难跋涉,当起义军到达井冈山附近的江西省莲花县时,昔日的5000之众,已经仅剩6百余人了,不过百战余生的官兵们始终紧握手中的枪,竟然带回了700余条枪,起义军因此从人比枪多,变成了枪比人多。

下步,部队迫切需要到易守难攻的井冈山上,以便使整个部队喘口气,吃上饱饭、医治伤病员,并以此为基础在周边各县打土豪筹措粮食物资。但井冈山并非无主之地,王佐、袁文才两支绿林武装早已在此盘踞多年,两人义结金兰、分驻山上山脚,相互呼应,无论是官军还是民团,多年来均不能将其剿灭。

100支枪换来地方武装支持

10月3日,起义军在古城召开的会议上,如何对待两个“山大王”成为讨论的焦点,考虑到起义部队正面临着敌人的追剿,而王佐、袁文才等人游击经验丰富,只可为友不可为敌。考虑再三,毛泽东提议把多余100支枪送出去,以此争取王佐、袁文才的支持,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众人的反对。因为这每支枪都来之不易,一送就是100 支,实在太过阔绰。

但在毛泽东耐心细致的解释后,众人渐渐冷静下来,看清了当前起义部队疲病交加,体力透支,根本无力背负多余枪支,与其白费力气,还不如送出去以便打开局面。10月6日,毛泽东等人来到大仓村与袁文才会面,当场表示愿意送上100支枪,这使得袁文才大喜过望,不仅大大减轻了戒备心,还回赠数百块银元, 并答应帮助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落脚。次日,毛泽东即得以率军进驻井冈山脚下茅坪一带休整。

至此,奔波近1个月的部队终于得到一个安稳的喘息之地,地势险要的井冈山就这样通过100支枪打开了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