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图书 馆员 2020-10-20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

1、养阴清热,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3、清心除烦,适用于内热扰心之证。
4、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5、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6、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7、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咯血等证。
8、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以用来治疗阴虚肠燥、大便秘结。
禁忌:一般感冒风寒、痰饮湿浊咳嗽、脾胃虚寒者忌服。

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的作用,常用于肺胃阴虚所致的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所致的心悸以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麦冬除作为中药材熬制汤药外,还可以用于代茶饮中,可将麦冬单独泡水喝,或者配伍其他中药,如麦冬与五味子有养阴益气功之效,麦冬与枸杞子、乌梅泡茶养阴生津,滋补肝肾,麦冬与粳米熬粥具有清热养阴的作用。

麦冬具有滋养肺部,养胃的作用,也可以清除肝火,滋阴润燥,食用麦冬可以抗心律失常、扩张外周血管、降血糖、提高耐缺氧能力,可以泡茶饮用,麦冬茶对缓解心绞痛、胸闷等均有显著疗效。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
根。叶丛生于基部,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因品种不同粗细有异。花茎常低于叶丛,稍弯垂,花淡紫色总状花序,花期5—9月。果蓝色。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 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繁殖与栽培】
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于4月上旬将母株挖起,切开块根后分植。也可播种育苗,于10月果熟时收下即播,约5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率通常达80%。 l一2年培育成大苗后即可用作地被栽培。播种苗长势好,整齐繁茂。
麦冬抗性强,既可生长在阳光下,也可在阴处生长,在阴湿处生长叶面有光泽。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亦能耐瘠薄的土壤。在种植早期应增施肥料,可加快其生长,尽早覆盖地面。
【特色与用途】
麦冬类植物,四季常绿,生态适应性广,阴处阳地均能生长良好,繁殖又容易,是理想的观叶地面覆盖植物。1、配元参, 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2、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阴伤,气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3、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4、配沙参,肺胃同治,具有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症。 5、配粳米,适用于热病之后,或慢性病中出现的胃中气阴两伤证,具有较缓和的清补作用。 6、配乌梅,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效力显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伤渴甚或内伤而见的胃热津伤消渴,均可选用。又乌梅能涩肠固脱而止利,合麦冬救阴以润燥,对于久泻久利,大肠津脱,虚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难忍,引饮无度者,尤为适合。
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78页)。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3g,水煎服。 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一种由枸杞、菊花、山药和麦冬制成的保健品的制作方法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山药、麦冬、枸杞和菊花制成的保健品,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药片所含药效成分的原料药的组成为:枸杞6-7份、杭菊花1-1.5份、山药2-3份、麦冬0.5份。形状有药片、药丸、药粉和胶囊。其组方科学,菊花枸杞具有能预防和治疗各种眼病,对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都有好处,枸杞除了众所周知有明目的作用之外,还有增加免疫力、滋养强身等多层优点,最适宜中老年人饮用;菊花茶有明目清肝,散风清热;山药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麦冬具有养明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本发明提供的是用于补肝益肾、养肝明目、益胃健脾、补肺润肺等作用,属于纯中药配制而成,增加了保健品品种,满足了亚健康人的需要。
麦冬的作用与功效 麦冬泡水喝的功效及注意事项
麦冬大家应该知道吧,是一种中药材,对人体有很多的好处,而且还可以辅助治疗一些疾病,那么,你知道麦冬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麦冬泡水喝的功效是什么呢?麦冬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麦冬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麦门冬的块根,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

麦冬性质偏寒性,很滋补但不会伤气,可以除烦躁,清心,功效很多。
还可以用来治疗肺燥
咳嗽、经枯乳闭、肺萎吐脓、血热妄行、津枯便秘等。但对气虚胃寒者不宜。
麦冬的作用与功效
治疗暑天汗出虚脱
用麦冬、
人参各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2剂。对汗出虚脱,心慌心悸,血压过低,汗多口渴,体倦乏力有良效。
治疗肠燥便秘
麦冬有治疗肠燥便秘的功效,有润肠通便的效果,用麦冬、生地、玄参各15克水煎服,每天一次就可以了。
麦冬有治疗肠燥便秘的功效

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麦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连服3~18个月。对缓解心绞痛、胸闷均有一定作用。
治疗慢性胃炎
麦冬、黄芪各9克,党参、玉竹、黄精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胃阴不足者有良效。
治疗糖尿病
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先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煎液,药渣再加水500毫升,大火煮开后改为小火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煎出的药汁混合,每日1剂。
用芦根30克,麦冬15克

麦冬还可以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口渴,喉咙干,心烦等等症状。

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
麦冬、天冬、知母、川贝母、百部各9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表现为阴虚燥咳者。
治疗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

鸡蛋5个,枸杞、花生米、瘦猪肉各30克,麦冬10克,盐、湿淀粉、味精各适量。首先将花生米煎熟,枸杞洗净,入沸水中略氽一下。

【沙参麦冬汤有什么功效】沙参麦冬汤的功效与作用
1、沙参麦冬汤有什么功效:润肺止咳

麦冬有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的功效,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轮叶沙参水煎液对家兔有祛痰作用, 可持续4小时以上,但较紫菀、天南星的效果稍差。

建议:
将麦冬和五味子一起服用,能够很好的起到滋阴守阴的作用,具体的功效则是养阴敛阳,对于一些虚汗、心悸、就可以及少痰等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沙参麦冬汤有什么功效:清热镇痛

