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要的是控制,还是孩子的成长

 静听涛声依旧 2020-10-19

看了一个小故事,觉得很有意思,让我对如何做一个好家长有了新的感悟。

有一个家长,养育着三个孩子,每次拖着疲惫下班回家,他都发现,孩子们把他心爱的书籍弄得乱七八糟——每个房间的地上,客厅沙发上,还有床上扔的到处都是,有的书竟然被弄坏了。

开始他很是恼火,但是,隐忍着没有发作,只是自己默默地把书再整理好。后来,他在整理孩子们弄乱的书籍时,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他把孩子们可能感兴趣的书籍,放在他们最容易够得着的地方,并且为此配置了更多的书柜,买了更多的书籍。自然,每天他还是会花功夫收拾弄得乱七八糟的书籍,但是,他渐渐发现,孩子们已经开始阅读那些他们各自喜欢的书了。

后来,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也学会了把看过的书放整齐,不再让家长操心。重要的是,他们都成了爱读书的学生。再后来,这三个孩子,一个成了生物学家,一个是大学教授,一个成了著名的医生。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家长对孩子们弄乱并破坏了书籍这件事大发雷霆,甚至惩罚他们,不准他们动自己的东西,会发生什么?

可能那些书籍会保存的很好,孩子们从此因为害怕家长的惩戒而变得很乖,不再碰家长当做宝贝的那些书。但同时,他们对书籍可能也不会那么热爱了。然后,也许孩子们的将来会是另外的样子。

由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发火,训斥他们,可能只是因为我们用自以为是的对错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就像这个家长,如果判断标准是家里保持整洁,书籍完好无损,同时,想到自己累了一天了,还要为整理书籍付出劳动,那这样的标准之下,当然是孩子们错了。但是,这个错带来的,可能就是错过了成长的机会。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作为家长经常用这个问题提醒一下自己非常必要。这个问题就是——我要的是控制,还是孩子的成长?

孩子喜欢把玩具拆开,家长心疼孩子把玩具弄坏了,可能就会惩罚孩子,比如暂时不再给孩子买玩具了。岂不知,孩子的心思你真的很难猜——他只是想弄明白这个玩具到底为什么会这么好玩,并不是故意搞破坏。因为家长的惩罚,可能就此泯灭了孩子探寻知识奥秘的火花。

有些孩子什么东西都想摸一摸碰一碰,家长会阻止他不要乱动。但是,他可能就是好奇心强。好奇心强的孩子需要引导,不是说不管不顾任其胡作非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还是要有边界的,有些危险的不合适的东西就是不能碰。

但是,如果家长带着让孩子成长的判断标准去处理孩子的这个行为,恰当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可能就会逐步培养起他的探索精神。

顺便说一下,很多家长之所以发现不了孩子的优势特长,就是因为我们在有意无意地打压孩子的探索尝试的意识。

用我们大人的眼光来看,孩子这个不能动,那个也不能碰,因为这样才算有规矩。于是,孩子就会在各种规矩面前变得循规蹈矩,难以发现自己的特长。

对孩子来说,规矩要有,但是要看需要立什么规矩,怎么去立这个规矩。不能家长想起一出是一出,甚至高兴了是一种规矩,烦了又是另外一个标准。

有的家长会说,我在努力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啊!我给他报各种兴趣班——钢琴、绘画、舞蹈、围棋等等。但是,一个社会上,这样的特殊人才毕竟是少数,如果只是想让提升孩子自身素养,可以上这些兴趣班。但是,就发现孩子未来真正的优势特长来说,还是要鼓励保护孩子的独立探索,培养孩子自主发展的能力。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评判标准,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是对孩子的控制感,让他乖乖听话,还是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不要简单地说让孩子听话也是成长,我不否认,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正像上面举的例子中所说,两者之间确实会在很多时候发生冲突。

所以,作为家长需要记住,要经常问自己这个问题:你要的是控制,还是让孩子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