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道清华 I《与道合真,通经致用身心安—<道德经>中的修持法》(连载二十一)

 昵称70139118 2020-10-19
4、珍惜三宝

道家重三宝,对“三宝”,有多种说法,如道经师为三宝,日月星是三宝,精气神是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三宝。这三宝对每一个修道者意义重大。

道经师三宝是修道的根本,修道者缘此明理入道;日月星三宝代表来自宇宙万有的外药外丹;精气神三宝代表着来自修道者自身的内药内丹。

而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到的三宝,是修道者“应世”所必须的三宝。应世,是每一个修道者一生的功课。成道前要应世,成道后也要应世,也是今天讲课的重点。


《道德经》第67章有云: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慈悲,是修道者的基本精神,失去了慈悲,人不为人,神不为神,圣不为圣。

俭,是俭朴,既是作风上的俭朴,也包括修道境界上的简事。现在的很多修道者,俭朴,是谈不上了,生活很奢华,一些传道的老师也很奢华。十多年前,一位老师,仅仅一身的西服、手表、钢笔、皮鞋就价值二十多万。

不敢为天下先,其实就是老子讲的“处后不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无私的境界。不争先,谋虑而后动,使谋虑更周全,是让人,修道者不争先,名利、功劳、机会,都可以让给他人。

修道者要“功成身退”,此中的道理非常精深。修道者保持的基本精神是“去物之累”,而世人在名利、功劳、机会、地位等方面,都会竞争,也会因竞争而带来很多麻烦、危机乃至祸患。

修道者看透了这些,爱身惜命,所以,不会主动争,而会主动让。

保持这三宝所带来的结果是:勇、广、成器长。

修道者首先要勇敢,勇于超越世俗,勇于超越自我。由慈而延伸出来的勇、胜、固、救、卫。每一个字都有深意。

比如“天将救之,以慈卫之”,在修道中,慈悲的人,有善德、有功德的人,在困难之中,危难时刻,就能得到天的救护,也能得到天的卫护,从而避免魔障。

这个道理,我前面讲过,就是《悟真篇》里紫阳真人所言:

大药修之有易难,亦知由我亦由天。
若非积行施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

所有的修道者的慈,体现在“积行施阴德”里。而天之救,天之卫,就体现在修道者不遭遇“群魔障缘”里面。修道者的阴德,能作为盾牌护佑修道者。而阴德从慈悲、慈善中来。

把紫阳丹诀和老子经典对照来解,就会知道《道德经》在修道上的指导作用,也会明白“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的真意。


广,修道者的学识、心量、眼界、功德都要宽广。如严师所言,“广才儒释道”。

成器长,修道者先要成为载道之器,而且因为成器而成为某个方面的引领者。

即“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我经常说,要先做道器后成真人。由道器而成真人,就是“成器长”。

张伯端真人因为得道,开创了南宗丹法体系,前五位祖师,在一百多年里,把丹道文化发展到极高境界,这是“成器长”;王重阳真人开创了全真教,他引领了这八百多年来的道教的发展,这也是“成器长”。

《道德经》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很深用意的,修道者要三思之,结合修炼来穷理,则理能通玄,神能入虚,那时候,对《道德经》修真理法的博大精深,会有更直观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