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人与孔子齐名,不是孟子,你知道是谁吗?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外出考察到了浙江余姚,参观了余姚中学。余姚有个名人,余姚中学校园里有他的雕像。我因为仰慕此人已久,所以借此机会想让更多人了解他。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至圣先师孔子,那半个是曾国藩,另一个就是他了。

厉害吧?

如果不知道他的名字和成就是不是有些不应该?

他创立了“心学”,提出“致良知”,主张“心外无物”、“知行合一”、“人人都可以通过修炼成为圣人”,是明代伟大的哲学家。

他不仅是思想家,还是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甚至还是书法家。虽是文官之身却曾经三次率兵平定叛乱,每次都以弱胜强。第三次平叛,不战而屈人之兵,写一封信就让对方缴械投降了。

当时他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思想光芒照射古今,后世名人大都把他视为榜样,他的思想在日本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至今影响不衰,甚至影响到整个东南亚地区。

他年轻时就志向远大,立志要做圣人,最后,他成功了。

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在这里我先举一例。他年轻时科举不第,曾说过一句流传很广的话“世人皆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什么意思?

就是说,大家都把没有金榜题名作为耻辱,我以“没有考上而灰心丧气”为耻辱。这种气度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一直践行,这与他的心学是一脉相承的。

他入官场后,因为性格耿直得罪权贵,被贬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地区,那里条件异常艰苦,他自己结庐而居——自己搭个房子来住。

如此艰苦的地方,在他却是悟道的最佳场所,于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产生了。就是在这里,他终于顿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要想成为圣人,我不用格物致知、向外去求,我自己本性中就存在,我可以通过自己修炼内心达到圣人的境界。

他就是明朝伟大的哲学家——王阳明。

他的“心学”理论博大精深,恕我难以表达清楚。

我作为一个老师,还想说一件事,是关于他父亲的。

且不说他父亲王华曾经是状元,还给皇帝当过老师,这些和他教育出王阳明这样的儿子相比都不算啥,王阳明之所以有此成就,与他父亲的教育密切相关。

就他父亲教育他的方式来说,值得现在所有家长学习。

王阳明每到一个地方为官,他父亲都会嘱咐那里的友人关照他,怎么关照?

他父亲请求人家多磨练他,就是多让他做急难险重的事情,以此锻炼他的能力。绝对不是要求人家照顾他,像现在有些家长那样,让孩子可以少干活多拿钱。

小时候,王阳明也曾经很叛逆,到处惹祸。但是他的父亲不仅是严厉管教,还能根据他的兴趣,培养他的各种能力。

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和他的思想告诉我们:

立什么志,成什么人。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光明只存在于心中,如果一个人只看到了世界的阴暗,那一定是他的内心出了问题。

没有一无是处的人,只有自暴自弃的心。
…………

感觉每一句都值得我们琢磨好久。

王阳明临终前的一句话也流传了下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他的意思是:我一生坦荡磊落,也没啥可说的了。

他用尽了一生去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敬仰!

这就是一代圣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