麦冬具有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的功效,沙参根的乙醇提取物能使正常家兔的体温轻度下降;对因伤寒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亦有降温作用;并有镇痛作用(兔牙髓电刺激法)。
建议:
将麦冬和元参一起浸泡服用,这两种药材一种具有滋补的作用,一种则是清,两种混合在一起之后能够很好的养阴润燥,对于一些小孩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3、沙参麦冬汤有什么功效:其他作用
麦冬有清心除烦的作用,适于内热扰心之证。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并且能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致病性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建议:
将麦冬和粳米一起熬服用,非常的适合在热病之后吃,如果是一些患有慢性疾病也是和服用,对于胃部具有很好的清补功效。

4、沙参麦冬汤有什么功效:沙参麦冬汤的做法
沙参麦冬汤一
组成: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
功用: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沙参麦冬汤二
组成:沙参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叶4.5克、麦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用法: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日服二次。
功用:清养肺胃,生津润燥。
主治:燥伤肺胃阴分,津液亏损,咽干口渴,干咳痰少而粘,或发热,脉细数,舌红少苔者。

加减:久热久咳者,加地骨皮9克。

药象体会:麦冬、滑石、石膏
大家晚上好,能听见声音吗?声音听的怎么样,还可以是吧,能听清楚,啊没关系我自己也录着音,万一中间要是不好的话大家还可以听录音。
今天呢接着以前的药象往下讲,讲右路金气这一部分的药物,最近这段时间,有一些朋友跟我聊天的时候,提了一些问题就是关于药物的四气五味啊的一些问题,我发现可能我以前啊给大家讲的还不够清楚,有些问题呢可能说还不够透彻,可能会导致一些朋友会有一些误解。今天咱们结合流感,把中药的四气五味简单的再给大家串一下。这样的话大家对药物的气味对他的功用可能理解的会更透彻一些,这样有利于我们对每一个具体的药物的理解。
首先,咱们一直讲的一气周流,很多朋友认为是不是一气周流我必须要用上左路升的药和右路降的药他才动起来呢?我要不用药是不是他就动起来了呢?观点是不对的,咱们人体一气周流啊他能够左升右降他能够流通起来,这本身是人一气的本性,中医讲天人合一,那天道他也是一气周流的一个形式,内经不是讲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他也是升降周流是一体的。我最近还看了一个,据说是比较前沿的一个理论,好像是一个漩涡场理论,就是说整个宇宙,所有的星体他运动也是按椭圆形或者圆形的轨道在运转,他认为整个宇宙空间就存在这么一种环形的场,就像有这么一股力量,使各种各样的星体都沿着一个圆形的轨道来运动。而这种让星体沿着圆形轨道运动这股力量是看不到的,看不见他是一个无形的场但是他的能量非常大,认为这种运动模式是宇宙的一种根本的运动模式,而不是我们以前讲的引力场互相吸引,他认为以前说法不太对。这是这么一个新的观念。那么观念跟我们讲的一气周流是很相似,所以现代科学也可以让我们加深对一气周流的理解,所以我们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讲呢,人体的一气周流他是自己的一个本性,他自然的就能够升上去,自然的能够降下来,这是一个很自然的一个状态,就像夏天热到头了自然变到秋天,没有人把太阳拽一下,他自然就慢慢离我们远去,这就是天道如此。所以人身一气是顺应天道的,正常情况下顺应天道自己就可以升降周流无发无端,这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所以我们用药呢,并不是说用药物去控制一气周流,而是说用药来引导一气周流或者说帮助一气周流帮助他恢复正常的状态。药物是不可能改变一气周流本身的运转趋势。你比如说左路就是往上升的,右路就是往下降的,你用上药物把反过来,左路往下降右路往上升,这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是像道家练自己去练气练神仙,一气逆转,或许有可能,我本人对没有研究,不知道具体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至少从药物层次上讲呢,我感觉药物是不可能逆转一气周流的态势的,他左升右降的态势是固定的改变不了的。生病的时候就是一起周流他就是运转的不通畅了啊,瘀滞了,我们用药物只是帮助他恢复而已,并不是说一气没有我的帮助他就不会走了,他不是这样的。所以跟大家在强调一下,这是强调一气周流为本,药物治疗只是一个辅助,这是这么一个问题。
