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盛极一时的秦朝迅速灭亡的深层原因解析——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新用户08306761 2020-10-19

秦王嬴政十三岁继位,二十二岁亲政。然后仅仅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先后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

嬴政自认为功德圆满,甚至功勋超过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大秦朝可谓盛极一时。

盛极一时的秦朝迅速灭亡的深层原因解析——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千古一帝秦始皇画像

嬴政自认为功德圆满,甚至功勋超过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大秦朝可谓盛极一时。

但是,秦始皇病死以后,为什么才两三年就王朝倒塌,灰飞烟灭了呢?

很多人认为这是因为秦朝实行暴政,苛捐杂税,民不聊生所致。

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认为这不是秦朝短命的最主要原因。

秦朝由盛到衰像坐过山车一样的历程,我认为主要是由独尊法家,也就是说迷信法律万能所造成的。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秦朝是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盛极一时的秦朝迅速灭亡的深层原因解析——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好不热闹!

起初秦始皇本来也是不排斥诸子百家学说的,他甚至还给长子扶苏请了一个儒家的老师齐国的淳于越。

但是后来他采纳法家的建议,加强法治建设,让一切有法可依,并且从严执法,要求王子贵族犯法与庶民同罪!

由于秦国奖罚分明,对外将士们听党指挥,奋勇杀敌,对内官员们也不敢贪赃枉法,个个兢兢业业治理国家,所以秦国迅速崛起,一统天下!

秦始皇灭了六国,一统天下以后也没闲着。他继续采纳法家的建议,一方面统一了度量衡,加速了各个民族的融合,使书同文,车同轨,便于全国各地互通有无。

盛极一时的秦朝迅速灭亡的深层原因解析——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法律的天平很难绝对公平

另一方面,他废除了导致周朝各自为政的分封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守制,让法律更加完善,权力更加集中于中央。

由于法家思想与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冲突,比如说儒家就主张用道德教化来约束百姓、而不是以冰冷的法律来制约百姓,所以为了巩固法家、也就是法律的地位,秦始皇封禁其它学说。

他甚至采取了极端方式,实行焚书坑儒!相传公子扶苏的老师淳于越也未能逃过一劫!

法治完善以后,秦始皇又对外往南平定了北越,往北痛击了匈奴,并且在北方建起了万里长城,巩固边防。

然后在全国各地修建了驰道(相当于古代的高速公路),兴修水利,修通了运河灵渠(联通了珠江和长江)。

看起来一切顺利!

秦始皇也自以为依靠完备的法律,可以江山永固、流传万世。他甚至相信有了法律的约束,连后宫都不用立皇后管理。直到他死的时候竟然连皇后、太子都没有册封过!

但是物极必反!

秦始皇晚年过于迷信法律的作用,志得意满,懒于朝政。

要不常年在自己修建的驰道上巡游,听取地方官员的歌功颂德;要不就痴迷于法师所提供的长生不老之药,以求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样的后果就是、大权旁落于掌控法律的丞相李斯、以及宦官赵高之手。

又由于抛弃了儒家的忠孝礼仪的传统道德观念,以至于自己驾崩以后,李斯与赵高秘不发丧,私改遗嘱,拥立没有寸用的胡亥当皇帝。继而假传圣旨,赐死深受百姓爱戴的长子扶苏!

当时扶苏和秦朝大将蒙恬一起在北方修建长城,戍守边关,让百姓免受匈奴侵略之苦。而根据大秦法律,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扶苏完全没有反抗,自杀身亡!

盛极一时的秦朝迅速灭亡的深层原因解析——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英勇善战的大将蒙恬与弟弟蒙毅想反抗也没用,被赵高公报私仇,害死狱中。

有能力的大公子扶苏本来就应该是太子,是钦定接班人,却被害死了。无能力且被赵高严重洗脑的草包胡亥反而当了皇帝!

并且秦二世还听信谗言,把自己的二十来个哥哥姐姐全部赐死了,这样的秦朝还能玩得下去吗?

另一方面秦朝的法律过于严苛,就像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一样,仅仅是由于天气原因,行军受阻误期,就按律当斩!这是典型的法律太严、官逼民反啊!

盛极一时的秦朝迅速灭亡的深层原因解析——成也法律,败也法律

古代酷刑,诛灭三族!

赵高当权以后,想方设法消除异己,甚至把当朝权贵、丞相李斯也消灭了!

一朝大权在握,法律成了赵高消除异己的魔棒!

赵高自己当了中丞相以后、就想自己当皇帝。为了消除异己,他甚至敢在朝堂上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有不从者,随便搞个罪名就把你清除掉!

这样的秦朝还能维持下去吗?

至于最后赵高让自己的女婿和弟弟去逼死秦二世,那是水到渠成的必然结果。

后来虽然秦三世赢婴上位,才五天就灭了赵高,整肃朝纲,励精图治,可惜为时已晚。

六国纷纷独立,各地人民起义不断。秦三世在位不到两个月就兵败刘邦,最后被项羽杀害,秦朝彻底灭亡。

其实法律本身没有错。

错的是秦始皇走了极端,焚书坑儒,让王子官员以及百姓、都没有了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约束。并且法律掌握在极少数权贵的手中,导致有法可依却难依,法律反而成了朝廷内斗,消除异己的工具。

所以说秦朝兴衰的主要原因是法律。

成也法律,败也法律!值得后人借鉴。


谢谢阅读。以上是“桃江老四”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

您的关注和支持是对“桃江老四”继续写作最好的鼓励和奖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