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之行:观赏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

 小一时空360 2020-10-19

昨日发的帖子记录日前海口一日游的三大景点。有圈中朋友立马留言道:你这都是自然景观呢?!

没错,海南作为著名的的游览胜地,除了得天独厚的天然美景,宜人气候,其实还不乏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呢。

只是此次一天光景,无法重游。去年国庆黄金周,曾与家人环岛自驾游海南,记录下了其中的一两处,记忆深刻,重发于此。


五公祠

省博物馆


东坡书院

黄金周一向都喜欢宅在家里的,本次却一反常态随家人海南自驾游。

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去海南,或许可能就是因为去过实在太喜欢那迷人的椰岛风情了… 还有,就是想体验一下自驾游的乐趣,才没抵抗住出游的诱惑。

黄金周的第一天,高速路上的拥堵是可以预料的。所以,遇上了,也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和烦恼,只有‘堵’中取乐了…

反正,带够了足够多的零食,随时品尝。再有就是最好先打探一下一路上的服务区质量,有目标地选择,说不定还可以品尝到不错的快餐呢。

比如我们这次选择的阳江服务区,让我等有了一次相当不错的午间自助餐,色香味齐全噢,实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早上出发,到达渡海码头已是晚上七点。

过海价格不菲哦,小车四百多,成人一人42元。

据说轮渡是24小时滚动出航,很方便。晚上过海也好,正好可以欣赏海上夜景,美轮美奂啊!


前两天的游览目标是海南的人文景点,选择了海口的五公祠和儋州的东坡书院

五公祠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169号。

建于明万历年间,主要由五公祠、苏公祠、伏波祠、观稼堂、学辅堂、洗心轩和五公祠陈列馆组成,人们习惯以“五公祠”统称。

因为五公祠为该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是一座二层木质结构、单式斗拱的红楼,楼高10米,人称“海南第一楼”

从介绍上看,此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是为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谪来琼的李德裕(唐朝宰相)、李纲和赵鼎(均为宋朝宰相)、李光和胡铨(均为宋朝的大学士)五位历史名臣而建的。楼正前方及两侧,竖立着这五位历史名臣的大雕像,栩栩如生。







儋州的东坡书院位于海南岛儋州市中和镇

不知为何,如此著名的人文景点,进入的那条路特别不好走,高低不平,尤其像我这样爱晕车的人可费劲了。

不过虽然路途艰难,还真的值得一去。

史料记载,那是为了纪念北宋大文豪、谪臣苏东坡而建于北宋(1098年),后经重修,明代(1549年)更名现名。

院里古林幽茂,群芳竞秀,各类建筑,古色古香。典型的书院风格,一进入院内,立马让人心旷神怡!与外面的那条崎岖之路形成鲜明的对照。






院门正中挂有一块“先生悦之”的大匾,两旁有长联:“生面重开更有客吟诗对此茂林修竹;芳踪如晤看执经问难依然沂水春风”

据介绍,苏东坡谪居儋州三年间,讲学明道,使儋州“书声琅琅,弦歌四起”,儋州由此成为了全岛文化的中心,也培养了民众尊师重教的传统。此后,儋州人才辈出,名声远播,在海南历史上曾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儋州至今民风淳厚粗犷,古风犹存,且素有“诗乡歌海”之称,居民们爱好吟诗作对,有许多民间诗社。儋州民歌也种类繁多,正所谓“儋州自古称歌海,山歌多似百花开。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正如《琼台纪实史》记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居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吟起了那段古老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

我在想,海南旅游天堂之盛名,除了它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或许此等不同凡响的历史人文渊源,也为之增添了一抹不可或缺之亮色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