四气五味的问题,内经里面讲的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我在这里呢,寒、热、温、凉不去讲,只讲一下药物我们平常讲的气,药是平常讲的气味闻着的气味还有尝的味道,是这两个意思。有的药闻着很香有的药,尝着很苦,有不同的感觉。内经里面也讲气味上有气厚的,有气薄的,味厚的,味薄的,有各种不同的阴阳属性,提出来一些阴阳这方面的归纳。那我个人对气味,就是药物闻着嗅觉上气味,还有尝着的味道,这两方面我个人的理解,他仍然是药物一气的不同的表现。如果药物本身这股气他是偏于宣散的,可以飘散出来,我们就能闻到一个味,闻到一个气味就是一个比较轻,能够闻到比较轻轻飘散的这股气。相反呢有些药闻得时候没什么味,但是尝的时候尝的味道比较浓厚,那我个人认为他是药物
的一气敛藏收聚的比较好,他都藏在里面了,不会飘散出来,你只有吃到嘴里尝一尝才能感觉到他有个什么味。那么有一些药物比较有代表性,你比方说白术药,你要是没打碎的话他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味,你要尝一尝的话他味非常的清香,很冲的一个味,而且味还能飘出来,打碎之后才能飘出来。有一些药不要打碎,像薄荷,新鲜的薄荷你老远就能闻到很清凉、很清淡或者说很清香吧,就是那个薄荷味,老远就能够闻到。相反你像麻黄,有时候你直接闻得话,好像没有什么味,麻黄一旦煎出来那个味很浓的,一般的人可能很不习惯麻黄味,你看药物由于一气他本身或者收藏或者偏于发散,他自己本身状态不同导致自己本身气味的不同。
也有些人讲说中药靠什么来治病呢,就是靠药本身的气味和味道,一个药什么气就是闻着什么气味,尝着什么味他可能有不同的作用,有些老大夫呢他就是专门靠尝药,尝一尝药他就知道药质量怎么样,他适合治哪个病,这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呢不管是闻着气味也好,还是尝在嘴里的味道也好,尽管气味偏于阳味道偏于阴,他们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象,明象就是我们可以感觉的一种象,那么象呢跟五味之气相比他就是属于一个,相对来说属于有形的层次,无形之气肯定是无形的,所以我们要在有形象的基础上呢去理解他背后所蕴藏的这股气,我们用药呢最主要的是这股药气。那么为什么不同的药有不同的气味,药的气味反映来药的这股气他的相对固定相对是时,具体自己一个特定的作用层次。他治病作用在人体的一气的层面上,他是作用在哪个层次上,作用在哪一个阶段上,他有一个经位,那么经位呢由什么来决定呢,就由药物本身的闻着的气味包括药物长的形态,由这些因素来确定,这些因素确定药物本身的这股气作用于人体的一个准确的位置,就是经位吗!关于药物后世有很多归经,什么药归哪个经,那么呢不能说错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个人感觉呢这种机械的归经不利于我们灵活的掌握药物的临床应用。我在临床上呢对于药物的气味啊闻着的气味,还有尝着的味道,有时候我也不会区分的过于仔细,因为他是都药物一气的不同反映。
我记得以前有一个网友,在网上好像说过我把气味给搞混了,然而我们刚开始学的时候,就要分开学,要分的清楚一些,他还是不同的,慢慢你对药物熟悉了,有时候不用分的那么清,你就直接你就通过气味来把握药物的背后这股气。从气的角度来用药效果就会更好了,这就是说咱们对药物的把握呢,最终你要回到一气上去,回到无形之气,从无形之气,来掌握药物的最终的功效作用的特点,作用的经位,那么这样就更灵活,咱就不会拘泥于药气属阳、味属阴,像推论的话用药就比较机械了,有失灵活性。所以我个人呢对药物的气味呢通常就是在熟悉的基础上融和为一体了,就不会细分,因为他背后这股气肯定是统一的,一个药物他气是浑然一体的,不可能分裂开来的。这是对药物来讲,我们不要对药物的气味,把我们搞的太机械,还是要把握背后这股气是怎么回事。
然后呢,再来讲一些药物是用来治病的,咱们在临床症状对我们判断疾病,怎么去判断。那么呢就结合甲型流感来讲,这次甲型流感呢,最主要一个特点就是发热,发烧干咳全身酸痛,发烧时反复发作不容易退烧,是这么一个特点所以很多人一看是发热了,就想你是阳明不降,表气不开呢,太阳不开呢,很多人就会习惯这么去判断。尤其是主张方症对应的一些老前辈,搞伤寒的这些老师,对于发烧,尤其伤寒方面的发烧,还是分的比较细,六经从六经的角度来分别论述,各种情况都很多。以前我记得大千老师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我看他讲稿,很早以前就讲过问题了,他说寒热,什么是寒什么是热啊,热就是一起瘀滞,气瘀化火,寒呢有可能呢相对于来说阳气不足,阳气不足以温煦最后产生寒象。所以寒呢还是他本身不同的状态,表现出的一些症状,他的背后还是一气的问题,不是寒热本身的问题。所以说症状尤其是寒热问题,他仍然是一个像是一个病象,还是名相问题他不是根本哪个问题。所以我们对病情的分析判断就不要完全被症状牵着鼻子走。我在临床上有时候患者说的症状,我是只是做一个参考,有时候甚至不做一个参考的依据,因为症状他和背后引起症状的病机不见得是完全统一的。因为引起甲型流感发烧又要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不要单独去分析它是哪一方面的,表热里热,我觉得单方面去分析有点割裂一气周流的含义。你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讲凡是发热必然是瘀滞了,一气如果没有瘀滞的话,不可能发热的,你包括肾阳虚,阳气欲脱的发热,他也是瘀滞,也是阳气脱散于外,不能及时散出去,凝滞在体表的一种瘀滞,他也是一种瘀滞,所以所有的发热必然是气瘀,那么气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我在网上发的那个帖子,讨论甲型流感的那个帖子,可能大多数朋友也看过。因为我这边没有患者,只是根据大家在网上讨论的一些症状,还有我对整个一年天气的体会啊,我估计的是什么原因,那我是咱们估计的呢?你看今年天气啊一直不太正常,夏天应该热的时候一直热不起来,好像老是感觉气温偏低一些,就好比春天一直延续延续,到夏天很热的时候一下子天气就热起来了。然后到了秋天天该凉了该冷了,一直冷不下来,一直到了最近一团冷空气,才冷了下来,冷空气一过好像又有点回升,又有一点暖和了,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这么一种情况下,天道的一气周流正常的话,他会逐渐的热起来,会逐渐的凉下来,相对来说比较均匀,相对来说整个的一年之气,流通得比较通畅。而今年气候呢,一气整个流通的很不通畅的感觉,热的时候他也起不来,气升不上来,该凉的时候他气也凉不下来,气想降也降不下来,整个一气的感觉像是瘀滞在这里了。
