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读者》,让时代的声音直抵人心

 小呆图书 2020-10-19

“终于等到你,《朗读者》”“向光而行、向下生长”“期待听见更美的中国故事”“曾经一集不拉追过的节目,受益颇多”……10月16日上午,《朗读者》“一平方米”新媒体直播活动新闻发布会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朗读者》第三季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一时间,众多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刷屏。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历经两年的蕴藉沉淀,《朗读者》第三季终于御风而来。

《朗读者》,让时代的声音直抵人心

文化精品之所以称之为“精”,是因为它们汇聚了人们美好的精神向往,代表了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曾几何时,形式大于内容的综艺作品受到追捧,机械化生产的文化快餐大行其道,人们犯起了“选择困难症”。打动人心的不是光环,而是情怀。用能够走进心灵的作品告诉大家什么是值得拥有,用春风化雨去润物无声,这是文化精品的传播职责所在。如同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说,“人生最大的乐趣是发现美、创造美,这个乐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美的乐趣来自阅读这些名篇佳作。”文学与声音的交织,不啻为一种“美美与共”的创新方式。作为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朗读者》,正是有这样的初心和落脚。

《朗读者》,让时代的声音直抵人心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好比文艺工作者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一样,《朗读者》也要面对“谁来读、读什么、为什么读”的“终极三问”。在价值观多元的当前,人们对主流价值的归属感尤为强烈,如何找到这一束光,《朗读者》做出自己的尝试。在这个舞台上,读的不仅仅是文学,还有山川湖海、心路历程、人生四季……所读即所想,主流价值借由鲜活的人与事变得具体有形,让更多的观众完成“一个人,一段文”到“读天地人心”的转变。默契的同频共振,这亦是前两季《朗读者》追随者众多的缘由所在。如今《朗读者》第三季重磅回归,又怎能不让人期待。

《朗读者》,让时代的声音直抵人心

时代的宏大叙事,更需要普通人的声音来直抵人心。“情怀事大、见于细微”,《朗读者》就予以生动的注脚。基层公务员罗颂华,在朗读亭献上一首记录自己从感染新冠肺炎到康复全部经历的自创诗歌——《76天的等待》,“我想给这座复苏的城市献上一个普通人的祝福,也想给新冠愈后重生的自己一股力量。”武汉市中心医院的医生胡轶,站在朗读亭的麦克风前,中气十足地朗读起一首《给孩子的诗》。“作为一名医生,我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了,仅以此诗祝福我的家人平安健康。”那些走进“一平方米”朗读亭的普通人和他们的故事,带来的是情感的共性、心灵的共振、思绪的共鸣。

《朗读者》,让时代的声音直抵人心

“一平方米是朗读亭的面积,它很小,小到只容得下两三人站立,但它又很大,大到可以倾听数以万计的心底的声音。”《朗读者》第三季用朗读亭聚焦普通人,而“两三人”到“数以万计”的跨越,正是来自直播技术的加持。当方舱医院备考学生、疫情期间出生的“小石榴”的父母以及大学生、退休干警、消防员、医护人员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走进朗读亭,千万网友都是他们的忠实观众——“一方舞台,百则故事,无悔人生”“朗读的意义在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唯有《朗读者》能够让我热爱,因为文字有光”……从央视频、哔哩哔哩等网络平台的跟帖留言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因为朗读的向上向善,使得无数个不断成长的梦想凝聚在一起,从而在与时偕行的道路上心手相牵、彼此相拥。

《朗读者》,让时代的声音直抵人心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今,《朗读者》被很多网友认为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文化节目之一。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向往,具体化的作品能给到充分的获得感,“内容为王”则是秉轴持钧的关键。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倾情打造的精品创新节目,《朗读者》前二季播出以来,以全新的艺术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正向的价值传播,收获观众广泛好评及社会多方认可。抓住时代和人民的精神需求,塑造文化传承的情感纽带,使得《朗读者》成为现象级的视听盛宴。立时代之潮头,就要发出时代之声音,哪怕是最为普通的你我他,都可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朗读者》第三季已经到来,就让我们侧耳倾听、向光而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