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彭桂香: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阿拉善文学 2020-10-18

原创作者:彭桂香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读《我心归处是敦煌》有感


拿到这本书时,班长说:要写读后感。在读这本书之前,曾观看过有关樊锦诗的电视报道,印象深刻。

我在2018年4月背包游甘肃时,来到敦煌仅游了莫高窟几个洞窟,随着人群四周走一圈就出了洞窟,因为时间短、又听不到讲解甚是遗憾。读这本书算是弥补缺憾吧。

看了这本书让我真正的了解樊锦诗,了解莫高窟,了解敦煌的古今往来。千年莫高窟,封存的是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奥秘,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类艺术和文化宝库。是她倾尽一生的时间寻求的谜底。世界上很少有这样连续千年,自成体系的佛教石窟。

《我心归处是敦煌》这本书是樊锦诗先生的口述自传,由顾春芳老师执笔撰写。

樊锦诗讲述自己一生所走过的人生道路和艰难困苦的生活及工作。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她毅然选择了西部小镇,千里迢迢来到戈壁大漠深处的敦煌莫高窟。一来敦煌就再也没有离开。

当年,她们来到莫高窟,和老一辈莫高人都经历了居住在寺庙土坯房内,没有自来水 、没有电灯、无处就医看病、子女无法正常上学的艰苦岁月……

书中写到:“等老彭挑着担子到医院找到我的时候,孩子已经出生好几天了。那时我再也控制不住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放声大哭。”当读到这一段时,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们同为女性,感同身受。作为一个女人,要干事业,还要照顾家庭和孩子,真的是很不容易。她从青春少女到如今的满头华发,她无愧于敦煌,却有愧于家庭、有愧于自己的孩子,确实“感动中国”也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老师长期两地分居。在彭老师的理解支持下,樊锦诗选择了事业,选择了一个人在戈壁滩坚守艺术瑰宝,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需要怎样的一种勇气和精神啊!

她说,其实我也想过离开,然而,她还是选择留下来。他们分居19年,最终彭老师妥协了。

1986年,彭金章老师放弃了他在武汉大学的事业。由甘肃省委省政府出面,把彭金章老师调到敦煌研究院。樊锦诗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深为感动,认为“他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丈夫”。她说自己在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上,更倾向于家庭,“如果说爱人不支持我,那我肯定就要离开敦煌了,我还没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我不是那种人。樊锦诗用40多年的执著和坚守,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守护敦煌,为我们留下传奇女性的志业与爱情故事,与终身伴侣、武汉大学考古系创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爱情诗篇的动人故事。

她是一个大家闺秀,北大的高才生,她把所有的光阴都留在了莫高窟。在这四十多年里,她走过了莫高窟大大小小735座洞窟,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工作。陆续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工作,分出北朝、隋朝、唐代前期和中期的洞窟。她和常书鸿、段文杰院长等老一辈莫高人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怀着对敦煌艺术的敬仰和敬畏之心,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为保护和研究莫高窟,长期坚守大漠。谱写了一个文物工作者的平凡与伟大。

这本书还详细讲述莫高窟“申遗”及“数字敦煌”背后的故事,樊锦诗大胆构想建立“数字敦煌”,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同时也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资料汇集成电子档案。“壁画这个文物不可再生,也不能永生。”这促使樊锦诗考虑要用“数字化”永久地保存敦煌信息。向大家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樊锦诗在敦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管理等领域的开拓创新,让世界同行为之骄傲。樊锦诗,是“敦煌的女儿”,是莫高窟的守护神。历史的文明在这里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文物的保护与传承也需要很多人精心地守护。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完整、完美、完好的莫高窟。

守护着艺术瑰宝四十多年,守护敦煌的意义是什么呢,樊锦诗说是一种精神力量,国家的发展靠的是这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国家才有希望。正如樊锦诗的老师宿白先生说:“大浪淘沙,你不要看现在,一二十年之后,谁能沉得下心,谁才能够做出大的学问。一个社会一定要有人潜心做学问。”

国之强大,需要有樊锦诗这样的坚守精神,奉献精神!

彭桂香医务工作者。业余爱好阅读、健身、旅游。平日喜欢拍摄花花草草美化生活,喜欢用文字记录心灵感悟,淡淡的享受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