那么今年是土运之年,那么土气呢他的邪气主要是湿气,土生湿也,所以湿气是比较粘滞的一个邪气,很容易引起一气的瘀滞不畅啊,很容易引起这种情况,所以你看大的运气,跟整个的气候是对应的比较好,而且今年如果在乡下,有些朋友可能能感觉的到,庄稼啊植物啊生长的都不是很好。有些甚至莫名其妙的死掉了,这都是气机不流畅,湿气瘀滞引起的。所以甲型流感病毒呢他本身啊,所有的瘟疫之气,中医来讲它肯定是一股浊气,不可能是清气,那么这股浊气呢,他在今年盛行,肯定也有今年整个天气之气的一些特点。就是湿气比较粘滞,升降都不太通畅,有这些特点。
所以我们看到甲型流感患者,他一旦生病之后啊,气淤引起发烧,浑身的湿浊之气比较盛,引起全身酸痛。中医来讲,湿气瘀滞会引起的症状,有的是全身比较沉,有的容易睡觉、瞌睡,头不清楚,有的可能全身酸痛。因为我没有见具体的病人,所以我一直都搞不清楚,全身酸痛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后来有几个朋友,用猪苓汤为主来治疗甲流,效果非常好,退烧也很快,症状改善的也非常明显,大概有两三个朋友吧都说了这儿类似的病例,我就突然的恍然大悟,全身的酸痛啊,肯定是全身的湿气引起的。湿气单纯用麻黄这样行气的药不容易除去,一定要单独加上除湿气的药,因此我就给大家出了一个参考的组方,针对甲流的发烧,就是麻杏石甘汤和猪苓汤的合方。麻杏石甘汤他就是流通气机啊,麻黄升、杏仁降,石膏也是降,把气机给他流通开,这一气走不动了啊,他动不了啊 ,要帮他转起来。同时呢用猪苓汤把全身水湿,瘀滞的这股湿气给他流通出去。猪苓汤里面君药就是猪苓、滑石,还有阿胶这几个是比较主要的。因为猪苓药是野生的,药比较少,大城市的可能还比较有保障,小一点的城市,很多因为猪苓啊往往可能是,有的可能是假冒的,也有的可能是处理过的,有的可能加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猪苓的效果就比较差了,甚至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我没敢在方子里用上猪苓,用薏米代替了一下。如果大家确信能够买到好的猪苓,可以用猪苓代,替我给出的参考方里面的薏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我们实际上给出的参考方,最核心的药物说起来就两味,就是麻黄和滑石,麻黄流通气机,滑石流通水湿,因为病只对发烧啊反反复复老是不容易退,就是因为湿气没有去净。滑石流通水湿,是非常好的一个药。后面我们还会专门讲。
那么现在再把麻杏石甘汤说两句。有人说甲型流感外面也没有受寒,里面也没有阳明高热,你用麻杏石甘汤有什么依据啊?讲问题呢,其实又回到刚才我说药的问题,也就是我们是从症状上来应用方子,还是从一气周流角度来应用方子,他层次是不一样的。如果从症状上来讲,他的症状就是外有表寒内有高热,既有表气不开,又有阳明不降,是这么一种情况。但是实际上呢,我们从一气周流的角度上来讲,麻黄是升达一气的,杏仁石膏是敛降疏通一气的,方子实际上就是把一气周流,左升右降的转动起来。层次作用的部位偏于上焦,偏于表气,从温病来讲它偏于气,是从无形之气的角度,来运转流通一气的方子。而甲型流感他确实有一些症状你看,咳嗽尽管是干咳他也是肺气不利啊,发烧,午后加重或者午后开始发烧,阳明不降。所以我们用麻杏石甘汤呢,跟升降宣通跟气机是吻合的,但是跟症状可能不是吻合的很好。所以这就提示我们,用药用方的时候,如果从一气周流的角度来考虑,可能是更灵活,我们用起来就更得心应手。当然我不是说照着伤寒论的用法来用就错了,不是意思。伤寒论用好了也是其效立竿见影也可以是效如桴鼓,会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而这是我个人的一些认识了也不见得都对,就是跟大家交流。
那么甲型流感呢,他我们普遍的感应,虽然来势汹汹,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温和的,特别重的病例相对来说比较少,不像非典那么可怕。所以我就想,甲型流感如果从经络脏腑的层次来定位的话,他可能还是在经症,还有腑症,经腑两症这两个层次上。经气便于流通,六腑以通降为合,六腑是满而不能藏,六腑他还是可以流通的,跟脏不一样,病变的部位相对来说都是比较便于流通的部位,所以病情相对来说就比较缓和一点,如果是非典呢的话,我估计病情那么厉害的话,有可能是属于入脏了,入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病比较深了。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了,所以病情情况一旦入脏的话,疏通起来就比较难了,所以病情就比较重一些。
