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系统地把握孔孟思想精髓 ——《论语》《孟子》教学建议

 一颗菩提心 2020-10-20

【摘要】为改变《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孟子》教学中浅表化、碎片化现状,需要深入系统地把握孔孟思想精髓,对教学进行重新思考,以达成课程宗旨。本文从孔孟思想的基本思路、理论基础、德政与仁政的异同、道德修养方法、孔孟人格气质等五个方面,对孔孟思想精髓进行了阐发,并联系相关篇目,对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论语》 《孟子》 孔孟思想 教学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孟子》的教学存在浅表化、碎片化问题,甚至存在只侧重字词教学,不重视思想阐发的现象。教材“说明”中提出:“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行,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思想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发展学生阅读古文的基本功。”这种状况不利于课程宗旨的实现,因为学生如果不能深入、系统地把握孔孟思想,就难以提高对孔孟思想精髓的认识,陶冶身心,涵养德行,热爱优良传统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有必要从深入、系统把握孔孟思想精髓的角度,重新思考《论语》《孟子》的教学,以达成课程宗旨。

一、把握孔孟思想的基本思路

孔孟思想的特点是道德学说与政治主张相贯通,而道德学说是基础。孔孟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通过道德学说来立人,然后由人来从政。从立人到为政,用儒家说法叫“修齐治平”。修身是基础和起点,修身以成人,然后齐家,接着是治国平天下,家国同构。

二、把握孔孟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道德学说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仁学思想以血缘为基础,从人的情感出发,核心是“爱人”。孝悌是人最本真的情,爱人从孝悌做起,再扩展到他人,乃至家国、万物。“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以爱人为纽带,人与人构成一个有序而严密的群体。孔子正是抓住了人情人性中最为核心和强大的部分——爱,建立起仁学思想,为儒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钱穆说:“孔门论学主要在人心,归本于人之性情。”[1]冯友兰说:“惟仁亦为全德之名,故孔子常以之统摄诸德。”[2]忠信孝悌智勇,都由仁来统摄。作为总的道德,在不同的伦理关系中表现为不同的德性。儒家寻求从内心去寻找一种道德的力量,让人从精神上变得强大起来。第四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心是谈仁。如果不从孔子思想的理论体系的角度来审视,就不能认识到本课内容在《论语》中的中心地位,更不能对本课内容有深透理解。关于什么是仁,本课有三处直接提及,即“克己复礼为仁”“爱人”“夫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一处,是就仁与礼的关系而言,仁为内在,礼为外显。第三处,是说实践仁的方法,尽己之心以待人,即所谓的“忠”。只有第二处是谈仁的内涵。如能根据本文所述孔子仁学思想来阐明“爱人”之深意,学生对孔子思想当有深刻理解,因而必能对儒学之精深肃然而起敬意。此外,本课的中心内容是忠恕之道,是实践仁的方法,亦即爱人的方法——推己及人,此乃孔门最大心法。明乎此,学生对推己及人的意义当有充分认识,就能理解本课“引入话题”部分何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基督教、伊斯兰教、耆那教、印度史诗中的名言相提并论,并以此自豪。

礼是一种道德规范,一是人际关系的礼,一是国家政治秩序的礼。有人认为仁是内在的,礼是仁的体现。仁表现出来的时候,要按一定的规范,这个规范就是礼。对君主、对不同的人怎么爱,这就是礼。明乎此,对第四课第1则“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迎刃而解。在孔子看来礼与仁是外与内的一致关系,由礼观仁行仁,更具操作性。

孔子的仁是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的,但没有解决仁到底从哪里来。孟子的“性善论”解决了这个问题。仁义礼智这四德从“四端”来,从人的本性上来,人内心天生就有这四种善端。这样就使儒家思想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发展。孟子时代需要回应道家的责难,道家认为仁义礼智是外在于人的东西,是违背自然。孟子告诉道家,仁义礼智来自人自身内在,是天生自然就有的东西。《孟子》第七课《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在孟子思想乃至儒学思想中的地位由此可见。然第1则中孟子只论证了恻隐之心是人所皆有,对其它三端略而不论,不能不说是论证上的粗疏,亦应给学生指出。本课第1-3则反复强调四端凡是人都有,“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乃是对道家指责仁义礼智违天丧真的回应。“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一句的精义也在强调仁义根于内心。

孟子特别重视义,把仁义并举,提高了义的地位。义,简单说就是应该怎么做。孟子特别重视义,他倒不怎么重视礼。因为孟子时代社会情况更加复杂尖锐,政治斗争更为激烈。仁是出于自愿,礼已经被抛弃。与仁的抽象自愿相比较,义较具体和现实,约束力和可操作性强。所以说义是对仁的延伸,又是对仁的保证和落实。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各有侧重。《孟子》第二课《王何必曰利》第1-2则,都是“仁义”并举,初中课文《鱼我所欲也》单举“义”字,提倡“舍生取义”,都是孟子重“义”之证。若能从本文的高度阐明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的道理,学生当对“仁义”这一儒家核心概念有更深刻的领悟。

三、把握孔子德政与孟子仁政的异同

德政仁政的目标都是重建社会秩序。孔子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正名;孟子讲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维护君臣秩序。孔孟都把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视为天下大道。为政以德是孔孟共同的根本原则,认为社会秩序不靠外在强制,道德支配下自发的遵循才最可靠。孔子“导之以德”和孟子“以德服人”均体现为政以德的德政原则。

