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有什么捷径?

 zula999 2020-10-19

当然有捷径啊!

所谓的捷径,就是有明确的书学思路。

所谓的思路,自古以来,大体上有三种不同的取法范围和进阶方向。至于有什么捷径?能学好王羲之《兰亭序》,看了下面三条路径选择,最后就有结论。

《淳化阁帖》选字

第一,成为一个在某一书学领域的专门书家。比如帖学一路专学二王,赵孟頫,米芾,黄庭坚,苏轼,或者篆、隶、楷(魏楷)任意一门,学精学准,达到融会贯通。这就需要所取法的某一家的资料要足够多。只学某一个帖,能达到融会贯通是绝不可能的。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段时间,都能真正有针对性,有目的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例或者一类问题,而不是没有目的,没有重点的长期重复练习。更不是朝三暮四,被世俗的说教误导而随人作计。学习中不低级重复,不作无用功,日有所进,直至成为学习某体的专家,在一定范围内他人难以替代和超越。这也就是捷径之一。

(何绍基选字)

第二,成为一个时期有一定影响力的书家。善于在浩如烟海的书法遗存中撷择,出手即超凡脱俗。比如当代人中学古代碑额篆书的石开先生;学杨维桢的陈海良先生;学汉简的毛国典先生;学秦简的鲍贤伦先生;学怀素的王厚祥先生;学黄庭坚的徐右冰等等。因为选择的路数不同,其结果截然不同。古人说“众擅不如独能”,当大家都是一色的含糖二王,清一色的欧楷,比肩接踵,不相上下,因熟成俗,同样的大路货,不臭大街还能咋?当大多数人都按照楷,行,草,或者按篆隶楷行草这样的顺序来学书法,那这条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走不完。但有明确的书学思想,有远见卓识者,就能捷足先登。不按科举时代的老套入手,的这样的书学方向和道路选择,当然也是捷径之一。

《淳化阁帖》选字
第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即要么具有开宗立派的书学地位,要么具有特立独行的个人风格。这条路子,非一般人寻常见识,普通天资所可能及。

我们知道,王献之只活了39岁,明书法家王宠年寿和王献之差不多;碑帖结合的书法大家于右任,沙孟海,以墨法独擅的林散之先生等等,古代、现当代的书法大匠中,看下他们的传记和学习历程,大多数二三十岁就己声名赫赫者,比比皆是;沙孟海先生,二十八岁写出《近三百年的书学》,其见识、判断、论理之高卓,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慨。
为什么他们都在青壮年时期就完成了普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事功?无他,我们发现,这些人的朋友圈都特牛,有仙人指路,不迷失方向,不作无用功,其见识,理念,学习方法非常人可比。加之勤勉精进,融会百家,裁成一体,这就是捷径之一。

(历代名家选字)

划重点:求学于明师,而不是以世俗所见选择学习方向,是所有成功书家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学习书法最捷的径。
至于题主问有什么捷径?学好王羲之《兰亭序》?应该说明,历史上从完全《兰亭序》出来的书法家,有谁?一例也没有吧?再观察我们的左邻右舍,学习《兰亭序》者,可以说满坑满谷,能见到一个成功的例子没有?哪种只能照着《兰亭序》临摹,有几分象,离开书本不会写别的词,能算是书法家吗?如果算的话,这样的书法家,有什么意义呢?

我们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唐朝那个叫冯承素的人吗?他可是学《兰亭序》最牛的人了,他走的路子,可能是最捷的径了,但其书法史上,没有啥地位啊!也没有见到一件他本人的作品传世啊。可见当时的人们,并不看重这个临摹《兰亭序》的牛人。

所以我说,《兰亭序》是个特例,学习它,有没有捷径,都没有多大意义。谁要是不服气,非要较这个劲,非要成为学习《兰亭序》的专家,那我们拭目以待,乐见其成。毕竟,前无古人,后怕也无来者了。


(颜真卿选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