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万别做这样的人。

 老鄧子 2020-10-19

推荐人丨铁木君(ID:tetemu)

你好,我是铁木君。

我想,你们身边也有一些这样的人:

为了给老板留下好印象,天天早到晚归,要么搞卫生,要么主动加班;

为了表达对另一半的喜欢,在热恋期疯狂讨好,透支掉所有的爱。

可时间一长,他们越来越累。

由于给了他人太高的期待,导致后来稍微做得少了一点,就被全盘否定,甚至还不如刚开始什么不做的人。

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不被喜欢的。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想提醒你,千万不要当一个“开始就全力以赴”的人。

不是所有的给予都对自己有利,物极必反,适度就好。

只有循序渐进,不断递增的关系才是最舒服的。

01.

先和大家讲个小故事。(可能有点老套,但现在看真的很有道理!)

从前有个老奶奶家附近有块空地,有群调皮的小孩每天中午吃完饭,都会来这里喧哗打闹。

但是老奶奶年纪大了,每天中午都要睡觉,因为小孩们的喧哗,老奶奶每天中午都不能好好休息。

(灵魂画手本手了)

老奶奶的儿子为了让他妈妈睡个好觉,每天想尽各种办法,遏制这群调皮的孩子,但每次都无功而返,很苦恼。

后来老奶奶的老伴对小孩们说:

你们今天中午谁喧哗打闹的声音最大,奖励一把玩具手枪。

小孩们高兴极了,一个声音比一个大,最后声音最大的孩子果然拿到了玩具枪。

第二天中午,这个老爷爷又来到这里,对孩子们说:

今天继续比赛,奖品是两个棒棒糖。

孩子们见到奖品不如昨天,很是不悦,于是无人卖力喧闹打闹,声音稀疏而弱小。
但是老爷爷还是把棒棒糖,给了其中爱蹦跳打闹的孩子。

第三天中午,老爷爷抱歉的对小孩子们说,今天的奖品是两颗花生米,小孩们一听,都异口同声的说:

不喊了不喊了,回家睡觉去,真没劲。

(好聪明啊这个爷爷)

这个小故事虽然很简单,但是背后却有很普遍的社会心理学原理支撑。

他叫「人际交往的“递减原则”」

不仅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变的很不好,并且一直找不到问题所在,甚至还会导致自我怀疑,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

02.

以前的我,在面对新人或新环境时,常常会刻意想给对方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比如:

刚到一家公司实习时,我为了想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每天早点去打扫个卫生。

面对领导布置的任务,即使很难处理,我也会为了面子,或者为了在领导心中有好的印象,硬着头皮顶上来。

也不止在工作中,以前在学校,同学有需要帮忙的事,我通常也不拒绝。

看着好像没有什么不对,毕竟咱们是新人,积极一点也正常。

可慢慢的,随着时间我变得越来越累。

相反我干得很多,但我并没有得到比别人多的回报。

反而如果我今天做的比昨天少了,别人还会觉得我变了,变懒了,没有当初勤奋了。

这说明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当代现实生活中,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学习和生活中,大家夹杂了很多「过分表演的成分」。

短期来看,我好像很聪明,能够得到一些回报;但长期来看我当时的做法,其实是很愚昧的。

我这么做是想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但因为我本身的表现是充满了「表演的成分」,并不是平常真正的我。

即使刚开始大家对我勤奋的印象真的很好,但随着我慢慢坚持不下去,大家对我的印象就会由高走低,由好变坏。

随着时间,大家对我的印象,甚至会比那些刚开始来表现不佳的人印象还差。

这是一种必然,从人际关系心理学上来说,我们将这种过程称为「从肯定到否定」。

其实也怪不了别人,这其实是人性的弱点,而人际关系中的递增原则,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的多。

03.

在恋爱,在感情当中也是一样。

心理学家阿伦森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安排被试者同伴,用四种不同情况来评价被试者。分别是:

1.始终肯定对方的评价;

2.始终否定对方的评价;

3.先肯定后否定的评价;

4.先否定后肯定对方的评价。

测试结果是,第四种情况下(先否定后肯定)的被试者喜欢交往对象的程度最高,明显高于第一种(始终肯定)的被试者。

而第三种(先肯定后否定)被试者喜欢交往对象的水平最低,大大低于,第二种(一直否定)交往对象的被试者。

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的保护需求。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人们喜欢对自己的喜欢与日俱增的人,而厌恶对自己的喜欢水平不断减少的人。引自《人际关系心理学》)

包括在很多人恋爱的时候,在热恋期,很多人常常会一股脑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予对方,到达一个最高值。

但随着时间一切都会慢慢归于平淡,激情都会过去。

而这个时候和以前两个人的相处比,但凡有一丁点差别,就很容易引发两个人争吵。

而争吵中最常听到的话就是,其中一方开始否定另一方。这样的行为,很容易会让被批评的一方产生厌恶感。

因为当人面对自我价值遭受威胁和否定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通过否定对方,来实现自我价值的保护。

然后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最终导致分手。

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千万别爱太满。

04.

我们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学习心理学的误区,不止是为了避免踩坑;

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逻辑,来帮助我们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上,给自己建立优势。

巧妙运用“增减原则”也可以切实帮到生活中的你。

1、吝啬是好事,别自来熟到,认识别人五分钟就卸下所有防备

在与人刚开始相处的时候,要有所保守,把你和对方相处的基点拉低。

就算你见了第一面,就喜欢对方,就想为对方投入、奉献,你也要打住。

即使你想要投入也一定要以递增的方式给予。

这样的方式,不管你是在工作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上,还是感情里,都会让大家越来越喜欢你。

同样都是给予,这样的方式要比每次平均或者递减的方式给予,效果要好的多。

2、由小转大,偷梁换柱

意思就是当你想要评价别人,或者想要指出别人的毛病时,可以先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毛病开始说起。

然后再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然后再说你真正想要表达的问题,这样其实大家更能接受你的建议。

3、保存自己,就是在保存你们的友谊

作者简介:杯子,公众号:一杯仙气(ID: ybxianq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