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通宝山底隆全谱】之 番外篇(补充修订本)

 铁马冰河风雨斋 2020-10-18


          国庆节前夕,笔者免费发表了【乾隆通宝山底隆全谱】一书,书中对山底隆做出了史无前例的详尽论述。但因整书太过繁琐,所以只侧重于山底隆的详解,没有过多的阐述它和嘉庆之间的联系,以至于引发很多人对山底隆铸造时间的怀疑。其实山底隆铸造于嘉庆年间的事实,在玩乾道嘉的圈子里,几乎是没有什么好争议的定论。但对于很多不知情的局外人来讲,感觉我是在强言附会,硬把山底隆说成是太上皇的铸币,然后给它扣上一顶寿比南山的帽子。今天笔者就不引用布威纳的书,也不扯其他没用的,直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阐述一下山底隆和嘉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书中一处重要的错误点,及时的给予修正,以便对山隆全谱做个相应的补充。


一:『缘起☞山底隆出现的前因后果』

         乾隆60年9月上旬,乾隆帝宣布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于明年归政退位,改年号为嘉庆。
                「下图为清高宗实录的原文记载」

一个月后,也就是乾隆六十年十月下旬,皇太子携户工二部尚书,来到乾隆皇帝面前,请求从嘉庆元年开始,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各半分铸。这个请求乾隆帝同意了,因此才会出现后来的山底隆。这一过程在清高宗实录里有着明确的记述,全文如下
            「下图为清高宗实录里的原文记载」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此段实录开头的第一句就是:“皇帝陛下·寿宇延洪……”然后在说了一堆恭维的话以后,提出了乾隆/嘉庆钱各半分铸的请求,最后快要结尾时,也不忘夸扬一番:“咸乐范曰寿曰富之徵……”再加上乾隆禅位时规定的条件中,明确的写到太上皇的寿诞称为:‘ 万万寿节 ’比皇帝的万寿节还高出一个档次。从这些详实的史料当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两点信息,1:乾隆帝对长寿很重视。2:嘉庆帝也知道这一点,在有意的迎合。最后再结合山底隆下部为山的事实,由此我推断它包含有寿比南山的含义,这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自古以来国人就特别向往“福 · 寿”之类的吉祥寓意。嘉庆朝还特意铸造过‘福·寿·康·宁’等吉语钱。就算是今天的康熙福局,本来是一个最普通的品种,就因为有一个福字,都成了稀缺品。古代帝王家更为讲究,根本不可能乱选用一个字体,就随便放到专为太上皇所铸的制钱当中,何况山底隆还是嘉庆特意提出要给乾隆太上皇铸造的,难免会包含有一些祝福的成分在里面。基于以上诸多条件,山底隆寿比南山的说法,也绝非空穴来风。当然你也可以反驳这是我的一家之言,认不认同这一层含义,全在你自己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和看待。一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

         其实弹指一挥间,时间已经过去200多年了,当初在铸造山底隆的时候,到底有没有一些寿比南山的成分在里面,早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今天你看见的山底隆,它就是嘉庆为乾隆太上皇铸造的制钱,隆字下确系有一个山字,至于其含意,就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时台下有一位客官吼道:“山底隆就算是包含有寿比南山的寓意,也是建立在它乃嘉庆为太上皇铸造的基础之上。它要是乾隆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年铸造的呢?那这一切可就不攻自破了”。    对此我的回答是:“山底隆是不可能在乾隆朝末年出现的”!你问我凭什么敢这么肯定?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你就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纬度,去了解乾隆朝币制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宏观☞乾隆朝制钱的发展状况』