为什么我们甲流用滑石药呢,因为他的流通水湿,水湿还是接近于有形之邪和无形之气之间的这么一个东西。你说他有形吧他也看不见,你说他无形吧他还不是那无形之气的瘀滞。那么时候呢用滑石来流通最好,如果以后天气进一步转变,变得越来越冷,那么体内的水湿之气,有没有可能慢慢变成那个有形痰浊,也有可能。假如疫情过不去的话,那个时候呢你在用滑石,效果可能就不好了。那就用竹茹。我跟大家讲过竹茹化痰治疗流感啊,效果很好,就是道理。当然主体的原因,还是今年运气,还有今年甲型流感病毒他本身的特点,他是在更多在水湿的浊邪之气瘀滞这么一个特点。导致甲型流感病的为病特点。所以治疗甲型流感呢,我们就可以一气瘀滞和水湿停留、湿气停滞,从这些角度去去治疗。网上伤寒论版的一个版主,给出来用小柴胡和防风通圣结合,效果也很好。防风通圣丸里面一个重要的药也是滑石,他也是流通水湿的,小柴胡流通气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子。在没有高热的情况下早期用组合,因为是成药,比较方便,效果也很好,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如果大家身边的朋友啊有感冒,那么咱们讲的这些东西呢,咱们讲的这些方子呢大家可以试着用一下,我觉得相对比较稳妥的一个方子,至少应该大的方向不会偏的太大,不一定对每一个人都适用,我想对大部分人相对来说会有一个效果。这是咱们开头呢讲了,前面我认为存在的一些问题,顺便说了一下甲型流感,下面呢咱们就专门讲我们药象的药物。
先讲石膏。石膏呢,咱们临床上经常用的,主要就是生石膏。我在临床上主要是用生石膏。高山已经把石膏的图片发上来了。石膏的图片照的还比较漂亮。生石膏的主要成分啊主要是含水硫酸钙,是硫酸钙的晶体,漂亮的石膏接近于完全透明,长长的那个纹理也很细直直的一条一条的,有的比较长的就跟很长一块笔直,整体通透,晶莹通透,给人的感觉就像整体以大束光纤,确实给人的感觉很干净很通透的感觉。煅石膏呢,因为煅过之后呢失水了,所以这种通透性就差得多,那么临床上我们用石膏呢,主要是用生石膏,我们以生石膏为主来讲。
石膏这味药呢你去闻下也没有味,尝着也没有什么味,那么他溶解度也很差,加热的话他也溶解不了多少,所以药他能起作用,完全在于它本身这股气,这股通透潜降得这股气,通达而潜降。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朋友啊问我,说麻黄是不是散寒发汗用的,我说不是啊,石膏是不是退热的,我说不是啊,那这是干啥的,我说这两个药都是流通一气的,都是疏通气机的,只不过疏通的方向不一样,麻黄向上,石膏向下。所以我们对药物的理解,要尽可能的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去理解,这样我们对药的运用上会灵活很多。石膏药之所以有效,就在于它本身的结构,丝丝屡屡笔直,气势就出来了,你图片还不是经典型的图像,典型的图片就是非常的直,一排一排一缕缕的那种感觉,而且石膏也比较沉啊,所以他通降他这股流通之气啊,他是往下的而不是往上的,因为气势无形的,你煎药用生石膏,你用10克生石膏他就有10克的流通潜降之气,你用100克的药就有100克石膏产生的气,你用上500克那就是500克石膏产生的气,这种气的作用他随着药物用的剂量的不同他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你要是从溶解度上从这方面来研究生石膏的话,那可能研究不出什么名堂出来,都一样,一克和一斤可能都差不多,对于石膏来讲它这股气体现在结构上。生石膏有这种结构,煅石膏就没有这种结构了,尤其那种打成粉的,不会有任何效果的。你看石膏药最著名的方子就是白虎汤啊,就一定药用生石膏啊,东青龙西白虎嘛,东边升西边降,就是用石膏往下降一气周流啊降下来,由于石膏气比较清透你看没有什么味,非常清的一股气,所以他主要用于无形之气瘀滞不能下降,这是典型的阳明之气不降,阳明高热,所以张仲景的白虎汤啊,石膏知母粳米甘草,那么方子非常好的一个方子,石膏就是用的恰到好处,用石膏这股无形之气来引导流通敛降,阳明不降得这股经气,也是一股无形之气,就是降不下来了,我就是石膏来引导降下来。
所以石膏凡是碰到阳明经不降引起的高热可以放胆去用,用少了肯定不行的没有效。你加个100200300克效果会很好的,用上1020克可能没有多大的用,效果不太好。有些比较有经验的老先生,看准了石膏的机理,生石膏一斤那就效果比我们用1020克那效果完全不一样的。你看我们一气周流啊,他左路升发,木气升发升上去是心火之气,就是阳气最盛的时候,盛极而衰啊,实际上不是盛极而衰,是盛极而降,升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降下来,需要拐弯了,回头了,所以在由升转降得过程,在转变的过程当中,这股气很清透的,一股清透之气啊,他没有任何有形的瘀滞,所以时候呢你适合用,如果降不下来那就是和用石膏这种药,又比较清透有比较沉重潜降,有特点的给他往下引导,就符合了阳气最开始要往下降得特点。所以你的右路一旦有有形实邪的话,你单纯用石膏他气是降不下来的,所以咱们用石膏来降阳明之气来治疗阳明高热有一个前提就是右路没有明显的有形实邪,没有痰浊啊,没有大便不通啊,没有这些问题,时候用石膏,往下一引导一敛降,阳明之气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见效很快。
