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推荐】如何综合防控黄颡鱼腹水病(大肚子病)?

 水产抗虫联盟 2020-10-20

黄颡鱼腹水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在养殖过程中十分常见,发病快、死亡率高,从苗种到成鱼均会患此病,已经成为制约黄颡鱼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患病的黄颡鱼会在水层表面离群独游、打转,摄食量减少,腹部胀气,肛门红肿,体表粘液增多,解剖会发现病鱼腹腔里淤积大量的血水。而且黄颡鱼得了腹水病后体质虚弱,很容易受到寄生虫感染,继发寄生虫病。

目前正值季节交替、天气变化不定,也是病害高发的季节,那么造成黄颡鱼出现腹水病的原因有哪些?

1、病原微生物因素

随着池塘底质有机物逐渐的积累,导致水质逐渐变差,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感染鱼体,使机体组织受损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腹腔内液体的产生和吸收动态平衡被打破,血液中的血浆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腹腔形成腹水。

2、杀虫杀菌药物刺激

杀虫杀菌药物刺激本来就大,同时消杀类化学药物对水体菌藻破坏也大,改变了池塘原有的生态环境,鱼很容易应激。在后期,药物毒性降解过后,池塘又会繁殖出大量的单细胞绿藻,使水体酸碱度飙升,导致鱼的肠道酸碱失衡,引发肠胃疾病。

3、投喂过量

喂料太多,或者喂料不均匀,黄骨鱼吃料过猛,饲料在肠道内来不及消化并发酵,导致肠炎腹水病的发生。

黄颡鱼腹水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所以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做好细致的管理,应该做到早发现早处理,而不应等到上了鱼车后才知道死鱼的严重性。

1、定期改底净水

池底的淤泥往往是病原菌的“温床”,在开始新的一轮养殖周期之前,一定要做好清塘、清淤的工作,在养殖中也要经常泼洒微生物制剂净水,也有助于降解池塘中的残饵和淤泥中的有害物质。

2、定期消毒,抑制有害菌

定期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消毒剂建议使用性状较为温和的碘制剂,以免对鱼群造成应激反应。

3、合理投喂,注意肝胆肠胃的保护

在喂料前要多注意天气的变化,阴雨天合理控料;正常天气情况下注意早晚投料比例,增加上午的投料量,降低晚上的投料量。在饲料中要定期拌喂多维+乳酸菌和胆汁酸,促进消化,防止饲料在肠内堆积发酵。

4、定期使用乐畅桉树精油进行防控

定期用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同时拌料内服乐畅桉树精油,既能抑制病菌,又能驱除寄生虫。乐畅是由澳洲进口的天然多苞桉树精油制成,天然具有抗虫抑菌的作用,能够抑制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有害菌的繁衍,促进有益菌的繁殖,减少细菌感染的可能,从而降低腹水病的发病率;并且乐畅桉树精油的成分是安全无毒的,不影响鱼的摄食和生长,不污染水质,可以长期安全添加。

当鱼群发生疾病时,治疗需要耗费时间、药物、人工和金钱,增加了养殖消耗和成本,还会降低产量、延长养殖周期。所以我们要提高防控意识,做好养殖管理,减少疾病发生。

文章来源龙昌动保,谢谢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