         乾隆元年(1736)铸行“乾隆通宝”钱,刚开始延用雍正时期的货币紧缩政策,规定制钱样式为‘一钱二分’。在乾隆五年之前,铸钱是不加锡的,称之为“黄钱”。乾隆五年更改了铸币配方,在铜料中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锡,称之为“青钱”。官方的说法是为了杜绝私钱,实际上无异于偷天换日的减重。乾隆四十年开始,私铸情况日盛,就连各省官方都出现了‘官私’,中央政府对此无计可施。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云南铜产量还逐年递减,导致铜价飞涨,铸钱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清政府为了缓解铜材紧缺的压力,又采取通货紧缩政策,鼓励商人从海外进口铜料。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私铸虽有所减少,但官钱仍不见增加,民间交易对制钱的需求量却有增无减,制钱紧缺的情况极度恶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清廷迫于无奈在乾隆五十年左右,放宽了对铸钱形制的标准管控,导致乾隆朝后期的制钱,品质急剧下滑。严重不符合一钱二分标准定式的劣质币,充斥着整个市场。进而民间出现了钱贱物贵的现象,引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此清政府于乾隆五十九年,陆续减少或者停止了全国铸炉。以求能缓解通货膨胀的窘境。

       「图为关于官铸币都不符合要求的记载」

这一时间段内(乾隆五十年以后)所铸的乾隆通宝,就是如今我们看见的那种,直径在22mm~23mm左右的减重劣币。当你了解到整个乾隆朝制钱发展脉络以后,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乾隆通宝会从早期大字版的规整,演变成为晚期普通乾隆的劣小。在乾隆末年这样混乱的币制大环境当中,是不可能出现像山底隆这类异常精美的足制钱!这不符合时情,更违背常理。

         从逻辑上讲:你不觉得乾隆通宝,从早期25+的规整精美,发展成为后期劣小的22+以后,突然毫无征兆的来个急转弯,跳出一个形制完全不同的25+山底隆来,并且比最初的乾隆通宝更加规整精美,这件事情很匪夷所思吗?所以其中必有蹊跷。

但你换一个角度去看,就能完美诠释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山底隆作为嘉庆元年,专门为太上皇量身定做的特铸币,不但要足制足量,更要比以前的普通乾隆更加精美 ”。从今天的实物也可以看出,早期的山底隆,很多都是如母似样的极其精美,这完全符合特意为太上皇铸山底隆的时情。此刻有些键盘侠会说:“反正没有直接的文献描述,山底隆就是嘉庆初年铸造的乾隆,那么你就是在胡扯……”  其实这种狡辩是很苍白很可笑的。从古至今,哪个钱文样式是有直接明确记载的?哪个官方文献会给你描述说,某某钱币会采用什么样的款式,多了一笔或者少了一笔,字体有没有异常等等。没有官方文献的具体描述,那这些制钱就不应该存在,它们就成了私铸?

三:『微观☞山底隆铸造时间的铁证』

         文献虽然不会直接记载钱币的款式,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对实物的分析和对比,来解决这一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嘉庆通宝早期的很多版别,是可以和山底隆形成对钱的。首先我们来看看嘉庆通宝和山底隆小平制钱的对比图

西厂:

东厂:

中厂:

源局勤炉:

从以上诸多钱币款式当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见,两者的风格基本一致。在结合史书中关于乾隆/嘉庆一起鼓铸的记载,是不是完美契合?而且史料明确记载,嘉庆元年铸造的乾隆通宝,是户工二部铸造的。今天的山底隆,恰恰就是户工二部的,你觉得这一切都是巧合?哪怕你感觉它就是巧合,那我们继续往下看

这是山底隆和嘉庆内廷大制钱,最早期版式的对比图,两者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你把乾隆和嘉庆两个字一遮,剩下的基本一样。这可是皇宫用于赏赐之类的大制钱,还不够权威?还不够有说服力?当然还是有人会说,我不管,你这些对比也不是直接证据,我就是不认。况且它也不能证明山底隆和嘉庆是同时铸造的,万一是像乾隆大字版承接雍正大字版那样,承前启后铸造的呢?好吧!先前我已经从大局观,说明了乾隆末年是不可能出现,像山底隆这样的足制足重钱,现在都还有人要这样去狡辩,那咱就接着往下看:

以上是标准的山底隆/嘉庆内廷大制钱合背,从厚度重量上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它不是那种几个钱钉在一起的砝码钱,而是货真价实的内廷合背钱。文献明确记载乾隆/嘉庆钱一起鼓铸,今天有山底隆和早期嘉庆大吉版大样的合背钱实物,很清晰的展示了当时和嘉庆一起铸造的乾隆,就是如今的山底隆。面对这样的铁证,都还有人去污蔑这种内廷合背钱是后铸,或者什么民间私铸。后铸和民间私铸的东西,多的去了,但是钱文样式和重量,根本不会完美的契合当时的官铸形制,毕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有印记。摸着自己的良心想一想,刚开始我要是不给你看它是合背钱,只给你看它的一面,你还会怀疑它是后铸或者民间铸吗?

         关于这些合背钱的性质,和一知半解的人争论着也没义,因为水平有高低,认知也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有人看的很透彻,有人却永远都弄不清。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玩嘉庆的顶级高手,下面我们来看看国内玩嘉庆的顶级大咖,祺祥通宝老师的观点

别人玩了几十年的嘉庆,也认可这些合背钱的官方性质。那些居心叵测的半灌水,再怎么去诋毁也显得太过于苍白。最后还有很多过手批量货的老玩家表示: “他们从有明确纪年出土的乾隆通宝批量货里,没有见过山底隆的身影”   这样的案例可不止一件两件,也能从侧面应证 ‘ 山底隆乃嘉庆年间铸造 ’ 的史实。

         无论是史料记载,还是从普通制钱的形制对比,又或者是存世量,还有钱文演化史等诸多角度来看,都可以完美的契合山底隆是嘉庆初年铸造的史实。更何况还有山底隆和嘉庆内廷大制钱,合背实物做为佐证,这简直就是铁证如山。不管是谁,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都推翻不了这一事实。有些键盘侠,动不动就吆喝着山底隆是天量啥的,自己手里却没有几个,这是不是一种悖论?关于山底隆的原始铸造量,史料里有明确记载,在笔者的书中也做了详细证述。它是雍正通宝中央局的十分之一,乾隆初期大字版的五分之一,嘉庆通宝中央局大吉版的百分之三十……如果这都能叫天量的话,那其它的品种,岂不是宇宙量了?

山底隆作为历史上 “唯一的一款太上皇专属铸币” 有着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仅凭这一点,它就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随着现如今受到越来越多的玩家重视,其必将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闪耀出应有的光芒。

四:『关于‘山底隆全谱’中错误点的修正』

         中厂·宝泉局当中比较神秘的一个炉作厂,为什么说它神秘呢?因为关于它的史料记述少之又少,在户工二部的钱法中,都没有提到过它,其余四个厂,却有明确的记述。这就造成了一个困惑,它到底存不存在,用途是什么等等。这些疑问点,困扰着很多人。到今天为止,国内泉界都还没有明确的书谱文章,理清过它的来龙去脉。关于其说法众多,有说它不存在,有说它是中厂勤炉等等……笔者在山底隆全谱一书中,也赞同宝泉局没有中厂一说,并把中厂划分到东厂之下的一个炉作车间。后来才发现宝泉局确系有中厂存在。本着尊重事实·有错必改的原则,在此正式的对此错误论点,进行补充修订。

          宝泉局在雍正四年拆分本部之后,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炉作厂,本部的老炉作就没有在继续使用了,只作为办公和堆放铸币材料用。雍正六年,宝源局划分为‘新、旧’两厂。此时京局便形成了终极六厂的格局,即:宝泉局‘东、南、西、北’厂。宝源局‘新、旧’二厂。      “上一段你还说确系有中厂,现在咋又没了,被你吃掉了吗?”台下有观众调侃到”。       客官莫要着急,听咱娓娓道来……

         我为什么会说“中厂”绝对存在,因为在清实录中,有明确的提及到‘中厂大使’一职

     『下图为乾隆年间关于中厂大使的记录』

         关于铸钱大使,笔者查询了一下相关资料。京局的每一个炉作厂,都配备有一名铸钱大使,来负责炉作厂里的一切事物,比如:看管物料、约束炉头·工匠、掌管库钱、执行上级命令等等,总之本厂铸币之事都归它管,他就是这个炉作厂里的一把手。  
                    『下图为炉作厂人员配置表』

