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走秀“乌龙”让我们感受汉服设计之美,太惊艳了!

 红了樱桃绿芭蕉 2020-10-19

LOGO大师整理编辑(ID:logods)
文章授权来源:日本设计小站(ID:japandesign)

最近一段时间,汉服火了!


起因是在成都萤火虫漫展举办的汉服走秀被通知临时取消,这一消息让无数商家恼怒、无数模特站在会场里直接懵逼,这是什么骚操作?


从现场透露出的视频可以看到,很多商家为了这场汉服秀耗费了不少资金、心血,也有很多模特为了赶上早上的彩排,一整夜都没有睡,据说在等待的过程中,还被保安赶出去过!


最后IGS、华裳九州、萤火虫官方给出了补偿方案,除了费用之外,承诺六个月内重新举办等同规模的走秀。


而10月3号的汉服走秀,各位参展商家经过协商后决定,压缩时间,加快步伐走完。
原本小编还是着重关注事态的发展的,不过看了完整的走秀视频后,只想从心底发出一声感叹:我们的汉服太美了吧!


 展示时间被压缩,但容姿不减半分! 

这个小姐姐相当可爱了!几个袖花儿都要甩到人心坎里了,表情也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而且这款汉服的配色也很不错,降低了饱和度的灰绿色与少量的红色一起就和谐很多外观上的感觉就是,沉稳不是沉闷,也不失娇俏!


问:汉服模特在走秀时如何互动
答:如下图,教科书式互动。


这位小姐姐是全场的灵动MVP,一开场就直接跑上来!
唐制衫裙和纸鸢有一种情景再现的感觉,唐朝的豆蔻少女在春日里放纸鸢!日站君大胆猜测,跑这么快,可能还是留给商家走秀的时间太紧吧!


形象的理解到“贵气逼人”的含义了,还有一种姐妹约一起吃茶赏花的既视感!


啥都不说了,祝百年好合,琴瑟和鸣!(仅针对走秀情景)


现代汉元素穿越千年的交流现场!


古言小说里的闺中姐妹打闹,也就是这样吧!
看到这已经脑补出一句台词了:“胡闹”(娇嗔状)‍‍‍‍‍



 那些年,汉服遭到的误会 

说到汉服,可能大多数人一开始会按照字面意思理解:“汉朝人穿的衣服”等等,其实真正的打开方式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虽然都是字面理解,但是偏差还是挺大的!


既然涉及到汉服领域,那一定要了解“形制”!
形制可以理解为款式,主要有“衣裳制”、“衣裤制”、“深衣制”三种基本形制。这里要小小的纠正一下,销量最高、最常见的襦裙,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唐制衫裙”,是“衣裳制”的一种延伸款式。


现如今,汉服一般都是指完全按照出土文物的形制做的衣服现代汉服则是在此基础上,做出了更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就是橘色软件上常见的汉元素、改良字样
如果想要强调自己穿的是汉服,那在形制的方面就要严谨一点了!


也有很多人对于强调形制这一点表示不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僵化汉服?门槛抬得高了,有利于宣传汉服文化吗?
其实这种问题完全可以反问回去。如果不强调形制,那么该如何区分汉服与古装呢?如何正确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呢?


· 误会:汉服&古装 ·
说到汉服与古装,这其中的误会可是相当深了!还记得那些年,不少围观群众对身穿汉服的人理解就是:这人穿古装出来干吗?拍戏的吧?
当年的汉服爱好者:口干舌燥解释不清了,看我脸上的宽面条泪就行了……


古装是带有古代元素的衣服,一般都是拍摄影视作品穿的。
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汉服是传统的,形制可以对应上出土文物的;而大部分古装都并非历史上存在的,是经过一番艺术处理的服饰!


· 关于“山寨” ·
“山寨”简直是群众误会、踩雷的集中点!
指正一下,汉服的山正,指的是图案的山寨和正版,可不是形制上面的问题!


汉服不像是一般的时装,可以大批量生产。有很多汉服卖完之后就绝版了,且买且珍惜啊!
其中汉服图案、暗纹的设计就需要耗费大量的心思和人工力量,这也是汉服版权意识这么强烈的原因。


汉服上的花纹、暗纹,一般都是用自然事物的抽象组合除了提高颜值外,“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每一种花纹的产生都带着美好的祝福!
了解之后再想想山寨汉服,接受度直线下降!



 尾声:希望用平常心对待汉服! 

在汉服重新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前几年,除了误会,更免不了对比,其中就有和服
这……完全没有可比性啊!


和服是日本本土的弥生服饰结合了中国古代的吴地服饰、唐代服饰,德川家康时期才被正式更名为和服,之前都是被称为吴服的!
和服从名字到服装,都是借鉴了咱们的传统啊!


而汉服,是“天圆地方”的文化体现,其中与和服的对比点:交领,代表了“地”,即方正、中正气韵;袖子圆袂代表了“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一种事物的出现都蕴含着独特的意义!


让人觉得最欣慰的是,现在这样的对比和误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着汉家裳,兴礼仪之邦”,这背后的意义,不仅是探究一种生活美学,更像是生活方式的延续。


有网友说,汉服不是一瞬间火起来的,而是那些披着床单的人长大了。
这一句话直击心脏!无论是快意恩仇的侠客,还是世家公子、小姐,谁的童年没有一个这样的梦呢?如今可以大大方方的穿出来,这也是圆梦的一种方式吧!


汉服的热潮中,有时候也会被打上”复兴传统文化“标签,其实大可不必。

被标签化的汉服太重了,我们大可以用一种平常心看待汉服,当一件事物变成“平常”,那就说明传播方式、速度都有了质的提升,这可能会更有“复兴文化”的意味吧!


参考文章:
1.《汉服“破圈”:让200多万年轻人“上头”的十亿市场》时尚周报
2、《为什么年轻人又穿上了“汉服”?》汉服社总部
3、《为什么汉服总是被当成和服?来看看和服和汉服的共同特征!》汉服同袍圈

图片素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