为政以德的德政立足点在君主之德,发政施仁的仁政强调的是君主之政,即为政者所发的政以施仁为宗旨。一个是君主之德,一个是君主之政;一个对君,一个重民。所以孔子重礼,孟子重仁。德政目标是有耻且格,有羞耻心且知道遵循道德准则。仁政目标是使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匹夫皆以尧舜为则。孔子关注民众行为的规范性,孟子关注的是民众利益的公正实现。孔子时代的问题是对礼的信念与社会失范之间的矛盾;孟子时代的矛盾则是一统天下的大势与统一方式,为政及方式的公正性决定统一目标的实现。

孔子没有提出具体的施政方案,只强调为政者应以德存心。孔子也提出要“富而后教”,孟子将这一施政目标具体化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黎民不饥不寒,一是养生丧死无憾。在物质层面和心理层面伦理义务满足后,才能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同时孟子提出了发政施仁的具体方案。首先是“制民之产”,为保证民生创造必要条件。其次是“取于民有制”,即轻税敛,使利于民。最后是进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3]

《孟子》共7课,其中第一、第四、第五这3课都与仁政密切相关。第一课第1则中心是“王道”,即先保民生再行教化。第四课中心是君王的忧乐观,主张与民同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第五课第4则中心是发政施仁,制民之产。因此有必要整合成专题系统阐述孟子的仁政思想,使学生对孟子这一最光彩夺目的政治主张有深刻认识。第三课《民为贵》中心是孟子的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是孟子最具革命性的主张,对后世影响极大,直到现在仍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应当作为重点篇目来教,阐明其深远影响。

四、把握孔孟的道德修养方法

第一,孔子主张“立志乐道”。立志就是确立远大理想,解决动力问题。乐道就是心甘情愿为政治抱负献身,不贪图物质享受,不见利忘义,“忧道不忧贫”。第五课第3则:“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七课第8则,他称许颜回:“一箪食,一瓢饭,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孟子主张“持志养气”。持志,即“居仁由义”。养气,养浩然之气,是一种道德意志精神力量。志统帅气,气也影响志。只有“志”“仁义”,没有精神力量即气,则难以践行仁义。

第二,孔子讲究自省自克。第三课第7则:“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第四课第1则:“克已复礼为仁。”孟子要求“反求诸已”。第五课第3则:“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已。”

第三,孔子重视“改过迁善”。第三课第4则:“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孟子提倡“闻过则喜,见善则迁”。

第四,孔子强调身体力行。第七课第10则:“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道德修养的规律是践行,不靠思辨。孟子主张“刻苦锻炼”。第六课第3则:“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道德才智是在艰难困苦中锻炼出来的,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提高。[4]

道德修养是儒家思想的中心,对学生意义重大。相关论述散见于各篇,应当按本文思路梳理,进行专题讲述,贯彻立德树人思想。

五、把握孔孟的人格气质

孔子有很深的天命感和贵族情结,追求君子人格,执著用世,有一定的政治依附倾向,讲究“温良恭俭让”。认为已之道,即天欲行于世之道。等级观念重,主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孔子提出三畏,“畏天命,畏大大,畏圣人之言。”有句话很好地描述孔子的气质精神:“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中心是孔子执著的用世态度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的本质,应当重点讲解。

孟子出身贫寒,等级观念淡薄,自信心和精英意识强,傲视王侯,以德抗位,追求独立平等,得意于大丈夫人格。孟子有英气,锐利耿介,疾言好辨。“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鸟能择木,木岂能择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第六课《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提倡浩然之气和大丈夫人格,塑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气节、操守和尊严,影响深远,是《孟子》中光耀千秋的篇章,对青年学生的人格成长意义重大,是青年人提升道德修养践行道德精神的强大力量。本课一定要讲清为什么要培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本质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只有道德理性(即“知言”),没有一种力量去践行不行。此外,讲人格气质可使孔孟更加鲜活亲切,使他们的的思想更具感染力。此内容教材中涉及较少,需要教师补充,同时可兼及孔门主要弟子,如颜渊、子路、子贡等。

孔孟都是道德救世主义,并非制度救世。统治者视为迂阔之见,封建统治者历来是外儒内法。国与国的征伐,社会的发展变化,自有其历史规律。不能苛求孔孟认识到这些。但是作为思想家的孔孟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对中国的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孟为中国确立了理想政治的标准,为中华民族确立了道德准则,为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道德建设是永恒的主题。延安时期刘少奇创作的《论共产党的修养》是党的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碑。今天,我们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对道德的高度重视。笔者作为70后一代人,学生时代对传统思想文化的了解几乎为零,是传统文化断代受害的一代人。在提倡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如果我们仍然让这一代高中生成为受害者,那是我们不可原谅的历史罪过。如果这一代人在高中时代不能培养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们的绝大多数人也许终其一生,也不会再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了解。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深植于青年一代的血脉之中,我们理应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而不应成为传统文化断代的历史罪人!

[1] 程梅花.试论孟子仁政与孔子德政之异同[J].孔子研究,2003(06):22-29.

[2]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2.

[3] 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23.

[4] 王炳照等.简明中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6-38,45-46.

(作者简介:赵学敏,男,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硕士,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