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回放] 璀灿夺目 熠熠生辉 芭蕾经典《白毛女》

 积沙成塔0u3svg 2020-10-18

1.芭蕾舞剧《白毛女》:北风吹 窗花舞 喜儿单人舞 喜儿大春双人舞 扎红头绳

喜儿:茅惠芳 大春:凌桂明

2.芭蕾舞《白毛女》片段 白毛女见到大春,回村和乡亲相见  

白毛女(喜儿):石钟琴 春:凌桂明

    拂去岁月的风尘,打开历史的篇章,由上海舞蹈学校创作改编的芭蕾舞剧《白毛女》赫然在目,它在我国音乐舞蹈史上书写出最辉煌灿烂的一页,它是镶嵌在我国艺术宝库里一颗燿眼的明珠,璀灿夺目,熠熠生辉。

    那悲欢离合、感情饱满的剧情;那充满了时尚气息与现代元素的舞美;娴熟、那精彩的中国式芭蕾舞表演以及耳熟能详的“北风吹”的音乐,曾伴随着我们走过那个“风声、雨声”,唯独没有“读书声”的漫长岁月。

    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非常的匮乏,但是芭蕾舞这门源于欧洲古老而又高雅的古典艺术却正是在那个年代通过银幕走进广大中国人的生活中,在中国的舞台上焕发出燿眼的光辉。无论当年的知识分子还是那些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大姑娘,小伙子,甚至是满脸皱纹的老大爷老太太也都为这高雅艺术着了迷。从那以后,电影里那些优美的旋律在中华大地上传唱,而那双永不褪色的红舞鞋也在几代中国人的心中继续飞旋。

    全剧七个场次。从内容和人物出发,打破西洋芭蕾原来的程式,除了运用芭蕾技巧外,又吸收了大量的中国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的表现手法以及民族民间舞、传统戏曲以及武术等素材,有机地结合到芭蕾中去,现实与浪漫相结合,形成具有中国气派和民族特色的新舞剧。

    而音乐,吸取了华北民歌、河北、山西梆子音调;乐队配器中采用个别中国民族乐器与西洋乐队结合的方式,三弦、笛子、板胡突出了喜儿、杨白劳、黄世仁主要人物的音乐形象。

 整个舞剧音乐,以杨白劳、喜儿、黄世仁三者的音乐主题贯穿,根据剧情加以变化和发展,为全剧在唱和跳中得到圆满的结合。

    第一场的《窗花舞》,它的曲调新鲜可爱,是对天真活泼的喜儿形象的一个重要补充,并为以后喜儿的遭遇形成强烈的戏剧性对比。

    第四场的《红枣舞》等音乐都很出色,这些音乐起到绿叶扶红花的作用,使整个舞剧音乐色彩丰富而又有统一。

《北风吹》《扎红头绳 》演唱: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原唱歌唱家朱逢博

    芭蕾舞剧《白毛女》一个十分出彩的亮点是歌唱家朱逢博的演唱。 

    舞台上的喜儿通过形体的舞姿,用肢体语言演示着角色在不幸遭遇中的情绪,而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专业的朱逢博自己是用歌声在倾诉着喜儿灵魂深处的情感。朱逢博在演出的歌唱中,定位“我就就是喜儿”这个角色,她几乎忘却了自己的存在,而是自始至终地盯着舞台上喜儿的一双脚尖在演唱,在音乐中与她共呼吸共抒情,悲喜相融地完成了喜儿这个丰满艺术形象,从而达到了震撼观众心扉的强烈戏剧效果。

    朱逢博的歌声太动听了,她对每一句唱腔、歌词,力求用嗓、传情、咬字和发音的完美;她以民歌唱法为基础,并借鉴了西洋发声方法,进行了艰苦尝试和探索。她掌握了西洋传统发声和我国戏曲演唱的混合共鸣,解决了真假声的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具有与众不同的韵味,实现了她歌唱生涯的发展与跨越。

    回味芭蕾舞剧《白毛女》,春去冬来,岁月流逝,打着一个时代标印的剧情也许会悄然淡去,但舞剧中鲜活的舞蹈形象、独具魅力的音乐却越来越散发着迷人的风采,激起我们对往事的多少美好回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