鉴于清实录的权威性,既然里面明确的记载到有关于中厂铸币大使的一些事迹,那宝泉局一共就应该有五个铸币厂,和五位铸钱大使才对。但实际情况却是:宝泉局只有四个炉作厂,却有五位铸币大使。  “胡扯,你这样说有何依据”?台下有位观众,恶狠狠的质疑到。   笔者既然敢这样说,就绝对不会空口无凭。咱在查询了大量的古籍资料后,终于在乾隆四十九年清廷官方修订的文献中,看到了关于宝泉局人员和组织架构的记述,具体请看下图:

在上面这段史料中,清晰的记述到:宝泉局有四个炉作厂,下设五员大使。东·南·西·北是众所周知的,那多出来的这个大使,就是中厂铸币大使。之所以会出现四个厂,五个铸币大使的格局,是因为中厂并没有单独的厂址,它是从东厂里设置出来执行特定任务的一个厂。说白了就是在东厂里面,划出几间房,开了几座铸币炉,组成了个‘中厂’。因为两厂地处同一院落,它俩用的祖钱雕刻师傅都是同一派系,所以我们今天看见的山底隆,东厂和中厂都用着同一定式的面文,即:角头·双点通·闭口八贝宝·满文宝不出头,只是款式有些许差异而已

厂虽然在东厂的地盘里,但却不归东厂管,因为它们的头儿是同一级别,都直接向户部右侍郎负责。那为什么在东厂里,还要再成立这么一个小机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乾隆年间鼓铸内廷大制钱的事情说起。
         内廷大制钱是在每年九月份左右开炉鼓铸,它主要是供大内压灯、赏赐之类使用。因此个头和质量,必须要优于普通的行用钱,用料比例等,也会有所不同。清廷对它的鼓铸十分重视,为了能够更好的把控其质量,遂在东厂里面额外加了几座铸币炉,单独组成了这个‘中厂’,用以负责内廷大制钱鼓铸。乾嘉交汇时期,中厂的主要任务就两个:“1、在每年九月左右,铸造内廷大制钱,备以岁末宫廷用。2、在剩余的大半年时间里,铸造和内廷大制钱款式相同的小平钱”。至于中厂的具体炉作数量等信息,笔者没有找到确切的史料记载,所以不好妄下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中厂的炉作数量,绝对比其它几个炉作厂要少很多。因为从今天的实物来看,中厂的实物明显要少于其他几个厂。‘炉座=产出’这是基本定律。

         嘉庆朝初期(太上皇去世之前)宝泉局出品的山底隆,除了中厂铸造的内廷大制钱和小平钱以外,其它厂的面文样式,为了和儿皇帝的嘉庆通宝做出区分,都没有从嘉庆通宝的钱文款式,毕竟哪里有老爹从儿子的说法。直到太上皇去世之后,京局进行了制钱配方更改,这时候的山底隆,才采用了和嘉庆相类似的面文款式,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山底隆的大样钱在太上皇去世以后,就没有再鼓铸了。嘉庆五年左右,中厂特式钱币的身影,彻底从嘉庆朝销声匿迹。至于中厂的钱文,为什么会在太上皇去世后不久,也跟着消失不见,这一点笔者没有找到答案。但是有一点笔者注意到了,就是中厂的嘉庆大样停铸之后,才出现了‘东、南、西、北’四个厂的嘉庆大样。

            『下图为四个厂的嘉庆内廷大制钱』

换句话说,就是中厂没有铸造内廷大制钱了,东南西北厂却开始鼓铸了起来,此消彼长之间,这两者有什么内在联系,笔者就不得而知了。本文对中厂的主要叙述时间点,是嘉庆元年到五年之间。

