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我们穿过的皮草

 稼穑居 2020-10-19

那些年,我们穿过的皮草

年少家贫,兄弟姊妹多,鞋子成了父母操心的一大生计。男孩子好动,鞋子就越发不经穿,一双新鞋不到半年就绽帮裂口,呲牙咧嘴,大拇脚趾探出鞋外,像一只瞪着眼睛的怪兽。夏天好办,光着脚板也能对付,可是到了寒冬腊月里,就比较麻烦了。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北方乡村中穿毡靴或“毛窝子”的人不多,通常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多数人家特别是年轻人都靠穿“草窝子”过冬。说是“草窝子”,却不用稻草、麦草,而是用蒲草或玉米皮加苘麻拧成的绳子编结而成,黄淮地区也有加芦花的,感觉上暖和些。鞋底绱有废旧轮胎的叫胶皮草鞋,适合晴天穿。鞋底镶木板的,走起路来嘎达嘎达响,因此叫“嘎达子”。因为有了这层木板,泥水渗不进来,适合雨雪天穿。“嘎达子”隔寒,保温,耐穿,价格也不贵,麻烦的是走起路来不够灵便。不灵便就不灵便吧,反正又不是参加运动会,大冷天的,不冻脚就行。于今想来,这“嘎达子”有点像古人穿的“足下蹬”,草履加木屐,大有先人之遗风,也算是原生态的皮草了。那时,我们那儿乡下的学生,都穿“嘎达子”上学。教室里若没生炉子,久坐不动会把脚冻麻了。因此,学生们时不时的要跺跺脚活血。于是,踢踢踏踏的混响此起彼伏,课堂变成了踢踏舞会。

到了六十年代,一种叫靰鞡的棉鞋开始流行。由于这种鞋的填充料是靰鞡草,所以人们称它为棉靰鞡。靰鞡草也叫乌拉草,产自东北,是莎草科薹草属植物,具有防寒保暖作用,与人参、貂皮一起被誉为“关东三宝”。棉靰鞡的鞋帮用双层帆布,中间夹垫乌拉草缝纫,鞋面呈菱形方格花纹,鞋底为模压橡胶,适合在雨雪地里行走。就户外活动而言,棉靰鞡合脚、跟脚,比“嘎达子”灵便多了。缺点是通气性不如“草窝子”,容易捂脚汗。尽管如此,那时的穷孩子能穿上一双棉靰鞡,不知有多高兴,多神气。记得我上小学三年级时,在东北工作的舅舅捎来一双棉靰鞡,穿上后上学,脚步轻盈得很。七十年代当兵后,我发现部队的老棉鞋,就是棉靰鞡的升级版,衬里的填充物是棕榈丝加乌拉草,既透气,又隔寒。这种军用老棉鞋,鞋面黢黑,圆头肥腰,憨态可掬,但穿在脚上特暖和,在地方上也很受欢迎,现今城里的老年人,到了冬天还是喜欢穿它。

档次高一些的是翻毛大头鞋。这种鞋的鞋底为半高跟,绱有坚厚的皮革或模压橡胶,鞋帮是草绿色加厚帆布,鞋头和鞋跟连接鞋帮下沿处,缀以黄色翻毛牛皮。大头鞋的衬里有两种,衬以棉胎的叫棉大头鞋,适合轻寒地区;衬以羊毛的叫毛大头鞋,适合高寒地区。大头鞋穿上去厚重踏实,威武气派,比老棉鞋神气多了,且更为暖和,即使在冰天雪地里站岗,也不再冻脚的。只是有些笨重,大号的少说也有两三斤。翻毛大头鞋流行于文革期间,特别是七十年代之后,至今商店里还有得卖,网上也能淘得到。与此同时,一道楣子的条绒老棉鞋也很受欢迎。

现如今的皮草行里,各式各样新颖别致的保暖鞋、雪地靴盛行,只有那些恋旧的老派人物还会怀念老棉鞋,淘换老棉鞋,穿着老棉鞋。其实,如果你不是为了求体面、赶时髦,大冷天的,还是老棉鞋暖和。听说天津老美华有个华夏鞋文化博物馆,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示有史以来各个时期的上千件鞋履展品。其中,既有古代遗存物,也有后期仿制品,几千年的鞋类历史一目了然,有机会一定去看看。

(文/王兆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