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人越爱你,越是忍不住这样对你

 wenxuefeng360 2020-10-20

文 | 有书苏沫 · 主播 | 阿成

有书君说

说起古代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自然是代表。

崔莺莺和张生在普救寺一见钟情,他们勇敢地冲破了封建礼教的藩篱,在红娘的帮助下终成眷属。

漫漫岁月,穿过笼罩在西厢下的旖旎月光,依稀可以看到有情人的团圆模样。

繁华褪去,往日的纠葛早已随风而去,只剩下两颗赤诚之心谱写的经典爱情。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西厢,听听这相思入骨的传情绝调。

初遇和诗

相传唐贞元年间,前朝崔相国病逝,崔老夫人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乡安葬,途中因道路受阻,暂住在蒲关的普救寺中。

那一年,崔莺莺年方十九,不仅面容姣好,更是针织女红、诗词书算无所不能。

一日,崔莺莺和侍女红娘在萧条的佛殿前闲逛,暮春时节百花凋零,莺莺不禁感叹:

“花落流水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

就在这时,一墙之隔的院子里,有一名叫张生的男子正痴痴地望着凄冷前殿中的一抹娇艳。

张生原是礼部尚书之子,然而父母双亡,如今是“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他只身一人赴京赶考路过蒲关,想到自己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此地,又听闻普救寺“过者无不瞻仰”,便过来参观,却不曾想会在这寺庙中巧遇一生的情缘。

张生初见崔莺莺时,《西厢记》中这样描述莺莺的美貌:

“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走一步可人怜。

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如此娇美,张生不禁看呆了。

莺莺的侍女红娘突然察觉墙壁之外有人,又因崔家家教严格,红娘便催促莺莺赶紧回去。

“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

美人已经走远,然而情根才刚刚在才子心中深种。

张生为了追随爱情,没有再去进京赴考,反而在普救寺里住了下来,而且他的住所和莺莺的西厢仅有一墙之隔。

张生虽是个读书人,却并不呆板,他不仅生性放荡不羁,还善于寻找机会制造偶遇。

莺莺至孝,每天夜里都会到花园焚香祈愿。

于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张生就在湖畔的墙角边等待,只为在莺莺焚香时能偷偷看一会。

有一次莺莺焚香祈愿之后倚栏长叹,一墙之隔的张生全都看在眼里,他随即吟诗一首: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香。

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

人伤春悲秋时最易动情,莺莺也随即依韵作诗: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一个是内心孤寂且未经世事的闺中小姐,一个是善解风情的俊雅书生,经过诗词唱和,彼此的心里都悄悄生了爱慕之情。

初见张生,莺莺竟欣喜相迎,红娘怕崔老妇人责怪莺莺失了仪态,便催促她赶快离开。

崔莺莺是家逢变故的妙龄少女,父亲在世时,已将她许配给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

如今她即便知道碍于礼教,还是用“临去秋波那一转”传递了自己的芳心暗许。

此举虽失了当时女子的矜持,却也体现了莺莺的勇敢。

或许就是这轻轻一瞥,才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

匪惊赖婚

少女总是最多情,《西厢记》中这样描述莺莺见了张生之后的状态:

“神魂荡漾,情思不快,茶饭少进。”


相思之苦就这样煎熬着两颗年轻的心,直到崔老夫人为亡夫做超生道场,两人才有机会再度相见。

只见张生顾着贪看莺莺,心思全不在烧香之上,莺莺也是一再把目光放在临月作诗的张生身上。

就在这一瞥一躲间,相思又加深了许多。

自道场做法之后,莺莺满心满眼都是张生,竟然“香消了六朝金粉,清减了三楚精神。”

自古情深多磨难。

在两人恋情还未明了之时,又平生多了一道阻拦。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竟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