那么有人说石膏用多了会伤胃,说石膏性大凉,寒性很重不敢用多了,说法是没有根据的,神农本草经的描述是微寒,微寒就接近于性平的啊,哪来的寒胃一说呢。张锡纯善用石膏,他甚至认为石膏可以打成末吞服都可以,我看余国俊老师他的书里面,他讲治疗突然四肢不会动了,也没有什么脑中风之类的,他认为是中焦胃气不能宣散通达四肢,四肢禀气于胃嘛,土气不能中达啊,他就用了一个方子,干姜和石膏,来蕴满中焦, 把中焦之气运转开来,干姜是升散石膏呢是敛降,把中气转起来,效果很好,如果石膏伤胃很厉害的他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图片就好多了石膏给人的感觉整齐划一,这股气啊,这其中的一丝石膏啊他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么多石膏他的力量就大了。所以我们用石膏呢,主要是用了石膏这股非常清透的敛降之势,那么他就由往下走疏通一气的力量,而且药相对来说是比较平和的,你只要确实是阳明之气不降引起的发烧甚至是不发烧,如果你确认单纯的是阳明经气不降,你就可以用石膏,石膏可以大量的用,药是比较平和的,可以适当的加一些甘草啊,干姜啊,把中焦啊稍微温一下,或者用上一点比较甘润的药,像白虎汤里面为什么用粳米,也是意思,把中焦护一下,总体来说药还是平和的药,但是呢尽管药是平和的,他疏通的力量确实很明显,下面这张图片就更好了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石膏的这股疏通之气,一个药物的外形必然跟他内在的这股气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这股气,他不可能体现这么一种外形的,天然的这种药物他气跟整个天道,天地一气都是相通的,不会无缘无故长出这么一个形状,那么这是主要跟大家谈了石膏药,那么石膏药呢比较平和,疏通敛降的力量很好用于治疗右路一气不能很好的通降,在右路没有明显的有形邪气的时候,效果非常好,他的xx什么时候用都跟大家讲清楚,那么你要判断有没有明显的邪气,比较好判断右路呢主要是肠胃这一块,你就看他舌苔就可以了,舌苔相对比较干净就问题不大,舌苔看着比较浊的,比较黏浊相比就是右路不是很通畅,就相应的提到有形的邪气的药物,或者化啖啊或者通腑啊,酌情处理。那么石膏药呢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药用好了可以治大病,那么石膏我们就讲这么多。
那么下边顺便说一下滑石,因为我们刚才也讲甲型流感啊讲了一些我们主要用的滑石来利湿,所以顺便也就讲一下,也是石头,滑石呢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滑石粉啊,你看运动会上的运动员,单杠双杠的运动员比赛运动前啊手上都要沾一点滑石粉,润滑啊,然后再上去,所以石头你看,他像滑石不管名副其实,而且他蕴发的效果很不一般啊,非常好。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摸过滑石,我们那时候在实习的时候也可以上手术,在手术室你要带手套的话,手套里面都有滑石粉的,比较好带的,这是滑石的图片,矿物,石头都是有硬度,从矿物学呢我也不太懂从网上看到的,他们分出了好多等级,其中用不同的矿物来代表不同的硬度,其中之一的最软的一个等级就是滑石,滑石代表矿物最软的一个级别,你滑石拿过来像粉笔一样直接可以写字,用指甲可以在上面划出痕迹来。非常软,滑石如果打成粉的话,咱们看到的是滑石的晶体,打成粉的话你摸着非常的滑利,大家没有体会的可以到药店里找一点滑石,要一点摸摸试试,非常的光滑,磨得越细光滑度越好,摸着很舒服的那种感觉,滑石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的硅酸镁,我记得好像是硅酸镁啊,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那么滑石跟石膏呢如果我们单从整块的石头来看,感觉滑石好像是没有石膏那股流通之气,他经气看起来没有明显的纹理,但是呢石膏啊即便把他打成粉,他也是很硬的,很扎手的一种石头粉,而滑石呢,一旦打成粉是非常滑利,非常的细腻而光滑,那么这两个药,这两个石头的本性是完全的不一样,就相对滑石,他结晶体,他本身蕴含的这股气也是非常滑利的,一个药物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他本身就有内在的气在里面,就像看一个人一样,看人起色很好,他就有本身这股气在那,就是意思。所以滑石这股流通之气啊非常光滑非常非常好完美的一股流通之气,所以神农本草经在描述滑石的功效的时候,特点用了一个字叫什么叫荡,神农本草经这么讲,说滑石呢,荡胃中积聚寒热,荡就是荡秋千的荡,我们再看一些名医录里面,他对滑石的描述是通九窍六腑精液,他没有说五脏说六腑,六腑是可以疏通的五脏就不好疏通,九窍呢也是气往外出入的地方,那么滑石可以把人身的九窍六腑精液都可以疏通,说明滑石的疏通流通的效果很好啊,而且他流通的效果本身是利用跌荡的荡来描述的,那么整个神农本草经里面,用到荡字的药就有三味药,一个是巴豆,荡涤五脏六腑,还有一个是大黄荡涤肠胃,滑石是荡胃中寒热,那么荡,荡秋千幅度挺大啊,荡字说明气药物流通之气力度比较大,流通的强度比较强一些,流通的比较好,那么巴豆和大黄他荡主要用于有形的邪气,然后我们都知道大黄通便,八岁的小孩吃多了,发烧不拉大便,小孩吃点肥儿丸,就是巴豆霜做的肥儿丸,吃上几粒马上就拉肚子了,烧就退了,很快。所以这两个药呢,主要是用于有形水湿的排除,比较大,而滑石呢主要用于无形湿气,或者说是无形之气和有形之邪之间的一个状态,而算不算有形,而也不是完全无形,主要针对湿气,身体湿气可以用滑石,来涤荡通利排除效果很好,那么对于滑石我们比较多的,大家比较熟悉的六一散,夏天中暑了,用六一散,滑石六钱甘草一钱,又合一个水的数啊,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来流通水湿,都是运湿的。