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陪伴青少年走过成长关键期——我理解的青少年成长关键期

 竺言小聚 2020-10-20

令人痛心的领悟

2014年春夏之交,当我和妻子陪伴孩子进行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以为他只是患了一场“情绪小感冒”,稍微治疗一下就能重回正轨。

只是没有想到,这只是一场“蝴蝶效应”的伊始,那个情绪波动的小小蝴蝶,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家、严重时危机四伏的灾难,使得我们历经六年惊心动魄的抗争才基本重回正轨,其中凶险至今令人后怕。

后来,我才逐步深入到“青少年情绪障碍”的黑暗渊薮。

这远不是一种很容易判断、很容易治愈的疾病。

在2015年初,我们找了很多知名精神卫生医院,看了许多专家教授,得到的也是并不统一的诊断意见和诊断思路。

我们随机的选了一种,后来的经验证明,错了,代价太大。

这些经验是我们这些备受折磨的病患家长抱团取暖时总结出来的。不幸的是,时至今日,很多家长还在不断走在我们的老路上。

我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病患家长,基本都是一两年才发现不对症、三四年以上才逐步走向恢复的。病程最长的,是两个1992年生的孩子。

患病的根子,还是在初、高中时期,我所理解的“青少年成长关键期”。

这也远不是困扰我们一家的魔鬼。

当我不断分享我的思考、我的教训、我的经验时,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在向我袒露心扉。

这些和我孩子一样不幸的患病青少年,有孩子的同学,有我大学同学的孩子。

前几天新加一个微信,是一位在几内亚修电站的工人,陕西汉子,他的孩子也是罹患同样的病情,自己又因疫情在非洲度日如年,焦虑溢于言表,直言撑不住了。

当我无意中说出我的地址时,他说,我在十多年前到你们那里修过水电站,你们那里的人很好,对我们很客气,很热情。

我五味杂陈!

陕西——几内亚——湖南,把我们两个素昧平生的男人串在一起的,竟然是我们的孩子罹患了同样的疾病。

逐渐积累的样本

在2015年初,我和妻子就因为孩子不断恶化的病情,以及众多名医相互矛盾的诊断意见,去通过QQ群、微信群与一样彷徨无助的家长相互分享,寻找更加清晰、有效的治疗思路。

我们都是一群抱团取暖的家长,一些身心疲惫的可怜人。

在微信群、QQ群,我逐渐有了一点名气,直到成为两千人QQ群“阳光路途”的管理员,以及在全国著名心理健康公益组织“渡过”小有名气,举办过一期“渡过”平台全国直播公益讲座。

这五年多的经历让我积累了成千上万的数据。患病孩子的生病年龄,最小的不到12岁,最大的,接近三十岁。

据我不严谨的统计,概率最大的区间,还是在初中到高中这个阶段。

值得警惕的青少年关键期

在2018年开始,由于对孩子和他的同龄人的遭遇的思考,我开始系统学习心理学、生理学的知识,并参加了中科院心理所的心理咨询基础知识课程培训,通过了相关考试。

根据孩子生病以来六年来的遭遇、我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我所了解的《发展心理学》相关知识我把初、高中时期定义为青少年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期,理由如下:

1、统计规律表面,这一时间青少年罹患身心疾病的比例太高,在某些小样本内,几乎达到了5-10%的可怕程度。关键是,这种疾病对人生走向的影响几乎是颠覆性的,这种比例就太怵目惊心了。

2、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是青少年人生成长中的一道大考,是他们摆脱家长庇护、走向自己独立人生的一次尝试,也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二次断奶期“心理断奶期”,这一阶段,他们要独立面对以下挑战:

*长期的、难度较大、每天持续时间长的学业负担所导致的高脑力消耗;

*青春期孩子性心理和情感需求活跃,但人生阅历和人际经验又相对匮乏,造成人际关系困扰和冲突需要耗费精力;

*青春期孩子处在人生心理断奶期、需要思考个人命运和前途的客观事实;

*在压抑环境中学子们通过电子产品缓解紧张情绪、获得补偿的实际行为;

*离开熟悉温馨的家,去封闭、陌生的校园环境的适应能力;

*处于高度紧张环境的学子们紧张、焦虑表现的相互影响;

*父母对孩子成就的热切渴望给孩子带来的压力。

当这些因素在一起集中发酵时,就会成为迅速摧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杀手,其代价,可能是一年或者几年挫折,也可能是孩子的一生!

如果您有处于初高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请小心呵护他们,走过这一段看似繁花似锦、实则危机四伏的人生关键旅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