他想强掳莺莺为妻,扬言三日内不交出莺莺,就放火烧了寺庙中僧人和崔氏一家。

崔莺莺是个刚烈的女子,她宁愿去死,也不愿被贼人抢去。

情急之中,崔老夫人听从莺莺的主意,许诺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

这时张生挺身而出,以崔莺莺有父丧在身不能嫁人为由,用缓兵之计暂时稳住孙飞虎。

之后,张生又写信向故交杜确求救,杜确当时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驻守在蒲关,幸亏有杜确解围,这才让崔家幸免于难。

危难之中的相救,让彼此又增加了几许生死相依的情份。

本以为有情人这次终能相守,然而酬谢筵席上崔老夫人嫌弃张生是一介书生,临时又变了卦。

她以“莺莺已许配给郑恒”为由,让张生和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且赠给张生金帛,让他另择佳偶。

张生失望至极,竟病倒了。



卧病听琴

有情人不能比翼双飞,是这世上蚀骨之痛。

“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虽然两人之间只隔了一道花荫,却像是天涯海角一样不可触及。

张生相思病日益严重,在榻上竟一卧不起。

莺莺心里也念着张生,连妆容都懒得打理,竟然有些神情恍惚。

侍女红娘早已经看出二人之间的情愫,便打算暗中帮助这对苦情恋人。

她先是安排张生在夜晚弹琴诉衷肠,后来又替张生捎信给莺莺表明心迹。

崔莺莺怜惜张生,终于鼓起勇气写诗回赠: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扶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几经波折,在红娘的帮助下,两人终于互通心意,决定瞒着崔老夫人私下幽会。

那一日,张生无比希望太阳能早点下山,甚至希望用后裔的弓箭射掉太阳。

莺莺也是从日出时就盼望着月亮出来,好能早点见到意中郎。

“捱一刻似一夏,见柳梢日头迟迟下。”

待月,何尝不是待爱。

那一日初尝爱情,莺莺低声叮嘱张生:

“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严厉的家规和名门闺秀的身份并未将她桎梏,所以,内心深处渴望自由的莺莺才敢如此大胆追爱。

封建礼教的高墙一旦被翻越,人性禁锢的大门就会被打开。

莺莺敢于随心随性地主动追求爱情,展现了那个时代所罕见的小姐形象。



功成团圆

陷入爱情的莺莺由于想念而不能相见,每天神情恍惚,崔夫人有所怀疑,便叫来侍女红娘逼问。

红娘是个智慧的女子,先是巧妙地说老夫人不该言而无信,又据理相争替张生和小姐求情。

崔老夫人得知小姐已和张生私定终身,无奈之下只能以“崔家三辈不招白衣女婿”为由让张生去进京赶考,只有考取功名,才可以迎娶小姐。

那时两人正是如胶似漆,张生为了两人的未来,也只能暂时离开莺莺。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暮色苍茫,夕阳照着古道,莺莺在十里长亭为张生送行,两人挥泪洒别。

她再三叮嘱心上人:

“休要停妻再娶妻,一春鱼雁无消息。”


这世间最痛,莫过于情浓时的分离。

长亭送别之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西厢记》中这样写: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就一杯。未饮心先醉,眼中流泪,心内成灰。”

分离虽苦,如今终是有个盼头。

“春宵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终于,张生得中了状元,随即写信向莺莺报喜。

然而在张生未归来之前,崔老夫人的侄儿郑恒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

崔老夫人大怒,再次将莺莺小姐许配给郑恒,并且择日成婚。

恰巧成亲那天,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前来祝贺。

真相大白之时,郑恒羞愧自尽,张生终于能光明正大地迎娶崔莺莺。

一曲《西厢》,百转千回的故事牵出多少缠绵婉转的情思。

一对屡遭阻挠的才子佳人,终于在戏曲里收获了圆满的结局。

这世上没有一人不期待美好的爱情,有时候勇气反而比缘分更重要。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爱情的王国是无情和吝啬的,软弱者永远进入不了。”

愿你我在爱情中都有一颗勇敢的心,敢于拥抱爱情才是对爱最大的不辜负。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相聚,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