五:『中厂和东厂演化史的修订』

因山底隆全谱里对中厂的错误认知,导致其钱文演化史出现了纰漏,在此笔者从新对其进行了整理和修订。我们先来说说中厂。

中厂:

         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鼓铸内廷大制钱,从嘉庆元年开始,它就同时铸造着嘉庆通宝和山底隆两种内廷大制钱。

         『图为山底隆和嘉庆内廷大制钱合背』

内廷大制钱的铸造时间,根据史料记载,是在每年的九月份左右,

            『山底隆内廷大制钱~28.3mm·少』除此之外的大半年时间里,中厂就依据着内廷大制钱的样式,铸造着小平钱。

          『中厂大样版小平钱~25.38mm·甚少』

早期它们边道相对较宽,直径通常过25+,形制规整,很有它老爸‘内廷大制钱’的范儿。后来随着时间的推演,它的铸工开始变差,直径开始变小

             『中厂大样版小平钱~24.8mm·多』

此时它的边缘变得相对较窄,直径一般在24+,铸造工艺相对于前期,有明显的下滑趋势。嘉庆四年京局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制钱成色调整,此时的中厂在大样版的基础之上,发展出了它的细缘大字版

               『中厂细缘大字~25.3mm·甚少』

此版直径大,通常过25+,铸工尚可。它也是嘉庆朝中厂出品的最后一款山底隆款式。因为在不久之后,中厂的这一钱文定式,就消失在了嘉庆朝的历史河流之中。   “你这么说有什么证据”?台下的观众问到。    当然有!我们可以用同一时期的中厂嘉庆通宝,作为参考比对,从而得出答案。早期的嘉庆内廷大制钱(太上皇去世之前),采用的全部是大吉面文,如下图

在太上皇去世之后的嘉庆四年,宝泉局进行了制钱成色调整,这个时候山底隆大样虽然没有鼓铸了,但是嘉庆还活着啊,他的内廷大制钱还是得铸的,在进行改版之后,它成了这个样子

看出两者的区别来了吗?   “我知道,一个大吉,一个小吉”    一位客官迫不及待的抢答到。  是的!他说的没错,太上皇死后,中厂对内廷大制钱进行了改版,从大吉演变成了小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嘉庆通宝中厂,无论是内廷大制钱还是小平钱,在乾隆太上皇去世以后,从大吉改版成为小吉之后,不久便神秘消失了。后来在整个嘉庆朝,再也没有出现过中厂定式钱的影子。当我们把中厂的嘉庆和山底隆,连起来一起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们都是在改版以后,就神秘的中断了。这时的中厂,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改变或调整,因为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咱也就无从考证了。

东厂:

         看完了中厂的演变史,咱们接着来看看东厂的。东厂因为和中厂在一起,所以两者最初使用的面文定式都是一样的,只是款式不同而已

                       『东厂~25.3mm·多』

刚开始它边缘宽,直径大,铸工还可以。明显的比乾隆末年那种直径在22左右的普通乾隆,强太多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边缘变窄,直径也开始变小,通常是24+,铸造工艺也有所下滑

                        『东厂~24.8mm·多』

嘉庆四年太上皇去世之后,东厂也进行了改版。此时铸出的山底隆,就跟从了嘉庆通宝的款式,成了这样

              『东厂细缘大字~25.3mm·甚少』

也就是东厂的开口贝细缘大字。它的基本定式,已经和嘉庆东厂的开口贝一模一样了。台下有位观众好奇的问到:“它怎么和中厂的细缘大字那么像啊?它俩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是的它俩确实有内在联系,因东厂和中厂都在同一个院儿里,只是行政领导班子有所区别。清代早中期对制钱管理严苛,特别是中央局,雕刻祖钱的师傅都是要进行严格筛选与历练的,需要有很高的资质以后,你才有资格雕刻钱文。东厂和中厂既然在同一个院子里,那就不可能使用两套班子的雕刻师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为东厂和中厂雕刻祖钱的师傅,是同一个人或者同一派系。所以东厂和中厂的细缘大字长的像,实属太正常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