所以很多人呢就感觉滑石比较清凉,好像也不太敢用,实际上滑石这味药呢,本经讲它是性寒地,我个人感觉呢不是大寒,能说偏寒,他不像大黄那样直接给你药一入口就有一股寒凉之气有那种感觉,他寒气为什么本经讲它是性寒,这是因为滑石本身流通水湿的效果比较明显,治疗温病的医家有一句话啊,说阳邪,不在温而在一小便,你看小便水湿一流通小便通利了,阳气跟着就流通开来就通畅了,小便呢流通必然要消耗阳气啊,小便不会自己出去,他要消耗阳气,滑石流通的效果越强,效果越好,他肯定消耗的阳气越大越多,是这样引起的阳气的耗,会导致体内的xx,是意思,并不是说药本身很寒凉的,一进去马上就引起体内的阳气的受损不是意思。而是本身我理解滑石本身没有什么寒热可言,任何一个药他的寒热都应该表现在流通之后的效果上,那么滑石药呢,正因为他本身流通水湿的效果非常好,所以呢他经常被用来治疗湿气瘀滞引起的发烧啊、小便不利啊,效果都很好但是滑石毕竟是一个石头啊,他从气角度来讲是偏于往下走,所以说滑石不是,他流通的效果一般不会引起发汗,主要是利小便,那么滑石的这股流通水湿啊引起的这股寒像,我们怎么去避免,一种情况呢你要用在合适的情况,你比如说像甲型流感啊,或者夏天中暑发热情况,本身是阳气瘀滞在内,被湿邪堵住了道路,湿邪瘀滞,导致一气周流的道路不通畅,阳气都瘀在里面了,阳气本身就有点偏多了,时候用滑石来流通呢正好把多余的阳热之气跟着泄出去,这样的话就不会引起明显的伤阳,就不会有弊端啊,那么相反呢如果本身人体啊患病之后啊,虽然也是湿气瘀滞,但是他气呢,流通的效用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你像甲型流感吧他就是这种情况,本身啊他气就比较瘀滞,气本身就走不动,又加上了湿气的瘀滞,如果咱们不用麻黄只用滑石的话效果不会太好,那为什么呢,滑石本身虽然是流通性很好,但是他也要顺着阳气流通的方向来走,他不像石膏那样,石膏他本身它就有一股气势,他本身就能往下走,本身就带着那股气势他自己都可以走,石膏可以带着一气走,而滑石呢只能跟着一气走,他没有带着的作用,他就像一个润滑剂一样,你要往哪走我就跟着你,我可以让你走的更通畅,所以滑石呢如果本身一气瘀滞的比较明显,你单纯用滑石也起不到利湿的很好的效果,一定要加上流通气的药,所以你用上小柴胡汤,用上麻杏石甘汤把一气周流起来。那么时候呢滑石也跟着转起来了,就是顺便可以把里面的湿气流通出去了,湿气就可以流通出去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刚才讲的那个方子要用麻杏石甘汤和猪苓汤,就是跟滑石配合起来就是意思,所以用药呢大家都要来理解,都用从气的层次来理解来运用。这样就会比较灵活,那么滑石呢一旦打成末了,石膏呢我们知道要打碎,滑石呢一定要研成末,越细越好,研的越细滑利之气可能越流畅。有人说滑石包煎和直接冲服效果有什么区别,因为滑石主要成分是硅酸镁,你吃了它也不吸收,你就直接吃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滑石包煎就是不吃他滑利之气他也能出来,也有效果,我个人感觉可能冲服更好,你看六一散本身就是冲服的。这是给大家顺带讲一下滑石,其实他对于人体湿浊之气,他的流通效果很好。那么我们讲猪苓汤里面他原方里面呢,他是用到茯苓和泽泻来流通。茯苓和泽泻本身有一定的流通之力,可以把滑石带动起来。用上阿胶呢,猪苓汤里面用上阿胶主要是算是滑石流通过度,伤了津液,相对是一个滋阴的这么一个药。所以我们在甲型流感方子里,也配了少量的阿胶,没有用的太多,阿胶药具有粘腻,用多了之后呢不利于湿气的排除,没有用的太多,那么这是顺带给大家讲了一下滑石。
接下来我们讲最后一个药麦冬。麦冬药呢他是百合科的一个药物,高天把麦冬的图片发上来了,麦冬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见过长的麦冬,麦冬长的叶子跟韭菜差不多,他的叶子是长长的,薄薄的给人以一种很通畅的感觉,很柔顺很通畅,那就开一串紫色的花也很好看,那麦冬主要用的是根啊,那他根呢,大家如果仔细看药啊,他两头都有根,你看麦冬主要是新鲜的麦冬就能看到麦冬的中间一部分鼓起来,有点甚至两个麦冬长在一块,连着长着两个小棒槌一样,连着长着两个麦冬。那么麦冬药呢,跟他长的形状,跟他的长势都是有关系的。首先从麦冬的叶子上来讲,植物长的很流畅、比较比较柔和,麦冬本身就具有这股比较流畅的流通之气,麦冬呢本身是根,他长在地下,偏于滋润,所以他是一个偏阴的药,偏于走里,入脏腑,所以有些老中医讲麦冬可以破心腹结气。就是说他主心腹结气,就是肚子里面气郁结住了,麦冬可以给你流通开。麦冬没有什么味,明显的气味没有。这是发了一个麦冬的植物的照片,很漂亮。你尝一尝麦冬主要是一股甜味,比较甜,咬着很脆,你看气给你很清透的感觉啊。不像地黄一咬牙都粘住,麦冬很脆。所以我们讲右路往下降得这股气,就是阳气往下降藏起来,然后转变成由阳转阴的这么一个过程,在降得过程当中啊,刚开始都还是属于偏于阳气的阶段,气都是偏于清透。所以阳明之气刚开始降得时候啊,适合帮助他降的药气都是比较清透的,纯粹从气的程度来讲石膏是最开始的一个药,再下来,慢慢的气他敛降得气有点形质了,由无形慢慢变成有点形质了,达到麦冬的状态上去了。你就理解一气右路一气往下降得过程,由石膏的状态慢慢改变成麦冬的状态。麦冬呢比较清透,但是也又比较滋润,也是流通。有人问麦冬去不去芯的问题,我个人的感觉麦冬这股气流通之气跟麦冬芯的走向是分不开的,麦冬里的芯是很通畅很直的一种,通透从这头看到那头,他整个麦冬啊他本身这股气他跟着芯方向走,所以麦冬为什么有疏通的也是原因。但是本身芯呢他是木质,比较结实,所以去掉可能更好一些,因为长的比较结实呢,收敛比较紧比较重,尽管也有疏通的作用,但是跟麦冬这股比较润的气不太一样。不去问题也不大,去掉了更好。
