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朗读者》一炮而红,源于董卿的”六字方针“

 小一时空360 2020-10-19

头条问答上在讨论:《朗读者》为什么能一炮而红?

不少网友做了长篇探讨,从主持人,从文化,从制作等等各方面加以剖析。

确实,现如今,在网络娱乐资讯铺天盖地无所不能的状况下,一档官方频道的综艺节目能得到老少妇孺,各路人马的认同甚至追捧,一定有其内在的因素。

......

如果按笔者来分析,其实也就六个字...

就是《朗读者》每期开始,董卿说的那句话:

一个人!一段文!

就是这么简单的六个字,可是从这句话,你可以感觉到,相对于前期火爆的《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如果说《中国诗词大会》比较侧重的是“一段文”,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渗透;

那么《朗读者》则是在这段文的基础上,还加上了人的故事,人生的感悟和述说

就像已经播出的这两期节目:

第一期主题词:遇见

第二期主题词:陪伴

...

遇见 和 陪伴 里蕴含的都是故事,是人生的过程和体验。

“遇见”是故事的开始,是心灵的撞击和上天的恩赐;

“陪伴”则是故事的延续,是人生中最长情的告白。

无疑,这样的设计会使得这个节目更立体,更生动,更接地气,或者说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

当然,再加上整个节目设计中,美学综合体的构建,诸如舞台,音乐,文字,还有名人效应等等。

所谓人生百态,雅俗共赏... 条件都具备了,“火”,甚至"大火" 就在情理之中了。

举个例子,在第二期节目“陪伴”中的一个场景:

这是 妻子对丈夫情深意切,不离不弃的陪伴...

著名配音艺术家乔榛老师,一生七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每一次都离不开妻子唐国妹倾尽全力,无微不至的陪伴和照料。

乔榛老师动情地说:“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

唐国妹对丈夫的这种不离不弃的陪伴,不正是爱情中最长情的告白吗...

感人的故事,由故事的主人公,乔榛老师那发自内心的“国宝级”的男中音娓娓道来......

然后是两人在裴多菲的诗意中,一段情真意切的表白:

我愿意是急流

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

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窠,鸣叫。

......

就是这样的场景

这样的"一对人",这样的“一段文”...

你着看,你听着..

你,感动了吗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