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收藏品瑰宝:珐琅彩

 新用户12044471 2020-10-18

  历史上,珐琅彩瓷,即瓷胎画珐琅,在生产制作上,分为两步进行,第 一步,把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好的素白胎或白釉瓷送到清皇宫中,第 二步,由清皇宫养心殿造办处把景德镇御窑厂送上的素白胎或白釉瓷(有时也用宫中旧藏明及清初的白瓷)绘上画珐琅彩,再经低温二次烧成。

  从一些史料中也能看出,乾隆皇帝对洋彩的青睐程度甚至超过了珐琅彩。根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交62件洋彩瓷,传旨着配乾清宫瓷胎珐琅器皿内,说明了皇帝对洋彩的珍视。乾隆七年八月十二日,太监高玉交来洋彩瓷器37件,乾隆下旨“配匣入乾清宫头等”,而同一 天交来的瓷胎画珐琅器皿10件则“入乾清宫次等”。仅乾隆七年,共有239件洋彩瓷由乾隆皇帝下旨入了乾清宫珐琅器皿内,而瓷胎画珐琅入乾清宫珐琅器皿内大为减少。

  一直追踪拍卖价格的《艺术品市场研究》杂 志(Art Market Research)发表的数据显示,自1976年以来,明、清两代的瓷器价值,比中国陶瓷的综合价值上涨得快:明清瓷器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为11.2%,而中国瓷器综合指数增长则为9.5%。

  欧洲珐琅器所表现出来绚丽华美贵 族风格,十分适合皇 室豪华富贵的装饰需求,瓷胎画珐琅比明末清初流行的斗彩、五彩瓷器更加令人赏心悦目。康熙皇帝对此的喜爱达到了醉心的程度,开始命令在宫中效力的外国传教士马国贤和郎士宁试着制作,而这两位神父,为了逃避艰辛的劳作,在背地里搞了一点小动作,马国贤在写给本国教会的信中谈到:“我们从早到晚和一些堕 落的人呆在一起,于是借口我们不曾学会这种工艺,而且也下决心绝不想知道这些技法,我们画得糟透了,皇帝看过后便说:‘够了’,因此我们发现我们已经由艺奴的状况中解脱出来”。两位西方传教士庆幸自己的真实才艺没有被皇上发现,郎世宁是意大利著 名的画家,在画院中供职,绘画水平十分精湛,只是怕“被沦为画珐琅的艺奴”,才故意画的很糟。纵然初遇挫折,圣祖仍然没有放弃烧制珐琅彩的愿望,为了便于彩料的研制,他下令更改了三百年来御用瓷画彩统一由景德镇完成的惯例,将珐琅彩的烧造专门划归到内务府造办处的珐琅作烧造。

  珐琅彩瓷器起始于康熙末年,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 高,工艺最美。保利秋拍中这两件珐琅彩瓷,一件代表着起始,一件代表着鼎盛,从收藏和艺术欣赏学习的角度皆不容错过。

  掐丝珐琅,汉族传统工艺品,属于珐琅器品种之一,一般特指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使用其他金属做胎的,如金胎掐丝珐琅等。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也称为掐丝珐琅。

  珐琅彩:其实就是附着在器物表面一种玻璃质的东西而已。主要是将石英、长石、硼砂、氟化物等为原料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金属氧化物为呈色剂,研成粉末,再烧制而成的矽酸化合物和硼酸化合物的混合体。“珐琅釉”“瓷器釉”“玻璃”“琉璃”此材料都差不多的。主要成分就是矽酸盐类,区别在于附着的材料不同,为了能紧密结合必须考虑膨胀系数等因素,所以在制作的时候稍有差别而已。人们习惯把和附着在瓷器表面的叫“釉”;附着在金属材料上的叫“珐琅彩”附着在建筑材料上的叫“琉璃釉”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