对于麦冬呢,用的比较多的,主要是生脉饮方子,里面用的比较多,包括参芪麦味汤啊,也是一个比较简单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使用。那么我们用麦冬呢,主要是用他这股主要一个是流通,再一个是滋润。右路这股气往下降,一定是由无形到有形,所以他需要润降,需要一个就像下一场小雨一样,需要一些比较滋润的东西,来帮他往下降,麦冬就起到这么一个作用。他也代表我讲的右路敛降,选了麦冬一个代表的药物,代表了右路敛降之气的一个正常状态,就是他主要在这,可能就出在麦冬的状态,麦冬的右路之气,比较滋润,流通下降,往里藏往下走,是这么一个状态。同时麦冬味比较甜啊,有的认为麦冬是一个养胃的、入中焦的,所以他更适合于人身土气,人身一气周流,土味甘啊,所以他也是一个很好的补益药,从右路来补益一气,还有作用。既能降,又能流通,还有一定的补益作用。麦冬呢药呢,因为有有形的形质呢,比较滋润,所以用药呢用的时候啊就要斟酌一下,有时候不能用的太多,用的太多,可能会引起中焦运转的负担的加重,导致中焦不能正常的运化。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麦冬用多了,可能会引起腹泻。所以麦冬药呢。是阴性的药,我们要用的时候。要看中焦的情况,要保证中焦能够正常的运转的情况下,适当的来用。
麦冬跟石膏相比呢,石膏是直接引导一气下降,麦冬在润降得同时还有滋补的作用。这是他们的区别。石膏没有滋补的效果,只是引导下降。有时候呢,我们如果需要用大量的麦冬的时候呢,什么时候用过,我记得李阳波先生他写《开启中医之门》这本书里面,他记了一个,胸腔积液,就是我们讲的胸水,我记得好像有这么一个病例,他用了大量的麦冬、黄精之类的药来润降,量非常大,效果很好。这种用法我在临床上也用过,效果确实很好。有一些胸膜腔积液的,个别的还伴有心包积液,用上少量的开肺气的药,主要是用大量的滋阴润降得药,像麦冬啊黄精啊玉竹类的药,用量都在60克以上,有的甚至用的100多克,用了之后病人也往往大泻,拉的很稀,然后呢胸水消失了,或者是明显的减轻。但是用了之后呢,基本上中焦啊,胃口也会变得比较差,所以你看呢麦冬呢这些润降得药他往下走的效果还很不错的,但是确实要照顾到中焦的问题,用的时候一点要考虑到中焦,适当的用一点温运中焦的药啊左路一下,不能光想着降,因为不管是升还是降,他都要经过药或者他本身就从中焦转出来的,一气的来源都是中焦的土气。
这是讲麦冬特点,我们可以大量的用,平时呢我还是10几克,多的时候可以用个20几克,一般来说够用了,就能起到一个很不错的效果。药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平和,比较滋润的一个药,透着一股清透之气,所以他主要用于中上焦的一个用药。主要是用来补心肺之气,比较清透的气。
以前讲阳明之气啊,咱们强调阳明燥金,所以阳明之气容易产生干燥的症状,你像最近南方大旱啊,很多年不见比较严重的旱情,这实际上也是一股阳明燥气。那么阳明之气,气只要往下降,右路之气是往下降得,气只要往下降他的本性就是凉的,气如果热的话就得升散,气凉的话他才会敛降。所以阳明之气啊,刚开始仍然是一股阳气,他是偏凉,他的性质是偏凉的。他仍然是一股阳气,只是从他的流通趋势来讲它已经是偏凉的,要不然他不可能是往下降得。也有人问过我,阳明燥金,是凉燥还是热燥,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这股往下降的气,他如果能够正常的降下来,他就是凉的,偏凉的正常的,气收进去;如果降不下来那就是热的,一股热气瘀在上面了。所以燥气,阳明经气这股燥啊他是一气收藏起来的,敛降然后收藏,引起湿气也跟着减少了,是这么一股燥气。如果降不下来,那么这股阳气可能把有限的湿气,瘀在上面的火气,把精液湿气都耗散没有了,那这就是热燥。如果能降下来,那么把湿气也跟着收起来,就是在那么讲的秋冬啊嘴唇都干了,燥正常的阳明燥气。
那么麦冬呢本身比较滋润,所以他在敛降的同时对于这股干燥的症状呢也有一个比较好的改善。就像下一场小雨,天气跟着就冷了,但是呢也感觉比较润,不会那么干燥。所以咱们讲一气周流啊,他不是说一气无所依附,自己在转。阴阳还是一体的,左路温润而升,当归的症状,右路是凉润而降,麦冬的状态。实际上是阴阳合一,所以咱们对药呢从阴阳的角度,从一气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把握更好一些。药物呢我们就讲这么多,还有一些时间,大家看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咱们再交流一下。
有朋友问滑石的量用多大好一些?滑石这个药呢,我刚才讲了,本经上讲它流通通利得效果很好啊,这个药我个人感觉不用量太大,一般是我都是用10克左右。一般的水湿比较盛的情况下,就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当然你多用一点估计也问题不大,但是你注意用多了,如果流通水湿厉害的话,他会伤阴。你还是根据水湿瘀滞的情况下来决定,一般情况下我觉得用个10几克就够了。
有朋友问凉燥会使金气降得太过吗?可以这么说,说的基本上是意思。正常的情况下金气在敛降的过程如果比较温润,如果比较柔润的话,应该不会过于干燥的。如果说降得有点太过,那么可能会产生这股燥气,是这个意思。你看咱讲肺金,讲五味归属的时候,说辛味属金,辛是辛辣之味,辛散之味,为什么把他归到五行属金呢?其实讲这股金气虽然是敛降收藏的,但是呢他本身想动的话他必须是一股阳气,一股能够流通的阳气,这股阳气呢一定要足够大,他才能降,才能够降下去。一个阳虚的病人,他是不可能降下来的,只有阳气足的才能降下来。这就是为什么说辛以润之,来通达肺气,肺气为什么药讲升降,而不是单纯的讲降,首先要能升,升上去才能降下去,升都没升上来,谈不到降。
如果没有问题咱们就到这里吧,大家早点下课好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